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胡章权:投射——关于人、城市和社会的场域与心域之艺术思考

2016-05-26 15:42:23 未知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老子《道德经》

  “有一批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洞穴有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人们的脖子和脚被锁住不能环顾,只能面向洞壁。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和囚徒之间有一些人拿着器物走动、火光将器物变动不居的影像投在囚徒前面的洞壁上。囚徒不能回头,不知道影像的原因,以为这些影子是“实在”,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并习 惯了这种生活。当某一囚徒偶然挣脱枷锁回头看火时,发现以前所见是影像而非实物;当他继续努力,走出洞口时,眼睛受阳光刺激致使他什么也看不见,只是一片虚无。他不得不回到洞内,但也追悔莫及, 他恨自己看清了一切,因为这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痛苦”。

  ---- 柏拉图《理想国》

第15 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共享|再生"平行展“投射:关于人、城市和社会的场域与心域之艺术思考” VR+艺术单元海报

  ·场域与心域

  场域现实,是由社会成员按照特定的逻辑及要求来共同建设的,是社会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场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个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建立的多维领域,或人、或物、或自然。场域是没有边界的、任何时候都是交互的、扩展的、丰富的,在场域内的参与者,很难说清楚场域边界如何?属性如何?但我们如果从属于某个场域,就会知道该怎么做。

  心理现实,我们在适应纷纭繁复、变化多端而又永不雷同的各种场域来说,其理解场域的能力、适应场域的能力、控制场域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在我们的心理、生物机能的发射以及情感机能的折射,来决定我们如何与场域进行对抗和融合, 场域现实成为心理现实的源泉,反之心理现实是场域现实的反映。我们所感知的现实对个体来说被称作心理现实,是被心理加工后的“场域现实”,其实就是个体的经验现实。

朗雪波《体积》 VR交互 2016年

朗雪波《体积》 VR交互 2016年

朗雪波《体积》(草图) VR交互 2016年

  ·未知与未来

  科技的进步、城市化的发展、社会的前进,文化的渗透⋯⋯, 使场域与心域之间的对抗性日趋激烈,相互距离越趋遥远。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1930 年—2002 年,法国)曾说:“场域是充满力量的,个体在场域中展开竞争,每一个场域中都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而任何统治都隐含着对抗。”场域性质及边界的确定,时刻充满着不同力量、不同个体、不同组织、不同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对抗,形成多样的、复杂的场域现实及心理现实,两者间的交互与交替,分化出多样的社会形态及文化从属。

  内在与外在、务实与务虚、动态与静态、主体与客体⋯⋯, 二维与多维是二元思维模式下的历史概念和逻辑。本展览希望在古人智慧的启蒙下,借助 VR 现代科技与媒介,以人、城市和社会为解读载体,将“投射”作为展览主题,尝试突破传统二元思维的“束缚”,探寻未来思维模式的新维度、新逻辑,考量学术与艺术、常识与知识、 时间与空间等朴素概念创新的心态、情态和状态,思考场域现实与心 理现实之间的关系。

  “投射”,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 年—1939 年,奥地利)于 1894 年提此概念,用以分析和了解“说者的内心世界”。精神分析学者认为投射是个体自我对抗超我时,为减除内心罪恶感所使用的一种防卫方式。所谓“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 到别人身上、“投射”到场域载体。投射的作用,个体可依据其需要、 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和环境的一种与互动现象。在面对未知的未来,在新思维的启蒙下、在新科技的作用下,我和艺术家们想借助本次艺术活动,启迪大家将如何理解、如何应对、 如何适应人类不断“灵妙化”进步的旅程。

王跖、刘言韬、周戭《移情的旅程》VR交互 2016年

王跖、刘言韬、周戭《移情的旅程》VR交互 2016年

费俊、李心路《记忆的时空扭曲-城市博物馆》VR交互  2016年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