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科梅蒂回顾展3月22日开幕 250件作品大展倒计时
2016-02-28 22:00:34 未知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被誉为现代主义精神的化身 。他创作的《行走的人》等艺术形象,因对战后人类心理和20世纪人文精神的刻画,成为艺术史上的经典不朽名作。作为20世纪现代艺术的代言人之一,贾科梅蒂深刻影响了战后现代艺术的发展,启发过众多东西方艺术家,因此被公认为“ 艺术家中的艺术家 ”,他也影响了许多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以及对现代主义的认知。贾科梅蒂亦是全球艺术市场身价最高的艺术家之一,是近十年多次世界拍卖最高纪录的创造者。
美术馆创办人余德耀先生在谈及贾科梅蒂的《行走的人》时说,“他似乎在前行,对抗所有不幸,无所畏惧,迈向未知的领域……贾科梅蒂的‘行走的人’传达给我的正是这行动中广阔的自由。今天,我怀着谦卑的喜悦,荣幸地将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的首次中国回顾展带到上海西岸的余德耀美术馆。我们很荣幸与贾科梅蒂基金会共同创造这历史性的时刻。大师的250件作品融汇知识与情感,将它们的自由与力量带入余德耀美术馆无与伦比的空间。”
行走的人
1960
铜
180.5 x 23.9 x 97 cm
Collection Fondation Alberto et Annette Giacometti, Paris, inv. 1994-0186
© Estate Giacometti (Fondation Giacometti + ADAGP) Paris, 2015
高个女人 四
1960
铜
270 x 31.5 x 56.5 cm
Collection Fondation Giacometti, Paris inv. 1994-0174
© Estate Giacometti (Fondation Giacometti + ADAGP) Paris, 2015
本次贾科梅蒂回顾展由曾担任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副馆长、现任贾科梅蒂基金会总监的著名策展人凯瑟琳•格雷妮尔(Catherine Grenier)担纲总策展,由克里斯坦•阿兰迪特(Christian Alandete)任联合策展人。现场将展出来自贾科梅蒂基金会的250件左右的作品 ,全面回顾了艺术家跨越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其中包括最具标志性的《行走的人》(1960)、《匙型女人》(1927)、《行走的女人》(1932)、《鼻子》(1947)、《笼子》(1950)等,涵盖了艺术家从早年创作,历经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到1960年代杰作多产期等不同阶段。贾科梅蒂备受关注的雕塑、绘画、肖像素描、手稿以及相关摄影等档案资料,将为全方位理解和欣赏大师创作提供丰富的维度。他在其23平米的巴黎工作室创作的极微小作品,以及晚期为纽约曼哈顿创作的巨型纪念碑式的青铜雕塑,将在现场形成强烈的视觉张力,其中传递的存在主义精神和现代人文性将成为展览最震撼人心的部分。大展不仅仅是对艺术家创作生涯的全面回顾,也力图反映20世纪 战后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的文化与生活 ,美术馆将以多种方式呈现艺术家所属时代的人文景观。
鼻子
1947 (version in 1949)
铜
80.9 x 70.5 x 40.6 cm
Collection Fondation Giacometti, Paris, inv. 1994-0017
© Estate Giacometti (Fondation Giacometti + ADAGP) Paris, 2015
2016年贾科梅蒂逝世50周年之际,一系列大师纪念展览活动将在全球陆续展开。伦敦泰特美术馆、巴黎毕加索美术馆等国际顶级美术馆都将为贾科梅蒂举行重要展览。此次在余徳耀美术馆的回顾展,是这一轮全球纪念热潮中的重要一站,亦是亚洲的唯一一站。相比其他的现代艺术展,此次大展致力于呈现一个“当代的”贾科梅蒂,将这位现代主义大师带入一个由大型机库改建而成的当代艺术空间,与当下的观众和当代艺术界做开放的对话。展览亦将为余德耀美术馆丰富的当代艺术收藏提供强有力的历史语境支持。
本次展览由余德耀基金会与巴黎贾科梅蒂基金会倾力支持。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回顾展
展览单元及线索
