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关坚:创造出我们梦想要去的地方

2016-03-31 11:10:01 颜亮

  

《亘古梵音》2015年

《山·晓》2015年

  关坚,1975年生,199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赴法国留学深造。2012年至2014年于中央美术学院姚鸣京山水工作室担任助教。2014年至2015年于中国国家画院许钦松山水工作室深造。现为岭南画院副院长、岭南美术馆副馆长。

  作为关山月先生的后人,关坚的一举一动都备受人关注。但关坚却有意地回避。1999年,从广州美院毕业之后,他选择去欧洲游学,在法国里昂艺术史系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回国,经过不断摸索,发展出一条完全不同于前人的路。

  关坚现在的山水画作品,正处于不断摸索和完善的阶段,无论是线条、色彩还是造型都有诸多独到之处,给人一种当下而现代的感觉。不过关坚却说,自己其实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这种传统不仅表现在他的作品中,而且也处处弥漫在他的生活中,比如说他非常喜欢古琴,穿着也很古雅。所以我们的话题就从传统与现代开始了。

  冒险的精神

  南都: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能说说看吗?

  关坚:我是正儿八经从学院学国画出来的,我的祖父(关山月)、我的父亲(陈章绩)都是搞中国画的,所以我骨子里是传统的。闲暇时自己在家里也就是弹弹古琴,吹一下箫。传统的东西并不可怕,艺术家去了解它,可以从中吸取到很多养分,再进而实现向现代的转变。

  中国画的枷锁多,前代的高峰、留下的财富都太多了,多了的话就要进行筛选。合适自己的、符合自己的口味、跟自己诉求相同的点可以采用,其他的则淘汰掉。

  我多年来作画的一个感想就是,可以做一些新的尝试,但又尽量不要太超前。超前具有一定的冒险性,作为年轻人,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冒险精神。但对我个人来说,又不愿太过激进,所以我主要是在做减法,利用中国画的线条做了很多实验。

  南都:这些实验具体是怎样的呢?

  关坚:中国画是用毛笔进行创作的,毛笔又由多种材料制作的,狼毫、羊毫、兼毫都有,笔锋有长有短,硬度也有区别。作画工具就决定了线条的风格。因此,中国画的自由度可以扩到很大。历朝历代下来,每个大师都是从线条上下功夫,找突破点。线条是中国画一个很鲜明的特点,这也是中国画的一个问题,正是中国画的线条太强,如果线条像古人的那样,别人就会认为你很传统。如何既强调线条,又具有个人风格,同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思维,是我现在正在探索的路子。我个人觉得,如果用好了线条,中国画的表现力会更强。

  其次是颜色的使用。以前的中国画,比如重彩、工笔、山水,颜色的使用也非常丰富;西方绘画也用颜色,从印象派开始使用光色,到解构主义,画面变为平面化,再到毕加索,就不强调光对颜色的影响了。在一些展览上,我们会发现,同样是用颜色,中国画和西方油画摆在一起,肯定是油画比较抢眼,这是由它的颜色使用决定的。中国画用到石青色、石绿色,色彩已经算是非常强烈了。

  画家如何使自己的作品在展览中变得抢眼,现在就要尝试新的画法。从画法上看,老先生的画作较文气雅致,视觉冲击力相对弱一些。当下社会的展示方式已经有所不同,建筑物的体量变大,展出的作品自然也应符合这种变化趋势,这意味着某一种作品要有足够的视觉冲击力才能打动观众。

  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如果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表示看不懂,而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看得懂,作品可能就过于超前了。这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创作态度,但我自己的选择就是稍微中庸一点。

  言传身教的重要

  南都:你父亲、祖父会不会对你抱有很大期望,让你感到很大压力呢?

  关坚:有,尤其在我小的时候。我读小学、中学的时候,大家会觉得你的祖父是著名的画家,所以如果你画得好就是正常的,如果画得不好就是浪费了。小时候老人家就有意识地让我进入到这个艺术的世界里面去。稍微大一点以后我读高中,放寒假和暑假的时候,祖父早上起来就让我帮他磨墨,他在旁边看书,我那时候每天都很痛苦,想出去玩,后来慢慢想,才知道老人家是用心良苦,让我练一种同龄人少有的定力,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慢慢磨。有些东西是逼出来的,小时候规定要练书法,给一沓报纸让我练。那时候觉得也是占用我玩的时间,也会觉得不高兴。其实老人家也是用心良苦,有些东西该做就要做,因为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再去补一些基础的东西,就会没有效果。

  南都:去欧洲之前很明确自己会再回来继续创作吗?

