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RON LOGO](http://pubunder.artron.net/pubimgs/news/artron_logo.png)
【雅昌讲堂2264期】刘魁立:话说春节——二十四节气和年与月亮的关系
2016-02-10 08:05:30 陈正
【相关连接】
主讲人介绍:
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著有:《刘魁立民俗学论集》、《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等。
导语:
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传统节日春节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北京文化艺术大讲堂迎来羊年的收官讲座,邀请到了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八十多高龄的刘魁立先生,与大家聊聊“年”的起源、风俗与吉祥意蕴。
第四部分:话说春节——二十四节气和年与月亮的关系
那么当然刚才我们说的这个计算方法,有日的计算方法,月的计算方法,我们还有年的计算方法,还有一个计算方法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二十四节气的计算方法。这个二十四节气的计算方法呢实际上它是根据太阳,完全是根据太阳。
我们都知道一年这个太阳白天和黑天它们相比较的这样一个关系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白的时间长一点,晚上的时间就是夜里的这个时间短一点,有的时候倒过来,夜里的时间长一点,晚上的时间,白天的时间短一点,就根据这样一个变化,我们来安排一年四季的这样一种计算。
二十四节气
那么当白天最短最短,夜最长最长的,那一天走过去之后,马上夜就逐渐逐渐地变短,太阳一天一天地要比时间长了,那么这一天我们把它叫做夏至,就是太阳极长了,白天极长,夜极短了。可是再往后,夜就逐渐逐渐地长一点、长一点,那么走着走着就知道白天和晚上一样长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把它也计算一下。
那么这样的一种计算方法,我们就有了四个点,一个叫做冬至,一个叫做夏至,冬至是日最短,而夜最长;夏至是日最长,夜最短。而日夜相等我们就有了春分和秋分,这四个节气一旦确定了,也就是说在我们一年的大家的周期里面,大家在想象里面画一个圆,这个一圆的一年的这个周期里面画上一个圆,点上四个点,上面一个点,下面一个点,左面一个点,右面一个点,画了这四个点之后你就知道这是一个时间的结构。
但是你同样这个圆里头,你再标志一下最上面冬至是北方,夏至是南方,春分是东方,秋分是西方,如果再看一下我们刚才在心目里边画的这个圆的话,它实际上又变成一个空间的标志。
朝日坛
就在这四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节点,我们的祖先要和大自然对话,要和天说点儿什么,要和地点儿什么,要和日月分别讲点儿什么,要对它们亲近,要和它们友善,要和它们进行非常亲切的交流,要祭祀活动,非常明白的。
大家看看北京,在东面有日坛,在西城有月坛,在南城有天坛,在北城有地坛。而且就在这四个节日的时候要祭天、祭地、祭日、祭月,这就是北京的结构,你看多明白,我们的时间观念,我们的空间观念,我们和大自然的这种关系都在这里体现的那么准确,那么恰当,那么得体,那么非常非常的明了。
那个时候皇帝代表整个城就和太阳和月亮和天和地对话,过去是夏至祭天,冬至祭地,春分就要祭日,当时叫朝日坛,就是早晨起来到那儿去和日头对话,和太阳对话的,那面的月坛过去叫西月坛是晚上举行仪式的,都是非常非常的有意思,这个就是根据我们和太阳的关系来确定的。
夕月坛
而这一个是镶在我们的那个阴历里面的,就是镶在我们的那一个和月亮作为参照物这个来确定我们的时间的,是和那个体系相结合的,而这个呢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的概念里并没有特别的觉得这个和我们没关系,这也是我们日历的一部分,所以这种阴阳合历在我们的心目里它是那么协调,没有关系,所以把它叫我们,把我们的历法叫成阴历也是不对的,也是不对的。
那么确定了这几个刚才我所说的这四个节点之后,然后又有所谓另外的四立,叫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有了这四立,这四立大家不要看,很了不起。
说到二十四节气大家都知道,那么对我们来说那么准确,准确到什么程度,偶尔有的时候还不是说渐变,它是骤变、突变。大家都知道立秋,这些天文台或者是我们专门有一个叫授时处,就是科学院专门有一个管的这个科学机构,我们的时间确定了,不是紫金山天文台,是专门有一个科学院专门有一个很大的机构叫做授时中心,大家查查网就能查得出来,那是一个相当一部分非常高的智商的这么一些人在那里计算,在那里观察时呢,我们的时间的授时就是一个提手搁一个接受的受字,授时是它给的。
天坛
他们来确定的这个时间的什么,所以到了几分几秒的时候,你看马上就有一阵风,你就会感到一下子就凉起来了,所以有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奇怪,说今天立秋了地原来还是特别热的时候突然就到了那个时候它就有一些变化,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个挪了一下之后你走到阴凉地马上就凉快下来。
