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寻访侗乡鼓楼

2016-03-09 17:06:08 未知

  最近几天,65岁的摄影师李贵云,辗转于黎平县境内的侗乡村寨,拍摄寨中的一座座侗族鼓楼。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它在李贵云的眼中,充满着灵性,必须仰望。

  贵阳人李贵云,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签约摄影师、“中国最美的地方”专家组评委,1976年起爱上摄影事业,至今仍乐于其中。

  “我对侗族鼓楼情有独钟,20年前我已开始用镜头记录她们了。”阳光灿烂,在黎平县黄岗村的巴西鼓楼下,李贵云卸下50多斤重的各种拍摄装置,一会跑到东面、一会跑到西面,仰望着鼓楼。他不停变换角度用手比划着,寻找最佳的构图和视角。“对每一座鼓楼的拍摄,我都想尽最大可能,以达到完美。”李贵云说。

  每一座鼓楼,李贵云除了多角度拍摄全景外,还对其结构、局部、细节等进行拍摄。此外,每到一处,他还会与当地人考证鼓楼的具体名称,对鼓楼进行始建年代、重建年代及修复时间等逐一核实,并记录下它所处的经纬度等。“我希望百年以后,人们凭着我的记录还能够精确找到这些鼓楼。”

  谈及侗族鼓楼,李贵云如数家珍。他说,侗族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分布于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地区,目前尚存600多座,超过百年历史的,仅有120座。

  其中,黎平县境内的侗族村寨,分布有320座鼓楼,占去了全国侗族鼓楼总数的一半以上,320座鼓楼中,73座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这一次到黎平对鼓楼的专题拍摄,李贵云计划用15天时间,来记录这73座“百年鼓楼”。

  “如今在重建一座鼓楼已经是很难的一件事了。人们对鼓楼的保护意识必须要增强。”李贵云说,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鼓楼的保护意识不够,很多鼓楼毁于寨火、风雹灾害以及不维护修缮而垮塌,鼓楼数量已悄然递减。

  侗族的鼓楼一般为8柱与4柱支撑,唯一仅存的一座独柱鼓楼在黎平述洞,已有380年历史,它又被称为“侗族鼓楼的鼻祖”。由于每一根柱子必须要选用50厘米直径左右的“杉树王”来建,这么大的杉树又肯定有百年以上树龄。

  于是,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各地衍生出大大小小的“水泥鼓楼”。“这就让它作为世界建筑艺术史上一株奇葩的声誉,蒙上了暗淡的阴影。”李贵云说。

  李贵云此行拍摄鼓楼,有两个目的:一是《中国国家地理》将用他拍摄的图片,计划在今年推出“百年鼓楼”专题;二是拟将拍摄的“百年鼓楼”进行一个题为“100年100座鼓楼”的展示。

  “希望唤起人们对鼓楼文化的意识的重视,让更多类似的文物受到尊重与保护,并世代传承。”李贵云说。

(责任编辑:金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