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无论成败,都可借鉴——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侧记

2016-05-13 10:34:01 朱揭峰

哥儿仨(工笔画)  陈濯非

  4月26日,“青春心印——2016第三届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拉开帷幕,展出79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这些充满了青春活力,带有强烈时代符号的作品,可以说是对“70后”“80后”艺术群体的一次生动展示。

  近20年来,工笔画已成为中国发展最快、成效最大的传统国画科目,但也存在着普遍的困惑——艺术家过于着眼于表现肌理和技巧,缺乏真诚的情感。许多青年艺术家出身学院体系,有专业的理论学习和系统化的技巧训练,思维开阔,在技术环节完全有了与前辈画家竞争的能力,但是,真切的感受和对画面整体的把握,深刻传达现代人的精神,仍然是他们需要不断修炼的功课。毕竟,精神的传达同样需要精神的坚守。

  这或许是关山月美术馆想要齐聚这么多年轻艺术家的原因。青年艺术家,特别是当代的工笔画艺术家,他们既谙笔墨,也擅赋色写实。而对于“意境”的提炼,不但需要用勤劳浇灌天分,而且需要相互借鉴。中国绘画从来不以写实为终极目标,更多的是一种写意的艺术。这是与中国文化的基本特性与中国画的审美意识直接相关的。工笔画和写意画作为不同的中国传统绘画样式,都以追求“意境”为目的。正如一些理论家所说,中国画没有工笔和写意的截然划分,精致、费事、细腻、精谨的线性表现,气定神闲的赋色,只是工笔画的风格偏向。

  2014年以来,三届青年工笔画展的几百件作品,青年艺术家的活力彰显无余,各种方向的探索和思考并存,既有对传统的深耕细作,比如对传统花鸟、人物、山水的借鉴;也有中西嫁接对新图式的尝试,比如对色彩、题材的大胆突破;有的甚至扬弃工笔的形式感,追求意笔的磊落气韵——这些探索在收获有益的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丧失工笔画传统艺术精神的危险。尽管如此,对艺术的创新和探索,仍然是所有画家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变革与创新,一直是过去几十年中国画创作与舆论的核心话题。关山月美术馆将这些年轻艺术家的探索以专题展览的形式呈现,观众跟随着游丝的线条、绚烂的光影、戏剧的情节、会心的幽默,游走在当代人的复杂情绪之中——无论成败,都可借鉴,这正是这些年轻艺术家们的青春留痕。

  如今,这些青年艺术家正处于创作盛期,要从创作盛期过渡到创作成熟期,他们需要从各种艺术传统中吸纳营养,从彼此的作品中借鉴思考——这正是“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的意义。

(责任编辑:吕雪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