艺术家庭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是著名新印象派画家乔瓦尼·贾科梅蒂的长子,也是象征主义画家库诺·阿米耶的教子。他在父亲位于瑞士意大利语区斯坦帕的工作室长大,从年少时就接触艺术,并以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弟弟迭戈、他父亲乔瓦尼与他母亲安妮塔为创作原型。如果说他在这个时期的绘画仍在追随父亲和教父的步伐,他的雕塑作品很快见证了更个人化的艺术转折,在几年后,他创作出借以成名的首批扁平人物。
从立体主义到超现实主义
1922 年,贾科梅蒂来到巴黎,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一起,在“大茅屋学院”跟雕塑家安托万·布德尔学习雕塑。在定居巴黎的头几年,他依次接触原始艺术、新立体主义,以及对他影响最大的超现实主义。贾科梅蒂很快开辟了个人创作方向,并受到当时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及知识分子的关注,这使他很早成名。达利在贾科梅蒂的雕塑作品《悬挂的球体》中看到超现实主义的“纯象征之物”的原型,布勒东邀请他加入超现实主义运动。
对头部的迷恋
在 1935 年,贾科梅蒂疏远了超现实主义运动,重新回到他 20 年代的创作方式,即参照模特进行创作,以及“重构头部”。专业模特丽塔·基耶菲尔与他的弟弟迭戈成为他的日常模特。本来可能几天之内完成的命题,却成为他的一生迷恋。对贾科梅蒂而言,再现并非根据所知,而是根据所见,他所说的相似性不是指面部特征的现实主义再现,而是视觉感受的相似性。家人、朋友在他寒冷的工作室为他长时间保持姿势,在这期间他不断地雕刻、绘画或素描,但他从未觉得自己已成功复现了所见。
为乔治·巴塔耶制作插画
自从贾科梅蒂出现在巴黎艺术舞台上,他就吸引到拉丁区众多知识分子的关注:考克托、普雷维尔、莱里斯、布勒东、阿拉贡、艾吕雅、萨特、波伏娃、热内是他的首批仰慕者。 1929 年,他结识乔治·巴塔耶,后者刚刚与莱里斯一起创办了《文献》杂志,《文献》也刊登了头一篇对其作品的热情洋溢的评论。战后,巴塔耶委托他为 1947 年出版的《老鼠的故事:迪亚努斯日记》创作插画。贾科梅蒂按照巴塔耶的面部特征画了 D 先生,按照正要成为巴塔耶妻子戴安的特征画了 B 夫人。
工作室中的一生
从 1926 年 12 月起,贾科梅蒂搬进位于艺术家云集的蒙帕纳斯街区伊波利特 - 曼德龙街 46 号只有 23 平方米的工作室。贾科梅蒂一生中大多数作品都在这间又小又不舒适的陋室中创作完成。这间工作室很快成为艺术家工作的神话化场所。模特不在的时候,贾科梅蒂找来同时代(从 30 年代到 60 年代)最顶尖的摄影师来工作室拍摄艺术家,既见证艺术家永动的创作状态,也将其铭刻在消逝时间之外。
进入瘦削
1940 年,贾科梅蒂逃离纳粹占领下的巴黎,到瑞士日内瓦避难。他将旅馆房间改造成工作室,创作微型雕塑。减小雕塑的尺寸是为了重现从远处观看人的视觉经验。“我缩小雕塑尺寸,是为了将它放回到我看到一个人时的真实距离。一个十五米高的女孩,从远处看并没有八十厘米,也就是十多厘米而已。另外,为了整体理解而不沉溺于细节,我需要远处观察。但细节依然干扰我……所以,我后退得越来越远,直到看不见人。”战后初期雕塑形状变得越发瘦削,不断发展成他风格化的细长人物形象。
妻子,兄弟,情人:他的亲近模特
从 1935 年起,他重新依据模特创作,怎样把人像再现得尽量相似成为首要问题。家人、朋友在他寒冷的工作室,坐在矮椅上,长时间为他保持姿势,在此其间他不断地绘画、雕塑或素描,但从未觉得自己已成功复现了所见。他弟弟迭戈、妻子安妮特、情妇卡罗琳以及日本朋友矢内原都尽其所能为他保持各种姿势。对贾科梅蒂而言,再现某人并非“再现所知,而是再现所见”,他所说的相似不是指面部特征的现实主义再现,而是视觉感受的相似。也正因此,他的作品经常在只有模特不再能出现他眼前时才会完成。
风景 / 作为风景的人物形象
尽管定居巴黎,贾科梅蒂仍定期回到斯坦帕和马洛拉,那是风景“既恒久如常又变幻不定” 的地区,成为他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从父亲工作室的窗户,或自家花园里,他都能欣赏山区风景,布雷加利亚山谷如此特征鲜明的这片风景也经常出现在他的画作中。50 年代初,贾科梅蒂将众多雕塑放在同一平台上,以形成一片风景。这是关于林间空地或森林的回忆的作品,展示了一片生动的风景:女人的身影是树,脑袋是石头。
制造神话——镜头里的贾科梅蒂
贾科梅蒂很早就认识到摄影图像的重要性,因此,他的工作室很快成为艺术家神话的形成空间。从 30 年代初到他去世,他在伊波利特 - 曼德龙街的工作室里,主动成为当时最伟大
摄影师的模特。强烈对比出现在每张照片:破旧的四壁、灰尘中的雕塑与神态无懈可击、精心装扮的艺术家。在早期文章里,作品图片也以工作室中的“原样”出现,这也有利于他的神话的形成。
在坚实基础上
