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年味渐浓,去艺博院看19世纪的广州城

2016-01-26 09:15:23 颜亮

  日前,广州艺术博物院主办的贺年展“羊城旧韵———19世纪的广州城市生活展”开幕,展出包括潘仕成、谢兰生、谢观生、吕翔等名家的37幅画作,从名园胜迹、文会雅聚、风物风俗三个方面的题材多视角地呈现了19世纪的广州城。其中还包括《海山仙馆》、《叶氏名园山水册》等平时很少展出的画卷,经济昌盛、文化兴盛的繁华气象通过画卷重现在众人眼前。

  《海山仙馆》:巨富宅邸绘成两米长卷

  “《海山仙馆》这一卷画我们以前都是只展出中间这一部分,因为大家只是欣赏他的画技。”广州艺博院研究员王坚介绍道,“但这一次全展出来了,因为我们这次的重点是讲故事。”两米多的长卷细细描绘了当时号称全市私园之冠的海山仙馆。纸本水墨,淡雅精致,有枝藤缠蔓的荔枝林,有雅致天成的亭台楼榭。

  海山仙馆原是广州盐商巨富潘仕成的私家别墅,也是当时达官显贵、名流雅士经常聚集的乐土名苑。就连外国使节与政府要员之间的会晤,也常常假座这里进行。潘仕成本人也是收藏甚丰、蜚声域外的文化名流。不仅仅是潘仕成,当时的大多富人都热衷与文人结交,收藏画作,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当然他们不会直接说,你给我画一张给你多少钱,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微妙。”王坚说。

  19世纪的风物琳琅满目

  19世纪初的广州,鸦片战争还没有开始,一口通商造就了十三行的繁荣。经济带动着文化的发展,通过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的行商,是最阔绰、最热情的造园者。同时,他们也是广州城内最重要的艺术赞助人,组织文人们游玩聚会。这些景象也自然被画家们呈现在纸上,让今人得以想象当初的热闹。

  除了园林和聚会之外,广州城19世纪的风物风俗也得以在此次展览中窥见一斑。居廉、居巢的两张扇面栩栩如生地画出了花城人民端午赛龙舟的盛况。19世纪中叶以后,广州画家也开始“下笔有尘”,带有更多来自现实生活的感受和审美趣味,其中以苏六朋、郑绩、李魁等为著。他们以现实生活随处可见的民生、民情、民俗为题材,对现实生活多有反映。

  为了配合此次展览,博物院还策划了一系列讲座,旨在让大家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早期的羊城韵味。展览将持续至1月31日。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