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石刻之祖:传世文物石鼓文欣赏

2016-05-24 16:35:59 未知

  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传世文物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说分第六》中说:“石鼓既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也。”

  石鼓在唐代贞观年间(627年至649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古名陈仓)凤翔县三畤塬,原物为状似鼓形的10通石头,高与直径均约60厘米,上细下粗,顶微圆,腹部微微鼓出,外呈碣状。每件石鼓上分别环刻四言韵诗一首,每诗十八、九句不等,每字约4公分,推算约有654字,诗的内容主要记述了秦国国君游猎等情况。因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将其文字称为“石鼓文”,后世遂沿用至今。

  石鼓发现后,经杜甫、韦应物、韩愈等写诗颂扬,逐渐为世人所知。然而,由于石上无具体年月,因此关于它的刻石年代,古往今来的学者聚讼不决。唐人认为系周宣王时期(前827年至前782年),宋人指出是秦惠文王后、秦始皇前(前310年至前247年),另有“汉代说”“北魏说”“北周说”等观点。近代以来的学者则通过出土文物,比照石鼓文字与其它文字的共同性,倾向于“秦代说”,普遍认为它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遗物,至于具体年代,则又有秦襄公、文公、宣公、穆公、灵公、献公诸说,而尤以“秦献公说”影响较大。

  石鼓文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煊赫的一组石刻,其刻石文字上承西周金文,与《虢季子白盘》《秦公簋》等青铜器铭文一脉相承,下启秦代小篆,是从金文向小篆发展、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尚未定型的一种过渡性书体,人称“小篆之祖”,历代书家对它推崇备至。石鼓文书法概而言之,笔画浑厚雄健,结体趋向方正,风格朴实雅逸,已然具有笔墨书写的神韵。其笔画,繁者紧凑,简者宽松;横竖折笔处圆中寓方,转折处竖画内收、下行时向下舒展,曲折自如,饱满圆润;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字势圆融,粗细均匀,端庄古雅。其结体,字型随字而异,促长伸短,匀称适中,间架整肃,布白宽舒,古茂雄秀,端正厚重。其章法布局,纵横成列,间距整齐,对称有致,均衡疏朗,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富于古朴雄浑之美。

  石鼓文在我国书法史上承前启后,唐宋以降,凡擅长篆书的书法家无不崇尚石鼓文书体,顶礼膜拜,奉为正宗。著名篆书家吴昌硕、邓散木等,皆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风格,其影响至今仍未衰退。吴昌硕还把石鼓文圆劲笔法,运用于书画篆刻中,用刀多参以石鼓文及汉砖瓦壁,追求浑朴高古、斑驳苍茫的金石意趣,且对印的边角和白文的留红处,施以敲击,使其产生苍劲浑厚的效果,艺术风格独特,终成一代大师。

  石鼓文传世的拓本较多,目前可见最早、最精、字数最多的拓本,是明末江苏无锡收藏家安国珍藏的“先锋本”(又称前茅本)“中权本”“后劲本”三种北宋拓本,基本保留了石鼓文的原貌。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程立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