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展评:贺勋“农业迷幻”

2016-04-07 14:21:25 姚梦溪

贺勋,《被修改的引力之歌一》,2015,布面油画,150x200cm.

  “农业迷幻”延续了贺勋2013年个展“空包袱”对“词”的思辨,以及在绘画内的生动构建,试图从“词”的平等延伸至“物”的平等,为展览提供了一层微观视角。作为一位凭借绘画为人熟悉的艺术家,此次展览并没有迫使观众把注意力停留在绘画上——装置作品《绊脚石美术馆 部件一》(2015)与《绊脚石美术馆 部件二》(2015)中的砖与水泥,以及绘画作品《被修改的引力之歌一》(2015)和《被修改的引力之歌二》(2015)中的树木与琴键,它们皆构成了某种不同作品间的共生或“互文”关系。灯光作品《我离开黑桥可能不快乐但徐渠可以去纽约》(2015)中艺术家徐渠与贺勋的“矛盾”也在提示着这样的“对称”结构,北京城乡结合部与“纽约”似乎难以交际,困难不止来自地理层面,更多的是臆想中的价值认同。对于已知关系的破坏与重建成为了艺术家认知自身的途径,以及在创作中的主动选择。

  标题中“农业”作为隐喻,提示了艺术家认同的身份、材料与交往方式。“农业”并非指向身体的在场感受,而是判断、选择和修辞;“迷幻”则是感知手段,作为通道连接对象——假使展览是一首诗,每一件作品都是思考“平等”过程中不断产出的修辞。贺勋主动削减情感叙事,严肃梳理由细节构成的“自我”。这个姿势也是回撤的过程,排除技巧的影响,并留出空间,让问题裹挟着情感一同溢出。展厅地面上看似随意的放置了两截包装画的泡沫纸,记录开幕前艺术家的布展笔记,他斟酌道:在柔美的灯光下加入什么来打破可能的媚俗体验?怎么使装置不陷入流行的展示方法?艺术家试图以此破除展厅的规矩,用庄重而平常的态度悬挂装置作品,区别过于时髦的呈现风格。

  带有指向性的纹饰或抽象,哪种更崇高?或者“黑桥”和“纽约”哪里更讨人喜欢?“问题”与“修辞”的比重到底应该怎么分配?在贺勋看来,词投射出的对象与词本身一样是连贯和平等的。展览并置、比对两者的关系,恰是艺术家意识到自己不平等的态度而进行的“修行”,以使得图像平等在想象里短暂成立。艺术家想切断事物之间的阶级属性,凭词来推演当然过于理想化——语言并不先于日常生活,更多时候它被当成了工具。平等是主观的,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体的崇高与否,亦无法以图像推动。图像平等,在于每个个体——也许当徐渠和贺勋之间实现了“平等”也许才会迎来真正的平等。

  贺勋:农业迷幻

  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

  中国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7号楼106室

  2016.03.12–2016.05.01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