如同布朗库西(他们曾经早年在杜勒里花园沙龙同时展览),贾科梅蒂也认为雕塑底座是作品的内在部分。在超现实主义时期,他曾经确信“物”雕塑的自治性,但在这之后,他开始试验在底座和人物形象之间的众多比例与形式。他认为,雕塑家有“废除底座的欲望”,因此他以和人物形象同样的不规则表面、同样的手感来制作底座。如此一来,底座的地位就与人像相差无几,某些情况下底座与人像彻底合一。
关于尺寸
贾科梅蒂有时会运用极端的比例关系来处理同一个主题,有时做成微型雕塑,有时做成比真人还大的雕塑。然而,他的一贯目的是:找到最适当的比例,以再现所见,或回忆。
重新抓住真实
生命的最后几年,贾科梅蒂努力创作半身像,经常以迭戈或他最后的模特洛塔尔为原型来创作,有时也根据记忆创作,这几年见证了他关于视觉真实性的新变化。 活生生的头部如在熔岩中出现,这是贾科梅蒂融合有机体和矿物质的尝试。贾科梅蒂希望能“从基础处从头开始,重回地平线,在这种情形下观察众生或其他,尤其观察众生及他们的头部和眼睛”。他进入了另一个怀疑期,在笔记本中,他写着“我不再懂生、死以及虚无。”
遇到贝克特
贾科梅蒂和贝克特于 1937 年在花神咖啡馆相识,从此,他们经常一起夜游蒙帕纳斯街区的酒吧和妓馆。贾科梅蒂在夜巡中观察这些夜行者中的牧神,他在这些夜行者身上看到了人类状况的真实戏剧,并在自己“敞开的笼子”或雕塑中的平台上将其搬演。在 50 年代与 60 年代间的转折时期,贾科梅蒂的雕塑与贝克特塑造的荒诞剧中的人物多有交集,贾科梅蒂也于 1961 年为后者的戏剧《等待戈多》的再度上演制作舞台布景。
无尽的巴黎(1959-1965)
贾科梅蒂大多数作品在工作室中完成。但编辑特里亚德打算出版一部关于巴黎的石板画书籍,并委托贾科梅蒂创作,贾科梅蒂因此有了走出家门记录自己的第二故乡的契机。贾科梅蒂在书中画巴黎的街道与纪念性建筑,画夜晚蒙帕纳斯街区的咖啡馆与酒吧,也画了自反悔的机会。《无尽的巴黎》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关于他 60 年代初的生活状况真正的图像传记,邀请读者从他的工作室出发,跟随他的步伐,体会他的城市日常生活经验。这本书中有 150 幅石版画,但是到 1969 年才出版,那已是贾科梅蒂去世三年后。
大通银行中心计划
1958 年 12 月,贾科梅蒂受邀为纽约大通银行中心的公共空间创作雕塑。他初步设计的模型包含了三个他在战后一直迷恋的主题,并希望之后在大尺寸中将它们实现:壮观的头、巨大的女人以及真人大小的《行走的人》。这是人类状况的真实戏剧,荒诞派与超现实主义的回想在此相遇,贾科梅蒂真正让观众走进雕塑之中。
艺术家生平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Alberto Giacometti, 1901-1966)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于工作室 1961
1901年10月10日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生于瑞士意大利语区的小村庄博戈诺沃(Borgonovo)。他是瑞士新印象派画家乔瓦尼•贾科梅蒂(Giovanni Giacometti, 1868-1933)与夫人安妮塔•斯坦帕(Annetta Stampa, 1871-1964)的长子。
1906年
贾科梅蒂举家从博戈诺沃搬至两公里外的斯坦帕(Stampa)。
乔瓦尼•贾科梅蒂于此处建立起他的工作室。
约1915年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在斯坦帕度过了他的童年。他自幼开始练习速写和油画,并于1915年创作了其第一幅油画作品《静物与苹果》(Still Life with Apples)。很快,他便开始尝试做雕塑,于1914至1915年间以弟弟迭戈(Diego Giacometti,1902-1985)为原型创作了其第一座半身像。他的另一位弟弟布鲁诺(Bruno Giacometti,1907-2012)、妹妹奥蒂丽娅(Ottilia Giacometti,1904-1937)与他的母亲先后成为他的模特。
1919年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中学辍学后,进入巴黎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学习,后至日内瓦工艺学院(École des Arts et Métiers)学习雕塑。
1920-1921年
第一次去意大利,阿尔贝托随父亲一同前往威尼斯,当时乔瓦尼被任命为威尼斯双年展瑞士馆评委。阿尔贝托非常喜欢丁托列托(Tintoretto)的绘画;在帕多瓦又初次接触到乔托(Giotto)的绘画。于是在第二次意大利之行期间,他造访了佛罗伦萨和罗马。
1922年
贾科梅蒂于1月抵达巴黎后,进入“大茅屋学院”(Académie de la Grande Chaumière)学习,师从安托万•布德尔(Antoine Bourdelle),直至1925年。
1925年
