铜器与金银器 稽古维新
2016-01-20 09:41:46 王一梅
由深圳博物馆联合湖南省博物馆、株洲市文物局、衡阳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稽古维新——湖南省宋元明铜器与金银器展”正在深圳博物馆歷史民俗馆举行,共展出湖南收藏各式仿古与新造铜器、书院祭器,以及徵集与窖藏出土的金银器共一百五十馀件。
展览分为“法古悦新——宋元明铜器”、“崇德报功——宋元明宗庙与儒学祭器”、“新造奢华——宋元明金银器”三个单元。深圳市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认为,本次展览不仅是湖南宋元明铜器与金银器的展示,更是这一时期含蓄素雅的士人文化的艺术再现。
宋后铜器追摹古风
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境内主要河流湘江,自南向北流入洞庭湖,最后汇入长江;沿湘江逆流而上,经灵渠可至灕江,进入珠江流域。湖南自古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南北干道,也是连接浙赣与川贵的东西要冲。宋时,今湖南地域大部分属于荆湖南路,此为“湖南”一名之肇始;元明二代,湖南分别属于湖广行省与湖广布政使司;至清代,湖南独立建省。宋元明时期,湖南境内农业发达、商贸繁荣、书院兴盛、人文荟萃。
自宋朝始,随?儒学復兴思潮与金石考古学的兴起,三代典章文物备受推崇,器用仿古与復古之风盛行。虽是復古,却不拘泥于古,在禅学、理学之影响下,各式仿古铜器与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人文意境相结合,器型、功用皆新。此时之金银器,一改唐代的西域胡风,与中土文化相适应的新风格得以确立,并由皇室贵胄普及至士大夫甚至市民阶层。《尚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西汉孔安国:“若,顺;稽,考也。能顺考古道而行之者帝尧。”《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清代陈奂:“维新,乃新也……言周至文王而始新之。”稽古维新,当为宋元明时期器皿风格最好之诠释。
三代以后,秦汉以降,青铜礼器渐已沉寂,此后歷代虽偶有出土,却多被视为“祥瑞”。至宋代,文人士子好古、藏古、考古之风蔚然而兴。商周青铜礼器开始被士人系统性地收集、珍藏,加以考据并著图录,金石学由此诞生并趋于兴盛。
与仿古铜礼器不同,宋元明士大夫生活中所用的铜器,造型、纹样更为自由多样,既追摹古风,又不乏新意。其功用也与商周铜器不同,或焚香以供,用于祭奉寺观神尊或祖先考妣;或插花蹴香,以作装点堂斋的清供雅玩。
深圳市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介绍,鸡首提樑铜盉是温酒或调酒器。此盉的形制多见于战国至汉代,其纹饰又是商周时期常见的兽面纹,鸡首为流常见于汉代及以后的鸡首壶,盖上的捉手为象尊,背驮瓶,具有常见于明清时期的太平有象造型,盖内有仿古铭文。此盉将不同时代的特徵集于一体,看上去协调而又美观、铸造工艺精緻,体现出这一时期的造型工艺水准。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两提樑铜盉耳的口径小于壶口径,因此投入两耳的计分多于壶口。”他说,投壶形制的改变,带来了玩法的变化。据记载,宋以前投壶的招式不过四、五种,宋代有四十种,明代则达一百四十馀种。投壶还传入朝鲜半岛与日本,成为当地较为盛行的游戏。
金银器具走向民间
自宋徽宗改革礼制、重铸礼器之后,宋朝皇帝不断赐铜礼器于权臣,作为其家庙祭器。据实物资料与学者研究,李邦彦、秦侩、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等皆得皇帝所赐家庙祭器。及至元明清三代,仍有达官贵胄受赐或自铸铜礼器用于家庙祭祀。
传为南宋朱熹所著的《绍熙州县释奠仪图》,详尽规定了宣圣祭祀的祭品、祭器、礼仪程式等,其宗旨为元、明二代所继承。一般而言,笾盛肉脯、果实,豆盛肉酱、菜酱,簠盛黍、稷,簋盛稻、粱,尊、爵盛酒,洗、罍盛水。
明代的儒学祭器虽有简化之趋势,祭祀礼数之隆重超越前代。其具体程式分为斋戒、传制(遣官代表皇帝祭祀)、省牲(检查祭祀所用的猪、牛、羊等牺牲)、陈设、正祭、祝文、分献官仪注、乐章等八个步骤。
“两宋是金银器不断演变、逐渐定型的时代,中土化即形成于此时,元明清多承袭两宋之风格。其造型与当时的瓷器、玉器等多有相似共通之处。”郭学雷说,这些纹饰设计或取材于传说故事,或得自绘画,或仿古等,在此基础上復以巧思出新。
“长沙茶具精妙甲天下”,宋元湖南製作的金银茶具与器皿,工艺式样独特,享誉四方。南宋周煇《清波杂誌》载:“长沙匠者造茶器极精緻,工直(值)之厚,等所用白金(白金即银)之数,士大夫家多有之,寘几案间,但知以侈靡相夸,初不常用也。”南宋淳祐年间(一二四一至一二五二年),潭州知州赵葵向宋理宗进贡长沙的金茶具,理宗大喜,“盖内院之工所不能为也”。
郭学雷介绍说,“教子升天杯”即湖南临澧县柏枝乡出土的龙纹银托盏,盏为敞口,扁圆腹,喇叭形圈足,荷叶形盖,顶有环状纽,盏身双层,内口沿錾刻水波纹一周,盏身錾刻牡丹折枝团花,外部饰有翼飞龙两条,龙回首向器内。盏托为平折口沿,浅弧壁,饰有折枝荷花和双龙纹。
“据清代姜绍书《韵石斋笔谈》载:宋宣和御府所藏玉杯三,其一内外莹洁,绝无纤瑕,杯口耸出螭头,小螭乘云而起,夭矫如生,名‘教子升天’,真神物也。”说的就是这个盏。
“银五事”是元代流行的佩饰之一。“事件压口”为一枚下覆的荷叶,繫连的五根银链上分别坠剪子、镊子、荷包、粉盒、荷叶盖罐,荷包上饰瑞兔纹。此类组合的事件儿当为女子所佩。
元代流行的佩饰之一是事件儿。几件小工具与若干个小玩意以银链繫成一副,上由一枚“事件压口”总束,便是所谓的“事件儿”。此物唐代已经出现,辽金以降仍不衰减,一直流行到元明。事件儿既有女子佩戴,也有男子佩戴。女子的事件儿,一般有剪子、镊子、荷包、粉盒、荷叶盖罐等,多为梳妆之用;男子的一般以刀、锥或解锥为主。
此外,金银器的製作与使用,从官作走向民造,从上流社会延伸至市井街巷。南宋吴自牧《梦粱录》“酒肆”载:“杭都如康、沈、施厨等酒楼点,及荐桥丰禾坊王家酒店、闇门外郑厨分茶酒肆,俱用全桌银器沽卖,更有碗头店一二处,亦有银臺碗沽卖。”
该展览展至二月二十日。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