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湖帆与20世纪上半叶的书画鉴藏(四)
2016-02-01 08:20:48 凌利中(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
吴湖帆 多景楼图
此外,梅景书屋主人亦十分留意南京、北京等重要文物集散大城市的收购活动。比如王鉴《仿范宽关山秋霁图》轴及恽寿平、王翚《山水合》卷两件精品,为吴氏于民国21年(1932年)赴南京审查故宫书画闲暇之余从民间寻觅获购。至于北京地区,通常委托往来京沪两地的“北平估商”如梁孟谦等办理,或乘友赴京之便,如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名作——倪瓒《林亭远岫图》轴,系吴氏曾托挚友祖芝田于京城竭力物色代购而未果者。
梅景书屋之鉴藏特色
兼具传统型文人与现代型学者特质于一身的艺术家吴湖帆,其独特的鉴藏理念与把玩方式,亦颇具代表性。吴氏鉴藏范围极广,除不厌其多地围绕董巨、赵孟頫、元四家、明四家、董其昌及其华亭派、四王吴恽等主流文人画家作品以备创作借鉴研习之需外,兼收那些具有文化历史研究价值或蕴含特殊文化意义的古书画,也是梅景书屋鉴藏内容一大特色。
具体而言,大致可分以下几类:其一,唐宋珍品及元明清主流文人画家作品。身为艺术家的吴湖帆,虽然极为重视画史流传不多的唐宋真迹,然限于财力,量力而行,故所藏无法与虚斋相提并论。但是,对于元明清文人主流画家、价格稍廉的作品,尤其与吴氏画学旨趣相同的则不遗余力大肆收购。因此,梅景书屋中丰富的元四家、明四家、董其昌、清初六家等藏品为其一大特色,有些作者如董其昌等人的作品甚至多达数十件,且几可按作者早中年排序。
相对而言,四僧、金陵画派、扬州画派及乾嘉后作品较少,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吴氏本人的画学审美追求。
其二,女史画。潘静淑好画精鉴,“所貯女史杰构殊多”,系梅景书屋秘笈一特色。夫妇二人情同志合,数十年间陆续购入文俶《蝴蝶花》、吴山《兰》、杨宛《兰》、张永芳《梅》、胡相端《牡丹》、恽冰《花卉》、陈书《梅鹊图》轴、管道升《墨竹图》卷、邢慈静《梅花图》轴、李因《松鹰图轴》、马守真《与薛素素兰花图合》卷与文俶《墨梅图》轴等,好友孙伯渊亦曾将吴飞卿女史《画扇》一件馈赠,另如廖织云、陈书、马筌、骆佩香等女史花卉作品,吴潘皆有所获。倘遇古代夫妇画家合作,更是钟情有加,所珍有罗聘《与方婉仪梅花合作图》卷、元人《山水三段》卷等,颇效“管赵”风雅。
其三,题材偏爱。梅景书屋所藏一些特殊题材的绘画作品,往往为吴潘夫妇所共嗜者,从家传《梅花喜神谱》、金俊明《群芳合璧图》册、汤叔雅《梅花双鹊图》轴,至获购邢慈静《梅花图》轴等,皆反映了二人“于梅花尤雅爱之”并以“梅花知己”自视之情怀;再如,他们于古今名家画猫之偏爱,主要源于“夫人爱猫入骨,自小即如此”、“余夫妇有猫癖”(吴湖帆),以及吴家遵循旧历金危危日画猫辟火的习俗。
因此,两人可谓遇画猫即收之,藏品之丰富,几可办一特展。如:梁代李霭之《子母猫》、元杜本《斗猫图》轴、元人《猫》轴,明文征明(伪)《猫》、孙克弘《蕉荫猫蝶图》轴,清吴应贞《猫图》轴、恽寿平《秋猫扑蝶图》轴、沈铨《猫》轴、潘恭寿与藩岐父子《猫》对轴、李眉生与司马绣谷《猫》轴一对、童珏《猫》、任预《梧桐睡猫图》及费丹旭《猫》细绢本等达数十件;友人张珩亦曾以周之冕《猫》轴相送,而徐悲鸿、汪亚尘、孙雪泥、朱梅村等画家则索性挥毫画猫,或馈赠,或由吴氏订购。而梅花与猫,也成为了吴潘夫妇喜爱的创作题材,作品有吴潘补图《罗聘梅花六段图》卷、吴湖帆《梅花图》扇四页与吴潘《合作耄耋图》轴等传世。
其四,有关家世、乡谊。与吴门风土人情以及吴氏家族相关的古代书画,是梅景书屋所藏之另一特色。前者如出于乡谊情结,吴氏曾遍收吴门状元书法并引以为豪,又因欲购乾隆宫廷画家李秉德《花卉》镜屏未得而感叹“殊为憾事”,称“虽非大名家,亦吾乡先哲”。而诸如吴氏寻购的祖父吴大澂旧藏王鉴《仿范宽关山秋霁图》轴,托张大千代购的奚冈《仿米山水》、“有先高祖慎庵公藏印”之傅山《书册》,上款“性之”与吴氏父亲吴本善之字相同的赵之谦《五言联》、外祖沈树镛旧藏董其昌《戏鸿堂摹元人书十卷》等,无疑都是梅景书屋购藏的重点;至于金俊明《群芳合璧》册原本就是吴大澂、吴本善鉴题递藏旧物,更何况画家金氏所居“春草闲房”原址即为吴家祖上旧居,加之梅花题材系吴潘最爱,诚谓万般因缘融于一册,能不珍护而子孙永保。