刚才我给大家看的就是这一幅图,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然后我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这个有的时候叫朝日坛、夕月坛,这一个我没有标志的是东西南北,这是北京的结构,而这个结构非常非常的有意思。
那么这个结构之外呢,还有两处也和我们的节日和我们的时间有关系的,就是一个叫做太庙,一个叫做社稷坛,我们除了和自然对话之外,我们还要直接和我们有关的神灵,直接和我们有关的祖先对话的叫做左祖右社,在皇宫的左面是太庙,大家都知道那个是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就是现在的工人劳动人民文化宫,右社就是大家都知道一个示补,示大家都知道是一鼎,就是烧香的,纪念放那个叫做祭品的这样一个东西,那么这样一个东西呢,旁边搁上一个土字,这个示意的,这个是我们供奉土地神的,因为我们农业国,因此对于土地我们就特别特别的尊重。
地坛
另外呢还有一个稷,大家都知道这边一个禾木那个,实际上是指着粮食说的,就是五谷说的,所以谷神和土地神对于我们来说是特别特别重要的两个神,这面大家都知道是用五色土,到现在这个五色土还在吗?是吧,再有就是太庙,这个社稷坛,当时有的时候是要由皇帝,有的时候是要由最重要的大臣在四季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头一个月,春夏秋这四季的头一个月要到那里去祭拜,最重要的就是祭所谓太庙,太小是一个大祭,在这个大祭的时候是要把所有的皇帝的历代的皇帝、皇后那些牌位都请出来,什么时候祭,这个就和我们过年有关了,除夕的头一天也就是一般地说腊月二十九。
所以为什么到现在我们在过年的时候一定要把我们祖先牌位请出来,我们一定要磕头,把我们老祖宗请出来和我们一起来过这个时间过渡。这个叫合祭,这个合祭是一年当中最大规模的祭祀仪式,每年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九,历代的皇后的神主都将恭请到大殿来合祭,这个时候这个就叫合祭,那个读成合是因为旁边示补嘛,就是作为和神灵有关系的这个什么。
刚才说了这么多,大体上都是和年有点儿关系,但关系又不是很直接,那么现在就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中国的这个年一定要放在阴历,就是为什么一定和月亮发生关系,我说中国人是一个特别浪漫非常有诗意的,非常善于来表达自己情感的这么一个民族,如果说我们是为了致用,为了能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面非常实用的话,我们有一个太阳历够了吗?可是情感的表达更好的办法是和月亮对话。
我曾经问过许多外国人,我就问了你们过不过中秋,就是八月十五,或者是你们对于十五有什么感觉,或者你们认为月圆你们有什么感觉,说月圆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对于月亮好像是我们很少能够说引起我们什么一种特殊的情感,他说如果在一个只有一个小小的月牙儿,在一个屋脊上再有一只黑猫走过的话,我想多少有一点恐怖的味道,总之是很伤感、很神秘、很叫人家不舒服。
中国人不行,中国人看见月亮你们不信翻翻所有的诗集,咏月的特别特别多,几乎我们一看见月亮就觉得好像它是我们自个儿家里的亲戚似的,那种特别亲切的感觉。我想起一件事来,就是有一年我哥哥和我失散。就是1945年,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垮台的那一年,他有好几个月没在家,平时他比我大八九岁,好像情感也不是那么什么家里的孩子比较多,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回我在一个草垛上躺在那儿,看着月亮想他,照理说也不是爸爸、妈妈,就是一个普通的哥哥,而且我们哥们弟兄也挺多的,哗哗地掉泪,所以这个月亮和我中国人的这种情感非常非常复杂,所以难怪我们所有的节日都和月亮有关,传统节日都和月亮有关,或者是说绝大多数和月亮有关。
我们的年是在朔日,就是当第一个月亮开始萌生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岁首,过年,我们是迎接第一个月亮来的,到了正月十五第一个月亮出来的时候变得圆的时候,我们大家是红红火火进行一次社会性的大联欢,那个时候全民欢腾和月亮有关。
二月二虽然也是带有巫术味道的把一个二得重叠,它也是在朔日离着那个前后很近,三月三差不多也是如此,等到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大家看一看,差不多都是因为月圆的时候。明天是腊八,腊八是月半,是上弦月开始变成下弦月的时候的一半,腊月二十三是下弦月开始,所以为什么一定要跳到二十三呢,因为最后我们只剩下七天就要过年了吗?但是那七天正好又是月从一半走到它完全看不见,所以中国人的节日体系是和月亮发生关系的。
外国人的节日体系不是,外国人的节日体系严格地说和自然没关系,耶稣基督你该什么时候生你就什么时候生,他并不一定挑月亮怎么样了或者是太阳怎么样了,和那个没关系,只是他怀胎那么多天到时候该生了就得生,其他的比如说是日本的天黄的生日也和这个没关系,他们那个叫天长街,你们有没有留日的我不知道,对日本熟悉的,也和这个没关系。
所以别的国家特别是欧美的这些国家这样的一些节日体系,他基本上人文的这样的节日和我们的节日体系不一样,我们是和自然对话,和自然相互和谐,最后我们得出来的我们自己人类的这样一种欢庆,实际上在欢庆的过程中间我们是亲近自然的,所以这一个节日体系我就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是让我们特别感到光彩,特别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责任编辑:陈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