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Vhils让艺术走进人群 创作与破坏的密不可分

2016-03-25 08:56:24 陈敏娜

  

Vhils大赞香港充满启发性

  著名葡萄牙艺术家Vhils(本名Alexandre Farto)爱以建筑环境为画布,透过独创的刻凿技术变成一幅幅扣人心弦的作品。在香港当代艺术基金会的策划下,他现正带来香港首个个展《Debris》。他以显示香港这城市的活力为题,藉破坏重创反映香港的变化外,更强调艺术不能放在室内留待赏识之人,而是要主动走进人群,寻觅知音。

  首度在港举办个展,Vhils其实早在去年8月已来港作准备,“我一向以带出城市能量为办展主题,所以平时开展前我都会先到该地方居住。其实我已来港数次,今次住得最耐,香港是一个有趣兼有启发性的城市。”他走在香港街头,看着周围的一草一木、每一个建筑物,直言:“每一刻都充满启发性,对创作甚有帮助,香港拥有我需要的一切,很开心能把这些元素转化成艺术品。”

  创作与破坏的密不可分

  Vhils首次接触到的香港,并非当下这个现代化的香港,而是小时候在戏院观看的港产片,“王家卫给了我不少参考,到我真的踏上香港这土地,见到这城市的真面貌,我爱上了这地方。”哪个地方最触动其灵感?他表示:“这太难答了,每个地区都很有趣,但我喜欢旺角强烈的对比。”

  可惜以往港产片中出现的人事物,现在已找不到其影踪。Vhils认同地道:“很明显很多东西已改变了,我想做的事正是去反映这现实,所以我的创作过程总是从破坏开始,再去创作出新的事物。其实无论你创作什么事情,你同时亦在进行破坏,如同你在纸上写字,你破坏了一张纸,那张纸破坏了一棵树。而当一个城市要进行建设发展时,人们往往忽略了背后这些被破坏掉的东西,我希望可藉个展让大家聚焦这问题上。”

  有别于一般个展仅在固定地点进行展示,Vhils特别在电车上进行创作。他表示:“构思了很久,电车不会固定在同一个地方,是一个会移动的艺术,我觉得很有趣。我深信艺术要融入人群,要让人们易于接触。试想想博物馆里展示的艺术品,如果大家不去博物馆,就不能接触到,但电车不同,它会游走在城市中,主动走入大家的视野中。”电车是香港的标志之一,可是去年却曾惹来留存的争议,作为一名外来者,Vhils赞成予以保留,我曾来港数次,电车带给我不少回忆,我认同要保存,保存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Vhils为电车换上新装 主办方供图

 Vhils在香港的工作室准备个展 主办方供图

  宜建街头涂鸦生存空间

  Vhils早在13岁已踏足艺术圈,当时他以涂鸦为主。他忆述道:“其实我从未想过当一名艺术家,我曾年少轻狂过,做过不少错事,是涂鸦导我走上正路,它是我的人生良师,教导我正确的观念。”他表示葡萄牙在1975年经历过康乃馨革命,当时人们曾在墙上涂上“四-二五万岁”的字句,他看着这些作品,感受到人们当时的情感,亦了解到城市是如何变化,从而引发他以建筑环境为画布,以破坏和重创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旅行时,我发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层次,我在墙上涂鸦,赐予它生命,大家途经时一看,可发现原来平凡的墙也可拥有自己的故事。”

  不过,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可进行街头涂鸦,有时甚至可触犯法例,Vhils知道这问题,他认为城市不能完全否定街头涂鸦,反而应提供空间让这类艺术家去创作,“公共空间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艺术空间,人们走在街头就可接触到艺术品,比把艺术品关在博物馆的效果来得更好。如果有艺术家想为城市出一分力时,为何要拒绝或处罚他们?像柏林、伊斯坦堡等城市处处可见街头涂鸦,甚至带来经济效益,不少游客远赴这些地方就是为了看这类艺术品。法律当然不能违反,但政府应尊重艺术家,找出两者共存的空间。”可是街头涂鸦经不起风吹雨打,他直言:“这就是我喜欢的原因之一。很多人觉得艺术应该永远留存,但艺术如同人一样,当人会老去离世时,艺术又怎能永远留存呢?”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顾盼)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