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讲堂2327期】张辉:明式家具观赏面法则的五个层面

2016-03-10 08:39:18 赵玉玲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张辉:明式家具观赏面法则的发展状态

  【雅昌讲堂】张辉:明式家具观赏面法则的图像依据

  【雅昌讲堂】张辉:明式家具观赏面法则的学理依据

 

        主讲人介绍:

        张辉: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先后任职河北省博物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后,在北京多家出版社任策划组稿编辑,并创建北京紫都苑图书发行公司。著有《曾国藩之谜》(经济日报出版社),主编《曾国藩全集》(中国致公出版社)、《中国通史》(中国档案出版社)、《中国名画全集》(京华出版社)、《古董收藏价格书系》(远方出版社)等著作。从2000年开始,从事明清家具、文玩古董收藏和研究,现为三家专业艺术媒体专栏作家。将考古学、人类学、图像学、历史学之方法论引入家具研究。

张辉:明式家具研究学者,雅昌艺术网、《古典工艺家具》专栏作家

        导语:

        各个门类的明清家具,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发展一步,观赏面都会出现增益性的变化,其形态发展是由质素简洁到绚丽繁缛过程。明晚期、清早期、清中期、清晚期、清末民国,硬木家具发展链上,这种变化从未中断。明式家具研究学者,雅昌艺术网、《古典工艺家具》专栏作家张辉老师,受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邀请,为广大收藏爱好者讲解《明式家具观赏面法则细说》。

        主题:明式家具观赏面法则细说

        第一部分:明式家具观赏面法则的五个层面

        1、“观赏面法则”的定义

        “观赏面法则“是我自己总结的一个概念性归纳,为了把它说清楚,我觉得应该再加两个课题:一、总结出”观赏面法则“的依据是什么?我认为学理依据是考古学的类型学原理;二、“观赏面法则”有人说是一言而蔽之,从简到繁,简是从什么时候发生的?我们把它发生的那个时间段,那种明式家具初期的形态也作为一个专题。

明式家具

        推出一个法则要有清晰的定义,要有内涵,有外延,遵照这种学术的训练,我们也可以叫做“明式家具观赏面”,当我们面对于明清家具时它也适用,在硬木系统里头都适用。

        探讨历史,格物致知,寻求再小的规律也总是令人兴致勃发。那么,在明式家具大致一百九十年、清式家具近二百年的发展路程中,可否能找到这样的尤物。还好,我们发现,明式家具乃至明清家具发展的全程中,有一种逻辑脉络和规则,我们称之为 “观赏面法则”。定义如是:各个门类的明清家具,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发展一步,观赏面都会出现增益性的变化,其形态发展是由质素简洁到绚丽繁缛过程。明晚期、清早期、清中期、清晚期、清末民国,硬木家具发展链上,这种变化从未中断。这个法则一直在发挥他的效益,有五个层面的表现。

        2、第一层面:增加光素木质构件的组合

        简单说这五个层面用十个字来概括他,第一是组合,第二是雕刻,雕饰,第三是加大,第四是增加,第五是改变。

        第一个层面,光素木质构件的组合。这个时期雕工还没有出现,古人用木质构件这种组合,来完成线到面的形象,这个时期已经有向面看齐的景象,代表作是 “垛边”这种工艺。

垛边工艺

        可以说“垛边”工艺是最典型的,一个桌子边抹一条线,线形的一个状态,变成了几条垛边以后就是一个面状,这个面状又有重复,用重复的现象完成了一种韵律。

        建筑商要有韵律,加上圆包圆的萝卜秤,这个形态非常美,非常好。这种东西是在光素条桌、方桌里头是最好的状态。这是第一个,是在雕饰之前,想办法通过木质的结合组合完成一个面的形态。

        3、第二层面:光素构件上增加雕镂

        第二个层面,雕饰、雕刻。雕刻是晚一步来的,也是必然来的。最初这里的两个含义,一个是光素地增加了雕刻。第二个是雕刻不断在加大。

        4、第三层面:加大构件尺寸

        其中,有两个层面:

        (一)可雕饰的构件,面积逐渐加大。典型的表现:罗汉床围板加高、桌椅床矮束腰加高、各类牙板加宽、牙头加肥,挂牙和花牙加大等。

罗汉床

        (二)有视觉装饰意味的光素构件尺寸加大。

        典型者:

        (1)清早期,罗汉床和架子床腿部逐渐加粗,腿足出现“大挖马蹄”、“小挖马蹄”式的鼓腿,用料逐渐粗壮,曲度变大,清中期后,各式床腿进一步加粗,清晚期尤甚,因过粗显现粗笨,以至足下垫球来平衡。

