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千古之覆 筑百世之基
2016-01-25 08:47:07 魏沛娜
中华书局原总编辑、著名学者傅璇琮去世 学界缅怀一代学人
哲人其萎,风范永存。中华书局原总编辑、著名学者傅璇琮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23日下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作为一代出色学人,傅璇琮的远去让学界、出版界同仁悲痛不已,深深悼念。
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在其个人微博上表示:“傅先生的学术研究得风气之先,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很少可以称得上开一代风气的学者;傅先生是继杨伯峻、周振甫、赵守俨先生之后,成为中华书局学者型编辑的典范;集出版家和学者于一身,傅先生是80年代以来中国文史学术最有力的推动者。”
傅璇琮1933年11月出生于浙江宁波。曾担任中华书局总编辑、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等。2008年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其一生致力于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并在古代文史研究领域著述精深宏富,扶持和培养了一大批古代文史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在海内外学术界、出版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主要著作有《唐代诗人丛考》《唐代科举与文学》《唐诗论学丛稿》《书林清话》等,主要古籍整理作品有《杨万里范成大资料汇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资料汇编》《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合著)、《唐人选唐诗新编》(合著)等。曾参加点校本“二十四史”的编辑工作,曾参与主编《中国古籍总目》《续修四库全书》《全宋诗》《全宋笔记》《全唐五代诗》等古籍整理图书和学术著作。
“我想用三句话来总结傅先生和这一代优秀学者的学术贡献:发千古之覆,筑百世之基,开一代之风。”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承学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傅璇琮的考据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像文史方面的福尔摩斯,擅长澄清旧说,了断疑案。其《唐代诗人丛考》《李德裕年谱》《唐代科举与文学》《唐才子传校笺》等著作总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经过精确的考证,在唐代的作家生平与文献方面,纠正了不少原先流行多年的错误,还原历史面貌,对于唐代诗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筑百世之基’,是指傅先生等一大批学者为后来研究者打下了可靠的文献基础。”吴承学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傅璇琮凭借着他的学术声望和广泛人脉,广聚海内外学人之力,出色地主编了一系列中国古籍的基本文献,出版了一大批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型书籍。“比如傅先生等人率领一大批学者,积12年之功,编纂成迄今中国最大的一部断代诗歌总集——《全宋诗》。又如傅先生与顾廷龙先生主编《续修四库全书》,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工程,所收书的总量远超《四库全书》。”吴承学介绍,“又如傅先生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由20多名学者合作完成,是唐代作家史料集成与考证力作,为唐代文学研究奠定相当坚实的学术基础。”
“开一代之风”,是说傅先生等优秀学者在研究理念和研究范式上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学人。“他在继承陈寅恪先生的基础上,运用文史互证、文史沟通的方式,大大拓展了文学研究的领域。近二三十年来,这已经成为唐代文学研究的主流学风。”
吴承学认为,傅璇琮这一代学者年轻时曾生活在恶劣的学术环境中,重压之下,有的人零落,有的人枯萎,也有的人像沙漠中的胡杨树,特别顽强地生长着。这些出类拔萃者,除了特别的天赋与机遇之外,都有一种传承文化学术的使命感,这也是他们坚守的精神支柱。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