  关坚:人文学院也是属于艺术史,西方的话就是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讲。我最大的收获是游历吧,到处走,一些好的东西让我开眼界,潜移默化之下,让我回来之后的创作中会无意识地加入一些曾经受过的影响。比如一些欧洲美术馆的作品,当时看也没觉得怎么样,但是在脑海中会形成一种印象。现在自己搞创作时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这和以前爷爷逼着我看他的创作是一样的,当时看也不觉得怎么样,就是一种畅快淋漓而已。爷爷偶尔也讲一下作品大势是怎样的,怎么把作品的气势营造出来,怎么把物体完整性表现出来。当年我爷爷讲得比较少,做得比较多,他觉得我那时候太小了,大道理讲了也不能吸收。中国绘画、中国传统很注重言传身教,把功夫露给你看,怎么把毛笔的抑扬顿挫表现出来,说是没用的。

  法国游学回来以后,用了两年时间休整,把所学所看到的好好消化整理一下。然后又觉得传统的东西还要加强,就又跑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姚鸣京先生的工作室学习了两年,收获不少。接着又去中国国家画院许钦松先生的山水画工作室学习。许导师的言传身教对我的山水画创作十分重要,他让我在传统与当下山水画之间找到平衡,并常常引导我对中国山水画的现状进行反思,让我少走弯路,能走得更远一点。我一直感恩老师们在艺道上对我的帮助与扶持。

  人的精神追求

  南都:但是很多老师想形成自己的风格,写东西也好,画画也好,形成自己的风格是最难的。包括你刚刚讲到,你也在一直寻找。

  关坚:我也有一个关于风格的形成的思考,过早定型也未必是好事。有些艺术家三十岁不到就形成一种固定的东西,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他的。在市场上的好处就是品牌很强烈,不好的方面就是,一旦你形成了很强烈的风格如果要变,就会有一个框框在那里。这就形成一种矛盾,既不能没有风格,也不能太早形成风格。探索的阶段不妨可以长一点,何况探索的过程也是一种乐趣呀,你可以在中间试很多东西,在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成功的即失败的东西,也会有很好的东西就要留下来。这些东西都会属于你风格的一部分,就好像一棵大树,主干是这样长的,但中间有一些分叉口结出一个果、一朵花是不一样的,但是主干是相同的,这棵树就代表你了。整个大的框架还是在那里,属于你的风格韵味就这样成立了,并不是说像一根电线杆一样往上长,你永远就只能这样走,而且我觉得这样走不是很有趣。

  南都:我们在讲到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你整个的面貌和我们之前看到的是不大一样的。你怎么看中国山水画的变化发展?你又怎么把自己的东西放到这个长河之中?

  关坚:中国山水画在中国画的种类里面算是比较高峰的,我们对它高山仰止。在中国画里面,山水这个主题为什么这么重要?这跟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里对自然的膜拜(是分不开的),道法自然。所以中国人对山水会情有独钟,包括文人士大夫(都是这样)。

  山水画到了最后就变成了精神世界的追求,变得很神圣。这也是山水画难以突破的原因,它已经有了一些条条框框在里面。怎么打破这些抓住本质呢?这本质就是人的精神追求。山水画讲求意境,你要能画出这个意境,往这个方面追求。就不要往山水画的定式追求,比如说山水画原来分为三部分:天一块、中景一块、地一块,三段式。要是跳不开这些,思维不够开放,但是大家就觉得,也不错,只是偏向传统。所以山水画就是高峰太多,底子太厚,要想找到自己的面貌是有挑战性的。

  而且山水画跟人物画不同,人物画只要你画现代人,别人就能看出你画的是现代人,穿着牛仔裤或者穿着泳装,但山水画除非你画城市山水,如果你纯粹画大自然的东西,比如你画个黄山,三千年前也是这么画,你怎么把当代的东西表现出来呢?所以山水画的挑战性很大。但是可行性也很多,因为它的题材很广泛,自由度也很高,你可以画自己心目中的山水,不一定要是黄山,也可以是你臆造出来的一个山水。但是臆造出一个意境来,它的难度就在于,你是否能创造出一个我们向往的境界,能不能打动人,观众们一看就会觉得,这就是我们梦想要去的地方,或者说这个地方很神秘,或者说有某些共通的地方突然触动了观众。这些都是我们画画的人所要思考的东西。

  关坚是广东中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今年初刚刚成为了广东省文联、省美协挖掘与培育广东优秀美术工作者的老牌展览——— 第69回星河展的推荐者之一,足以证明其在中国画创作上所取得的成绩。在我看来,关坚的中国画创作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将深厚家学传统的浸染(其祖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关山月先生的言传身教)以及自身开阔的艺术视野(留洋经历的艺术史训练)共冶一炉,形成了自身兼具传统意蕴与前瞻意识的艺术面目,是当代广东一位颇具实力的青年艺术家。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顾盼)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