贾科梅蒂在巴黎弗瓦德沃街建立了第一间工作室。由于无法通过雕塑与油画来表达眼之所见,他放弃了写实主义以及从现实生活寻找灵感的创作方式。
1926年
贾科梅蒂搬入位于巴黎伊波利特-曼德龙街46号的工作室,直至最后。
1927年
贾科梅蒂参加了杜勒里沙龙(Salon des Tuileries),并展出作品《情侣》(The Couple)及《匙型女人》(Spoon Woman)。
1929年
他与让•考克托(Jean Cocteau),德•诺阿耶一家及安德烈•马松(André Masson)结识,他们带他进入了超现实主义艺术圈。
1930年
弟弟迭戈搬至巴黎与他会合。他们二人开始共同为室内设计师让-米歇尔•弗兰克(Jean-Michel Frank)创作实用物品。
1931年
贾科梅蒂成为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发起的超现实主义运动成员之一,参与相关的活动、出版与展览中。
1932年
贾科梅蒂在皮埃尔•科勒画廊(Pierre Colle Gallery)举办首次巴黎个展。
1934年
贾科梅蒂在朱利安•莱维画廊(Julien Levy gallery)举办首次纽约个展。
1935年
艺术家重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并被超现实主义团体排除在外。上午由他的弟弟迭戈为他作模特,下午则换为专业模特丽塔。他的雕塑在尺寸上日益缩小。
1936年
贾科梅蒂委托皮埃尔•马蒂斯(Pierre Matisse)作为美国的艺术代理。作品《凌晨四时的宫殿》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收藏,成为他第一件被美术馆收藏的作品。
1942-1945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贾科梅蒂回到瑞士避难,并在那里遇见了他今后的妻子安妮特(Annette)。
1945年
贾科梅蒂回到巴黎的工作室,在他离开期间,那里一直由迭戈照看。他与战前的一些同伴重逢,其中包括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和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艺术家重新开始制作裸体及头像等雕塑,并决定把尺寸放大。经过多种尝试后,他的人像雕塑变得修长且纤细。
1948年
纽约皮埃尔•马蒂斯画廊举办了自1934年以来贾科梅蒂新作品的首次个展。萨特为展览画册撰写了前言。
1949年
他与安妮特•阿姆(Annette Arm, 1923-1993)结婚,妻子成为他最钟爱的模特之一。
1951年
贾科梅蒂在巴黎玛格画廊(Maeght Gallery)举办首次展览,此后又相继于1954年、1957年、1961年举办了三次展览。他为这次展览创作了首批石版画,由玛格画廊在杂志《镜面的背后》(Derrière le miroir) 上刊登。
1955年
纽约、伦敦和德国的美术馆相继举办了贾科梅蒂作品回顾展。这也开启了他与众多作家及诗人紧密合作的时期,贾科梅蒂为他们的小说和诗集创作插图绘画及版画,直到他去世。曾与他合作的作家及诗人包括勒内•夏尔(René Char)、让•热内(Jean Genet)、安德烈•杜•布歇(André du Bouchet)、保罗•艾吕雅(Paul Eluard)、雅克•杜宾(Jacques Dupin)、奥利维尔•拉隆德(Olivier Larronde)、蕾娜•勒克莱克(Lena Leclercq)及伊迪丝•波瓦索那(Édith Boissonnas)。
1956年
贾科梅蒂代表法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1957年
让•热内撰文《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的工作室》并在杂志《镜面的背后》上发表。1963年,本文配以恩斯特•谢德格(Ernst Scheidegger)的摄影成书出版。
1962年
贾科梅蒂受邀于威尼斯双年展举办个展,并获双年展雕塑大奖。同年,于苏黎世美术馆(Kunsthaus Zürich)举办大型回顾展。
1965年
伦敦泰特美术馆(Tate Gallery)、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及哥本哈根路易斯安那美术馆(Louisiana Museum)三馆分别举办了贾科梅蒂回顾展。贾科梅蒂获得法国文化部授予的国家艺术奖。在获得部分汤普森藏品后,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基金会于苏黎世成立。
1966年1月11日
贾科梅蒂因心脏衰竭于库尔(Coire)医院逝世,后葬于家乡博戈诺沃的墓地。
(责任编辑:程立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