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作者的幸与不幸
2016-04-18 08:44:30 穆砚
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最近有一位名叫恩里奎·法拉利的作家一不小心成了“网红”。并不是因为他的名字能和不可一世的跑车联系到一起,而是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地铁清洁工。
恩里奎·法拉利擅长写犯罪惊悚小说,获得过西班牙语文学世界鼎鼎有名的希洪犯罪小说节大奖,已经出版过七本书。按道理,他应该算是功成名就,过着体面傲人的生活。现实却是另一番模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法拉利说:“如果只依靠写作谋生,我的收入根本不够养活我的三个孩子。”
作家与清洁工的身份差距让法拉利出了名,这样“脑体倒挂”的故事并不陌生。
《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最近在网上晒出数年前她收到的两封退稿信,这位全球作家富豪榜第一人当时以“罗伯特·加尔布雷斯”的笔名写了《布谷鸟的呼唤》一书,这是罗琳针对成年读者写作的一部推理小说,可是投稿却先后被两家出版社拒绝了,其中一家名为Constable & Robinson出版社在给“罗伯特·加尔布雷斯”的回信中写道,“这本书不可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撰写这封回信的编辑还建议“罗伯特·加尔布雷斯”去参加写作课程提高一下写作能力。
2013年4月,英国小布朗出版公司出版了《布谷鸟的呼唤》,署名仍然是“罗伯特·加尔布雷斯”,事实证明,那家拒绝“罗伯特·加尔布雷斯”的出版社所言不虚,没有罗琳名字光环笼罩,《布谷鸟的呼唤》销量平平无奇。直到慧眼识珠的著名书评人英蒂娅·奈特在推特和脸书上力荐此书后,有知情者回复:“告诉你,这本书是J·K·罗琳写的。”此话给出了重大线索,随后,媒体查证发现,《布谷鸟的呼唤》与罗琳2012年出版的小说《偶发空缺》都出自小布朗出版社。在网络上也找不到“罗伯特·加尔布雷斯”的相关信息和照片,这位神秘“作家”从未在任何场合亮相过。当媒体向罗琳求证时,罗琳最终承认了自己就是“罗伯特·加尔布雷斯”。此事曝光后,《布谷鸟的呼唤》销量以几何倍数激增,至于封面上那个“罗伯特·加尔布雷斯”的名字,已没有人在乎了。这故事让人不得不承认:是的,这就是一个“认脸”的社会。
罗琳表示,将《布谷鸟的呼唤》退稿信公布到网上是以此鼓励正在追求梦想的作者们不要放弃,即便是像她这样的畅销书作者,仍有可能会被出版社拒绝。
法拉利对自己的作品也抱着希望,“我并不想把文学当做事业,但在我去打扫站台之前,我就会开始梦想自己获得国际大奖或者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要将我的小说拍成电影。”
据说,恩里奎·法拉利的故事在网络传播开后,已有片商看中了他的作品,不久的将来,也许他真的只依靠写作就能谋生。和恩里奎·法拉利相似的是,罗琳未出名前也一样为三餐发愁,但和罗琳的一举成名不同,法拉利是一个已经写了七部小说的作家,如果没有互联网发掘出他的故事,这位拿过不少奖项的“清洁工”可能就此被埋没 ,无人赏识的七本书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成为“网红”后的法拉利,作品可能被更多人知道,就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人生走向将有更大的选择权。
互联网时代,写作可能普遍廉价,但并不卑微,版税多少也不是唯一标准,当你的手放到键盘上敲打时,就是个梦的开始。“怀才不遇”只能是才华不够好的借口与托辞,如果你足够强大,被挖掘的机会也相对更多。没有J·K·罗琳大名加持前就被英蒂娅·奈特发现的“罗伯特·加尔布雷斯”如此,当地铁清洁工的作家恩里奎·法拉利成为“网红”前如此,这是“无名”作者在这个功利社会无奈面对的现实,也是时代悲喜剧里的幸与不幸。
(责任编辑:顾盼)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