其五,稀有性。吴氏所藏如戚继光书法、王宠画作、朝鲜废摄政王大院君画兰小直幅、王时敏设色山水及王翚仿关仝范宽山水等,皆出于吴氏所言“绝无仅有”或“亦最少见”诸因素;有时甚至并非出于喜爱,比如南京博物院《金陵八家扇》册,其中画家邹喆,吴氏曾指出其“金陵气讨厌耳”,然因其甚少、配齐八家实属不易终而购归;其他梅景书屋所藏如“画中九友”、“明四家”、“赵氏一门”、“四王”等合本,上述购藏心理定亦具焉。
其六,研究价值。吴氏购入清代沈沂《临苏汉臣汉宫春晓图》卷,该画家名头冷僻且无史可考,但重其可补画史之不足耳;而被吴湖帆认为王鉴代笔人的朱融(字令和)、薛宣等三流画家之作,其购藏初衷,大凡有助于对王氏作品的真伪鉴定。
其七,其它特殊附加意义。如吴氏旧藏项圣谟《山水图》册及李流芳《山水图》册皆属极为少见的宋纸本,林良《四喜图》轴、吕纪《鸜鹆竹枝图》轴两幅亦是极为少见的纸本作品,至于董其昌《画禅室小景》册、《行书苏轼重九词》轴、陈继儒《书册》和罗聘《与方婉仪梅花合作图》卷则兼具“董氏自签”、“明代原装”、“两峰纸”等综合附加因素。
如所周知,吴氏鉴藏中多有拼拆配凑乃至裁割加减之举,透露了其对古书画形制等方面追求完美的心态,这无疑成为梅景书屋鉴藏活动中一大特色。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情形:移配。比如吴氏旧藏王鉴《仿古山水图》册八开不全,其中《仿范宽》一帧“失群”,后于钱镜塘处获见,遂与之商易移入,并将册中非原配的《仿燕文贵》一帧“移去别装”,“是册复归完整矣”。拼配。吴氏家藏王穉登《诗册》、马守真《水仙诗画册》两件原为分装,因作者姻缘,乃合装之;另如吴氏将陆续所得戴进、金铉、刘珏等合装成《六家山水集锦》一册等,皆属吴氏自称的“百衲成裘,抱残守阙,亦自有风味耳”等画史梳理性质。拆装。如吴湖帆将己藏原本合装一卷的文征明《中秋诗》、王鏊《六十自寿词四首》与申时行《游天平山诗》“分装三卷”,其中王鏊书卷不久又为吴氏移装入本展中的沈周《四家集锦》卷后;而吴氏曾将恽寿平画册十开中六页伪品“拆去”,是其去伪存真性质的另一种特殊情形。割刮。这种情况一般出现于伪款、后添款作品之中,如吴湖帆所藏王翚《仿李成寒林图》轴原有李成伪款,遂断然将“赝款印挖去,以还真相”;即便藏友之物,如张珩家藏《梦蝶图》卷伪款“毌道”、李珩《竹》卷中“严东楼”伪印,弟子王季迁拥藏的宋人《辋川图》绢本卷之“龙眠伪款”,吴氏亦按照自己的鉴藏习惯建议“割去”、“括去”。补笔。若遇原作缺损、破残,吴湖帆必加接笔补足,绝不留遗憾。如曾“补书”己藏唐寅《行书人生七十歌》轴、《焚香默坐歌》轴“二幅之缺笔”,“全补”新购沈周《乔木慈乌图》轴等;若遇经重裱洗漂而退色者,也设法弥补为上,如家藏恽寿平《花卉绢》册重加装潢,“甚干净,惟红色略失”,故指示“欧儿(吴孟欧)为之重配药水以为补救”。吴湖帆以修补接笔高超著称于时,藏家如张昌伯亦曾请其“修补”“破损蠹伤特甚”之金农《画册》精品,又曾为孙伯渊所藏恽寿平、王翚二轴“托补空缺”,替孙邦瑞“补完”其新购王鉴《仿梅道人图》轴“一拳大缺处”。如遇书画不全,则以己画配齐,如《诸家题咏倪瓒耕云轩咏》卷仅剩题跋部分,原卷中倪瓒《耕云轩图》已佚,吴湖帆则自绘并合裱。
需说明的是,吴氏上述手法与一般画商、庸工出于谋利的任意割裁妄添性质不同。比如,吴氏指出己藏清邵弥《冻立瘦蛟图》卷原有归庄《题诗十首》,后为“伧父割裂,装入赝鼎卷后”;友人孙邦瑞珍藏的杨凝式《韭花帖》卷(吴氏认为出自张即之手笔),“最荒谬者,近年有张十三郎,其人妄题于祁隽藻之前,又于本身之前、旧印之上用泥金题签”,对此行径,吴湖帆简直怒不可遏,“伧父所作所为,种种惹厌,真是古物罪人。”而陈楫《虎丘十二景图》册现亦不完整,据吴题,知其先前所见原有王问引首四字、文伯仁画《虎丘全景》一页以及王世懋、王世贞等数跋,“旋被庸工割裂,充市贾酒资矣,不胜惋惜”;再如董其昌《画禅室小景》册之一开“第六句‘云淡秋高’之‘秋’字应‘天’字之误,原填注于旁,不知何时为伧父帖金涂去,恶极”。皆可见吴氏对于破坏性改动十分憎恶,而视其本人所为,则属力图恢复原貌之保护措施,“合浦珠、延津剑事”,或系“零圭断璧,用可珍也”。“破碎不堪,接笔颇费力,然为保存名迹起见,不能避艰也”,这种蕴含专业性质的雅玩方式,于当时的鉴藏界无疑具有一定的影响。 (连载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