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专访影像艺术收藏先驱勒梅特夫妇:动人的影像让人意犹未尽

2016-05-16 08:39:50 卢杉

  “我们收藏这些影像作品的唯一理由是喜欢。我们不会用地域、主题或其他因素来判断影像作品的好坏。”5月4日,坐在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厅中,勒梅特夫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样描述,“当我的胃和我的大脑都在对我说‘这件作品我喜欢’时,我就会选择它。”

  这对法国夫妇收藏经历已超过四十年。他们自1970年代开始收藏蚀刻版画,1980年代收藏油画,1990年代收藏摄影,到1996年他们的兴趣开始转向影像艺术作品。现在拥有超过150件藏品的勒梅特夫妇,被权威的国际艺术收藏数据库“拉里名单”(Larry's List)列入影像和新媒体艺术收藏的前10名。

  “我们做收藏已经40多年,从最初的艺术品到现在的影像作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比如在1990年代我们购买了许多照片。” 伊莎贝尔·勒梅特表示其收藏路径追随着艺术家的创作轨迹,“1990年代我们所关注的很多艺术家转向影像领域进行艺术创造。而我们自己对电影也很感兴趣,就把收藏、兴趣和热情结合在了一起。”

  “乏味的影片三分钟也会嫌长,动人的影像两小时仍然让人意犹未尽。”除了收藏,勒梅特夫妇也热衷于赞助影像艺术创作。2007年伊莎贝尔·勒梅特与法国国立当代艺术工作室Le Fresnoy合作创立了“Studio Collector”视频奖项,让-康拉德·勒梅特则是伦敦泰特美术馆的赞助人,夫妇二人都是巴塞罗那“LOOP”视频艺术展览委员会的成员。

  这次他们带着23件不同主题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展出他们收藏的作品。参展的影像艺术家有杨福东、史蒂夫·麦奎因、多米尼克·冈萨雷斯-福斯特等。策展人将这次影展命名为《直播-Welcome to my life》。

  这对夫妇有超过三十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在伦敦二十年,四年西班牙,四年纽约。”让-康拉德·勒梅特认为“这些作品就像是我们的生活,每一个都与我们的生命连接在了一起。”

  现在勒梅特夫妇更偏向于收藏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我们一直在买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本次展出中,有一件来自中国艺术家杨福东的在2001年创造的作品《后房:嘿,天亮了》,时长13分钟。年轻的艺术家们在新媒介和新科技的带动下,尝试找寻新的审美趣味并进行创作。

  另外一件创作年代最久的作品《出埃及记》(Exodus,1992年/1997年)则是来自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的早期影片,这部1分5秒的短片最早由8mm胶片拍摄,后转为数字录像储存。

  这两者既是勒梅特夫妇早期收藏的作品,亦是这两位艺术家的影像作品被收藏的开端。“我们是第一个购买杨福东和史蒂夫影像作品的收藏者,早在15年前。当然那时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也比现在便宜得多。”勒梅特夫妇认为这也是他们被人称作影像艺术收藏先驱者的原因,“关注得早,也开始得早。”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