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组你不能不看的晋侯墓出土玉串饰
2016-03-03 11:29:00 未知
最近去了趟山西省博物院,深深感到晋国在两周期间的强盛与霸气。这五组玉器可以视为两周时期璜、珠、管的型制、材质、纹饰的集中体现。
四珩四璜联珠玉佩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92号墓出土
丧葬玉,出土于晋穆侯夫人颈、胸、腹部。由282件各色玉珩、玉璜、玉圭、玉片、贝玉、玉珠、玉管、玛瑙管、绿松石管、料珠、料管等组合而成,刻工精致细腻。大型玉组佩的使用,是高级贵族的身份标志。
玉牌联珠串饰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
丧葬玉,由584件各色玉牌、玉珠、玛瑙珠、料珠组成。出土于墓主胸部右侧。
三璜双环双玦玉佩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
丧葬玉,组佩共124件。出土于晋献侯颈部以下,呈“U”字形摆放。
六璜联珠串佩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
丧葬玉,由408件玉饰组成。出于墓主的胸部,上端过颈,下端过腹。
玉组佩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
由玉璜、玉珩、冲牙、玉管、料珠、玛瑙管组成,共计204件,以45件玉璜为主体,是迄今见到的组佩中玉璜最多者。玉饰上的纹饰精雕细琢,有双龙纹、双首鸟纹、人龙合体纹等,其下端2件玉雁更是晶莹剔透,昂首展翅。组佩又名“杂佩”、“佩玉”,专指周秦之际盛行的由多件玉器串联组成的悬于身上的佩饰玉,是国君或高级贵族区别贵贱、等级的标志和象征。墓主人为晋穆侯次夫人。
(责任编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