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故事】松心阁总监林云翔:古董这一行和中医很像
2016-04-29 00:17:26 顾盼
林云翔近照
林云翔是在荷李活道爸妈开的古董店里长大的,虽然大学里学的不是相关专业,但在外面工作了几年后,她选择回到家里的古董店帮忙。“其实除了现在刚大学毕业的这代年轻人,以前我们这行大都不是学相关专业出身的。我父母或更早一辈很多原先都是做生意的,而荷李活道上好几个二代店主也都是读完书,不知道怎么就接了父母的班。”
因为家里主营高古,即宋代以前的艺术品,林云翔的专业经验主要来自慷慨授艺的日本和欧美资深前辈,“日本人从唐宋时期就开始收藏研究中国艺术,延续了这么多年,真的太了不起了。”她从日本行家身上体会到了眼光和知识的重要性,从欧美行家的经营中学习到了宣传包装和运用科学的可能性。面对新藏家所带来的市场新风气,林云翔在努力适应的同时,也在尽量寻找平衡。“做这行主要是靠眼光和知识,只要这两方面都做好了,其实还是OK的。”
松心阁临街的店面橱窗里放置的是一对陶俑
古董这一行和中医很像
“我们家做了40多年古董生意,我很小的时候就在父母开的古董店里玩。读书的时候姐姐们也开始做这一行,我大学毕业后在外面工作了几年,才回来家里的古董店做。”林云翔的姐姐林喜翔是荷李活道另一家古董行“松丰堂”的主人,被誉为是中国早期陶瓷、雕塑和古青铜器的专家之一,曾担任美国藏家杜唯(David W. Dewey)的艺术顾问,协助其建立起自己的陶俑收藏。类似的,“松心阁”的主营也是高古艺术品,临街的店面橱窗里放置的便是一对陶俑,店里橱柜里则陈列着瓷器和造像。“我们把宋代以前的东西称为高古,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物件,汉代的陶器、雕塑,唐宋的三彩、漆器、金银器,以及不同朝代的石雕、佛雕,我们在经营中都会遇到。”
松心阁店内橱窗
一说起自己的本行,林云翔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但她也并非从大学就读了相关专业,“其实除了现在刚毕业的这代年轻人,我们这行大都不是学相关专业出身的。我父母或更早一辈很多原先都是做生意的,而荷李活道上好几个二代店主也都是读完书,不知道怎么就接了父母的班,”林云翔回忆起自己的入行经历,笑着说,“这一行是挺有趣的,因为你经常有机会看到摸到这些古董,耳濡目染,很多东西已经进了你的眼睛跟脑袋,会有兴趣自己去找资料来学习。一天到晚一直看一直摸得来的经验,就是上学也学不到。”她形象地将自己的工作类比中医,“把过脉”的东西越多,判断才能越准确。
对于多看多学的重要性,林云翔觉得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全世界范围内好的博物馆、文物展览、拍卖会,都要飞去看实物,有时还要实地去窑址参观。我年轻时候一天到晚在外面跑都可以,好厉害的,现在觉得最大的挑战就是体力不够,跑不动了。”大概也是因为工作强度的原因,导致古董行业中女性身影不算太多,“做这一行其实要花很多力气的,在体力上女性相对来说是没有男性那样的优势,但看东西的时候可能也跟男生不一样,会更关注细节。”
在买卖中向日本与欧美前辈学习
出土的高古艺术品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大量出现在香港的古董市场,在此之前,研究经营这一领域的古董行家主要集中在日本和欧美,而林云翔的早期客户,便多是这些来香港买货的业内行家。她的很多专业经验,也都来自这些因买卖关系而结识的海外资深前辈,“我父母辈做瓷器比较多,而像青铜器、佛像这些早期流传出去的东西,更多相关知识还是从外国前辈那边学到的。他们也不怕我们把本事学去,知道我们是真心想学的话,都很乐意教给我们。”
松心阁店内橱窗
透过对古董的共同热爱,林云翔也有机会了解学习到不同国家经营古董的不同方式,“美国跟欧洲的做法有一些互通,毕竟他们收藏研究中国古董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会特别注重科学,做碳十四化验,也会注重包装,比如在一个漂亮的地方做一个很漂亮的展览,总的来说更高调一点。”相比之下,日本人就比较低调实在,基本是封闭在自己的圈子里活动,“他们教会我们的第一点是要练好自己的眼睛,‘我看错就是我看错,是我的问题,从来不是对方的问题。’而且日本人自尊心很强,不太允许自己犯错,也对自己的眼光有信心,因为他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一直没有停过,从唐宋以来一直都有收藏中国的东西。”结合东西方古董行家的不同特点,林云翔在学习日本人着重练就硬功夫、装备好自己的同时,也会借鉴西方人做好宣传和包装,比如积极参加东方艺术周这类的公众推广活动,吸引更多人走进古董店。“现在市场上东西很贵,没有条件去买错东西,而新一代藏家也越来越注重包装这一块,要弄得漂漂亮亮,展示得漂漂亮亮。”
新藏家带来的市场变化
“内地藏家开始收藏高古艺术品,也就是这5-8年间的事,内地藏家收藏古董、看古董的方式,喜欢的东西,都和日本、欧美藏家有明显的差别,所以我们一边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一边想着怎样把我们知道的分享给藏家。”由于中国法律规定出土文物不可在市场上流通,很多时候收高古的内地藏家就会选择来香港找他们相信的行家。“我知道国外很多博物馆跟行家也有跟国家文物局提过这样的问题,不一定把全部出土的东西都规定死死的不能流通。其实很多不是国宝级的普通文物在民间流通的话,可以带动更多人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兴趣,也是蛮好的。如果大家都爱这个东西,知道它的价值,就会尽量去好好保护。如果谁都不认识,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可能破坏会更大。”林云翔觉得,日本对文物实施分级制度是个不错的方法,“国宝级的文物肯定要留在国家,而一些很普通的则可以在民间流通,让更多人接触到。我希望这个可以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吧。”
松云阁在今年东方艺术周上展出的辽代绿釉花彩盒
随着近年来内地新晋藏家的增多,林云翔也在努力适应着市场的变化,“老一辈的古董店节奏都很慢,藏家和行家坐下来一起慢慢聊、慢慢看,可能一件东西就能看上1、2个小时。但现在不是,可能内地因为什么东西都好快,已经没有这个慢节奏的心情。很多时候都是在谈价钱,市场价值比什么都重要,而美学上、艺术上、历史上的其他价值,都被严重地低估了。”以前的藏家,收了东西至少会持有7-10年,珍藏几十年也是常有的事,而如今,很多东西才过了1、2年就又在市场上出现。以前的藏家,和古董行家来往甚密、行事低调,会委托古董行去拍卖行买东西,而如今,藏家们都喜欢自己去拍卖行举牌,让大家知道他在收东西。“现在的市场有一点追不上,这个是真的。我们当然也要知道市场在流行什么东西,希望在市场上还有竞争力,但又不想过分跟着市场走,因为从很多外国的例子来看,太快的市场不一定是很稳妥的市场,所以希望尽量找一个平衡。”
面对新时代的变化,林云翔选择做好自己,多学一点东西,“每个门类都去学一下,因为历史上老的古董商都是这样,古今一起玩。只要是有历史价值的艺术品,都可以去玩、去研究、去学习。”慧眼识珠,挑选市场上的冷门蓝筹股,是她应对近年东西越来越贵的办法,“市场上热捧的东西,我们会尽量避开。做这行主要是靠眼光和知识,只要这两方面都做好,其实还是OK的。”
(文中图片均由松心阁提供)
(责任编辑:无此用户[752])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