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家郭文连:釉下泼彩山水画创新探索
2016-05-03 09:17:39 郭文连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陶瓷艺术釉下装饰技法方面的探索,结合当代陶瓷艺术的审美情趣,对陶瓷釉下泼彩技法进行了深度探析。在当下强调对传统陶瓷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希望能抛砖引玉,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陶瓷艺术釉下泼彩
陶瓷艺术家在陶瓷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陶瓷工艺和材质效果,陶瓷材质表现出来的特殊语言所形成的力度感和绘画的视觉冲击力关系到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作品需要不断提高陶瓷工艺技法的创新,以及陶瓷艺术的创作与艺术风格的体现。在艺术内涵表达的深度上,陶瓷艺术的创新除了带来全新的感官愉悦之外,还需要与观赏者有心灵的沟通,达到令人认同与震撼的艺术效果。
陶瓷艺术品的语言形式有很多,主要可以从表现形式、表现手段、表现方法以及表现的材料等入手。(此句想要表达的目的性不明确)在陶瓷艺术发展的历史上,陶瓷艺术家们创造出来丰富多彩的陶瓷装饰。尤其是在陶瓷釉下装饰方面运用广泛,釉下装饰技法是工艺与艺术的综合体现,在表达陶瓷材质美、工艺特点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它所表现的题材来源于生活,描绘生活中的人物、山水、花卉、动物、图案、书法等很多大众喜闻乐见,表达对美满幸福的向往的题材。陶瓷釉下工艺在装饰手法中有汾(可否用这个“汾”)水、线条、图案、水墨写意、喷刷图案等,其中,釉下泼彩装饰技法是近年以来出现的一种全新陶瓷装饰技法,这种技法的出现突破传统的釉下装饰风格,给陶瓷艺术的装饰形式上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
创作陶瓷艺术釉下泼彩画,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着意创新。它的创作步骤首先是在坯体上进行泼彩,充分地运用材质的自然流淌美,以色料的厚薄来区分层次;然后再施青白釉,经高温1300多度一次还原烧制成瓷。这种技法的制作与烧成工艺是非常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相比较于载体为宣纸的国画泼墨和瓷器上的釉上新彩泼墨,釉下泼彩在对材质掌控性的难度更大。釉下泼彩山水首先要不断试验和熟悉原材料的性能,以及山水的构成,为创作作品服务。釉下泼彩的载体是泥坯,质地疏松,吸水性非常强,泼上去的水性色料瞬间即干,因此泼彩时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构思好作品的构图、控制住色料厚薄等创作过程,这就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长时间所积累的经验来支撑。
釉下泼彩山水是特别的,每一件釉下泼彩瓷器的诞生,都是大自然所赐予的礼物,即使创作者自己也再难复制。它以独一无二的材质美展现出来陶瓷艺术的万千姿态,给予了艺术家即使百折也不悔追求的勇气,使艺术家在创作探索过程中具有了以下几点创作体验:
一、具有科学家的毅力,勇于实践、百折不挠的精神,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克服工艺难题。
二、具有杂技演员的技巧,精湛的苦功技艺,在成百上千次重复相同的过程,和不同的过程中掌握工艺技巧,为创作作品积累经验。
三、具有哲学家的头脑,思维敏捷,通晓事物规律;在釉下泼彩山水来讲,除了要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外,还特别需要解决空间表现的能力,处理画面构成关系;要处理画面的纵深空间关系,不但要透过一定的真实客观的再现,掌握自然规律,而且还要领悟蕴藏在具象中的生命魅力及体察其中美的特质。在抽象形式中创造具象写实的造型、结构的合乎规律性美,从而把客观形象变成画面主观的形式,最后达到看以生活中存在,或不可能存在但合理的生活规律。
四、具有诗人的情感,情感真挚、丰富强烈;使釉下泼彩作品有诗一样的意境。在预先没有“胸有成竹”的构思,模糊、朦胧的思想下,非常自由,随意地泼洒青花料。当青花料流动自然形成肌理图像时,其潜在的审美意示唤醒诗人的想象力,不由自主的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某种情景,把没有意义的抽象肌理图像形成大气磅礴、青山巍峨、意境深远、清纯、亮丽的青花泼墨山水。
结语:现代陶艺强调对于综合材料的利用,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利用各材质的不同特性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来表达自己的个性、情感。可以说现代陶艺从创作的构思阶段到对本身材质与其他材质的具体操作,直至最后接受火的再创造过程,都是体现了创作主体本人的个性和情感。成功的陶瓷艺术作品是在艺术表现过程中熟练地、恰如其分地、创造性地运用陶瓷的语言,只有熟练地掌握和运用陶瓷的语言,才能在陶瓷语言上进行创新,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
(责任编辑:常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