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陆军:梅瓶是什么?我与《中国梅瓶研究》

2016-01-21 12:44:20 陆军

《中国梅瓶研究》 陆军 著 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陆军,字子仁。199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学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师从李德利、李纪贤、陈绶祥、林冠夫诸先生,分别涉足中外雕塑、中国书画、陶瓷、工艺、饰纹等领域的历史和理论的研究,并研习经史、文字、文献、目录、考据、诗词等国故,以及美术考古学、中外交通史学等,对中国古代器物和饰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纹学”的构想。同时也积极关注当代中国美术创作和文化问题,抱有批评、研究和实践的兴趣。

  曾发表《 20世纪中国雕塑回顾》、《 20世纪外国大师论艺书系·摩尔论艺》、《中国艺术通史·元代卷·工艺美术》、《宋代梅瓶研究》、《纹化衰变与纹学渐兴》、《什么是我们的文化核心理念?》等专著和论文。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美术观察》编辑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在比较熟悉梅瓶的人眼里,它以优美的体态而受人喜爱。不过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人们对梅瓶的看法和持有的观点却不那么单纯。《中国梅瓶研究》就是从了解人们的观点开始,到深入探究“梅瓶是什么”,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梅瓶为什么被称为“梅瓶”?“梅瓶”所指的器物有过哪些曾用名?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有关的曾用名是如何转变成“梅瓶”的?“梅瓶”一名起用于何时?导致梅瓶名称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个转变又意味着什么?在此过程中梅瓶的用途发生了什么转变?梅瓶有过哪些功用?不同功用之间的关系如何?梅瓶名称、功用的变化与它“作为一种器物类型”的历史过程有何关系?这种器物类型的起源是怎样的?对其后续器形的衍化发生了怎样的影响?其中的恒变关系是什么?从名称、功用、器形到装饰、材质、工艺等方面,梅瓶的历史都有些什么规律可循?它对于认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有何启发?

  这些追问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而我还是愿意回到“梅瓶是什么”这个最不起眼的问题上,来谈谈一些看法和本书的写法。其实,这个问题是梅瓶研究首先要面对的,也是最终要解答的问题。“梅瓶是什么”要求回答的是“梅瓶”这个能指的所指。在我看来,梅瓶就是它的名实关系从缘起到衍生和不断变化而迄今不止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梅瓶研究》可以视作关于中国梅瓶名实关系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

  从“称名系统”的角度入手,《中国梅瓶研究》对梅瓶现用名和曾用名的内涵以及诸多关系做了细致的辨析和讨论,作为论据的史料尽可能扩大到以往的研究曾经踩踏整齐的范围之外,论述的理路贴近了传统的考据。

  名只一端,实则千万。作为一种器物类型的名称,“梅瓶”所指的重点在于特定的形式和特别的用途,因此对于梅瓶之实可以从两个主要的方面做重点研究,即功用和形式。除必须仔细寻找梅瓶名称的前身后世之外,还要深入探究这种器物类型的用途和形式上的来龙去脉。

  用不明则义不清。明了器物的功用,是准确把握其名称与形制之间关系的纽带。任何一种器物的功用,无论是实用性的还是非实用性的,本质上都是人类所赋予的,这正是器物作为人造物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特别强调“器以载道”和“人文化成”的精义所在。本书大致揭示了梅瓶功用结构日渐丰满的过程,其中蕴含的内容与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传统所强调的道器之辨存在隐蔽的关系。

  形可变而制有则。梅瓶的形式问题是本研究需要解答的重头。器物的形式涉及造型和装饰,就特定类型的器物研究而言,造型是首要的和主要的,相关内容包括形制、器形以及器形的样式三个层次。本书的下卷(第五至第十章)借鉴了考古学型式划分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以足底部和口颈部作为分类的二级标志,将中国梅瓶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整体而总共划分为“十类样式群”,并以六章的篇幅对中国历代梅瓶的器形衍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此,本书的附录一“中国梅瓶样式群分类与排序总表”,既是本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也是本书文图对读的重要部分。

  这本书对梅瓶器形的研究,尽可能广泛地占有了资料,以下几点是本书中值得介绍的内容:一、对梅瓶器形“起源”的研究,本书没有含混笼统地使用这个词,而是将其分为两个概念和两个阶段进行梳理和阐述,即“形式的端倪”和“形制的滥觞”。二、经过以考古材料为基础所做的形制对比研究,将梅瓶的形式端倪期划定在新石器时代到隋代以前,又将梅瓶的滥觞期划定在隋唐时期,并从中分别拎出多条形式线索,讨论了梅瓶的滥觞期和成熟期之间的形式相关性,而且以隋唐梅瓶为坐标确立了中国梅瓶器形样式的第一类样式群。三、在着重对历代各朝梅瓶做样式分类研究的基础上,从样式群的兴衰规模和地域分布的差异性特点入手,考察和讨论了历代梅瓶都有所不同的主次源流,描述了梅瓶格局的形成和历史演变,对于这一过程中具有文化特色的官民趣味和雅俗风尚等内容也有详略不一的讨论。

  除了形式和功用,应该说梅瓶之实还要包括材质方始较为全面。材质是一种器物的形式得以落实的物质基础,使之成为可见、可触的对象。作为人造物,在器物制作过程中与材质必然构成一体的还有技术因素,也就是充满了文化的整一性、融合性以及地域差异性和历史传承性的工艺。工艺不单是保证材质得以成形的技术条件,还是梅瓶的器形和装饰得以呈现其文化性、历史性、区域性等各方面特征的技术指标。材质和工艺共同使得梅瓶的形制按照一定的样式来显现出具体的器形,反之也只有在一个个可感可知而又充满差异的个体上,我们才能通过历史积淀和审美心理等机制的作用来探讨和研究梅瓶的艺术风格。由于中国的梅瓶最常用的材质是陶瓷,因此以往关于梅瓶的探讨主要是在中国古陶瓷史领域之内来展开的。从遗存实物来看,陶瓷当然是梅瓶的主要材质,问题是我们不能忽视和忘记其他材质对于中国梅瓶的历史造就作用。研究表明,中国梅瓶滥觞之初就是以非陶瓷材质的选择作为起点的,到了后期,贵重材质的选用往往意味着梅瓶功用从实用性跨入了审美性领域。

  正如前文所言,本书是从梅瓶研究的学术史开始谈起,经过对多层次的梅瓶名实问题逐层加以考辨,探究二者间的文化性互创,笔者希望能对中国器物史的研究有所启示,也希望能有益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和新创造。最后,笔者想用几句研究心得来结束本序,也可以视作本案的导读脉络。辞曰:

  学关人心,究古观今;不废群言,不任一音;循名责实,古贤之箴;实分形用,材与工斟;依形辨名,酒经梅瓶;用变名转,化用造型。

  《中国梅瓶研究》系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3年度青年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扶持,荣获第二十四届优秀美术图书“金牛杯”银奖。这部著作是作者历时十五年的研究成果,其难能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学术上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缺,也在于提高了收藏领域的学术性和文化性。因为有了国家出版资金的支持,这部珍贵的著作得以如蛹化蝶,以亲民的价格走进图书馆,走近千万学研专业人士及收藏爱好者。

(责任编辑:邓晓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