        (2)桌案、椅凳、榻的腿足的逐渐加粗增大。如桌几马蹄足,典型明代制作多呈扁矮状,清早期马蹄增高为高马蹄,清中期为回字纹方正马蹄,清末民国多为荷叶纹马蹄和兽面纹“鳌鱼头”马蹄。

        5、第四层面:增加构件

        第四点,增加构件,也有两个层面:

        (一)增加木质装饰构件,例如:

        (1)各式雕饰的花牙、挂牙、牙板以及案子足间挡板逐渐增多。

        (2)以玫瑰椅为代表,空旷的靠背上,增加竖棂、横枨或券口式牙条,日趋丰满,最后变为全板式靠背;

图一:常规黄花梨香几的式样

图二:将牙板加大,表现为垂云纹式牙板和低矮的四足

图三:拔高束腰,雕饰图案

图四:在二层腿足各腿间嵌入挡板,堵虚为实,扩大观赏面,饰以海棠形开光图案

        (二)器物上增加不同的材质构件,例如镶嵌大理石、瘿木、铜饰件等,更晚时期,镶嵌瓷板、玉件、剔漆件、铜制珐琅板等,不一而足。

        新作家具、新仿家具也出现这种状态了,原来都是在仿旧,现在仿旧以后要有一个新的效果,要争雄比强,现在掐丝珐琅也上到新仿家具上了,瓷砖、瓷板也上了,可能过后还有其他的一些新招。

        6、第五层面:明式变为清式

        当原式样阻碍观赏面效应发展时,原造型和结构便被改变,典型的是由清早期开始,清中期勃兴的式样大革命,明式家具演变为清式家具:

屏风式扶手椅

屏风式透雕靠背玫瑰椅

        (1)屏风式扶手椅,雕刻空间极大,后来取代了背板窄小的圈椅、四出头椅、南官帽椅、玫瑰椅;

        (2)横向结构架格单纯划一,增加围栏、竖墙、抽屉、柜门,破坏原有的式样,成为多宝阁;

        (3)外来的独梃圆桌,由于具有三百六十度立体的观赏面效果,与当时的审美风尚吻合,受到包括内廷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青睐,至清中期、清晚期、民国,一直屹立不倒;

 

清早期 黄花梨架格(雕饰式)

        (4)为适应器物腿子和牙头、牙板上雕刻图案线条的垂直、水平和对称,器物侧腿淡出,桌案几等器腿部演变成九十度角垂直状。流风浸淫,以侧腿为主要特征的圆角柜(“A字柜”)悄然消失。

        7、从“观赏面法则”判断明式家具

        这五个层面是对明清家具或是明式家具一个总的概括,有一点宏大叙事的感觉,有一点对规律性提升的状态。这么大的理论框架有什么意义呢?总结规律是对历史情况的总结。在现实中它也有用,当一个器物在你面前的时候,如果你有总体规律性的关照的话,你对某一个器物会有一个基本判断,它处于明式家具发展史的什么状态?在结构上对它有了判断以后,对它的年份也就有了判断。

        案例:我是2012年5月开始研究这个,以前是连玩儿带收藏也做生意,12年以后,大家也说11年市场就不太好了,我就决心把《明式家具》的书写出来,到了13年初稿基本出来了,我带着稿子到一个博物馆请教了馆长,当时我已经总结出了“观赏面法则”这个概念,但是他没有更多的惊奇。他后来说,“这个东西如果叫做雄伟不是也可以吗?”因为王先生是把他列到八并里头,王先生还有一个十六品,十六品就是有一品叫做雄浑,王先生说这是臃肿。后来我再写这个文章的时候就有这么一句话。

明 黄花梨雕螭龙纹方台

        这个馆长就是第一手买这件东西的马未都先生,这个东西在拍场出过两次,第一次是88万,第二次是400多万,第一手88万那场是马先生买的。后来我想这个东西写的自己不太满意,也没有把它深奥的地方表现出来,就还得琢磨,怎么用观赏面法则来把它解读清楚?

        这里牵扯到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拍卖这件东西有一个什么好处呢?可能能给我们另外一个提示,就是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他们的东西,他们的结论,是不是我们要把它当做教条,我们必须信奉?

        实际有些说法,并不影响我们对经典著作的尊重和推崇,任何经典著作在后期都能找到许多的毛病和不当,这是肯定的。因为张德祥老师说这个东西有当时的局促性,我们现在站在那个历史高度,它完成了几个观赏面,非常和谐的完成了,我觉得它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作品,是在那个时期最高度的一个作品。

        总之,“观赏面法则”这个基本的概念,不见得把这五条都记住,但是要基本知道它有这么几个递进的状态。在看一件东西时,我们会有一个相应的比对,这样可能对它有一个更客观的评价。

(责任编辑:陈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