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学院·八大美院油画研究展”展览开幕
2016-03-29 09:05:53 未知
3月26日下午三时,“后学院·八大美院油画研究展”在天津美院美术馆开幕,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邓国源,鲁迅美院美术馆馆长王易罡,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著名当代艺术评论家、山西《黄河》杂志社社长刘淳,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晓峰等出席开幕式。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邓国源致开幕辞
中国的美术学院是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甲午战争后,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把西方社会制度作为榜样,引进西方文化“易中国风俗”,以此“改造”中国社会,避免“亡国亡种”而发起“新文化运动”的产物。所以,最初的美术学院代表了新的文化形态,而与美术学院一起进入中国的油画及油画艺术教育,在一定时期内也是推动社会文化朝着现代国家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西方的美术学院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将美术学院的美术教育视为一种人文科学。达·芬奇曾经建议初学者:“首先研究学科,然后是从这一学科中产生的实践。”米开朗琪罗也表达过如下的观点:“我们是用头脑而不是用手画画。”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一种专业知识在学院中教、授与传播。被教、授的专业知识——美术,其主要部分就是我们今天这个展览中的油画。因此西方和中国,最初的油画都是作为一种“先进文化”而存在,而且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发都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随后几个世纪的发展中,浪漫主义出现,与以理性为宗旨的古典主义艺术传统形成的美术学院体系在教育、创作上形成冲突。发端于19世纪晚期的现代主义美术更是与学院无关,艺术家为了创作的自由必须以学院为“标靶”,反对学院传授的美术和美术教育体系,学院成为保守的代名词。进入二十世纪,商业的发展,艺术市场的繁荣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代表官方的学院已不是评判艺术的“标准制定者”。在学院之外,艺术家以其“个人英雄主义”的锐气征服社会,改变社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不必通过学院教育而获得职业认可。到了当代,艺术家更不必“遵循”任何标准,艺术家作为艺术家的惟一“标准”就是他的创造力以及对既有标准的挑战。
1935年本雅明提出的“灵光消逝”,“机器复制的时代”在当下已经成为一个通识,并逐步得到应验。今天的视觉艺术中的“图像”已不再是以绘画或油画呈现,更多地是以机械、电子摄制、生成的方式来完成。是否这些图像必定会使艺术处于“灵光消逝”中?机械、数字复制是否必然破坏艺术的独一无二性?这种“破坏”是否会使艺术朝向我们更加期待的“艺术的民主化”?我无法回答和预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油画或者传统意义的绘画将会“式微”,将要逝去的“偶像”必定会面临“黄昏”。
今天这个展览名为“后学院”,来自学院的展览组织者、参与者是否意识到当代艺术进入学院教学系统后面临如何教、授当代艺术的难题,及高等美术学院在当下如何避免成为绘画技艺的培训机构,我没有与大家做过交流。在艺术、市场、政治之间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的当下,我建议大家一起思考这两个问题,迎接将要到来的挑战,共同推进中国学院艺术教育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
——邓国源院长在开幕式上的致辞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李铭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