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访】李易纹:“感知”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2016-05-27 08:37:14 潘慧敏

 

艺术家李易纹

  导言:结体,亦称“结字”书法术语,主要指汉字书写的间架结构、点划安排、形势布置;兼指书写时的轻重缓急、墨色浓淡等变化法则。近日,艺术家李易纹在香港狮语画廊举办的个展新作展,以“结体”一词打开了他的通感与移情,让他联想到绘画的各要素:构成、空间、色彩、笔触、肌理等在绘画内部的相互共生关系,而这些要素共同激发了观者的感知系统,可以带给人诸如“感动、悲伤、喜悦、压抑”等一系列无法量化的心理反应,“感知”是一种奇妙的体验,让李易纹相信:“艺术发生于语言未及之处”。

李易纹 《不明物》 布面丙烯 180X120cm  2015年

李易纹  《井》 布面丙烯 180X120cm  2015年

“结体”李易纹个展现场

  雅昌艺术网可否请您先谈谈这次香港个展的主题“结体”?

  李易纹:结体,也称“结字”,书法术语,主要指汉字书写的间架结构、点划安排、形势布置;兼指书写时的轻重缓急、墨色浓淡等变化法则。

  我想“结体”包含的意思不单单是一种研习书法时的技术要素,更是一种作者的性情、气质、素养等综合感受力的体现。比如说米芾的结字肆意挺拔;赵孟頫的飘逸灵秀等等。

  我在这里借用“结体”的概念并不想深究其在中国书论、画论中的本意,只是看到“结体”一词时打开了我的通感与移情,或许是一种误解,但它让我联想到绘画的各个要素:构成、空间、色彩、笔触、肌理等等在绘画内部的相互共生关系,而这些要素共同激发了观者的感知系统,可以带给人诸如“感动、悲伤、喜悦、压抑”等一系列无法量化的心理反应,“感知”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它让我相信:“艺术发生于语言未及之处”...

李易纹  《闪电》布面丙烯  100cmX80cm  2013年旧画 2015年改

李易纹  《无序结构Ⅱ》Ⅱ 布面丙烯 直径150cm 圆形2015年

“结体”李易纹个展现场

  雅昌艺术网:您的创作运用的是西方绘画技法,而这次主题却结合了中国传统书法中的观念,为什么会做这样的结合?

  李易纹:刚才谈到我只是借用了“结体”这个和书法有关的词语,也说了我对“结体”概念的借用或许是一种误解,并不是我要结合中国传统什么的,而是这个词语本身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这个“结体”的概念在我脑子里会放大、转移用在不同的领域里,它可以让我产生多种多样的想象,比如我可以拿书法理论里的一个词来说绘画领域里的一些事儿。

  我觉得作为一个21世纪的艺术创作者,在全球化如此日益突显的今天,“西方绘画技法”这种分类或说法显得太过狭隘。无论东方西方,我觉得任何一种技法、材料、形式、乃至艺术自身的历史都应该被作为一种资源无障碍的调度、使用。所谓“绘画的本体”、“艺术的本体”这个概念的内容和外延也一直在扩展,材料技法什么的实在是不值一提,而我想重新提及的是“感知”这个词。

李易纹《笔触练习2015-8》布面丙烯 20X20cm

李易纹《笔触练习2015-12》布面丙烯直径  70X120cm 2015年

  雅昌艺术网:近期的系列作品与之前的相比您早年的作品中会出现一些人物,为何近期的画面中去人物化了?

  李易纹:对,早期作品会有些人物出现在画面里,但是都占据画面的比重很小,有点类似中国山水画的人物点景。这种人物点景在山水画里虽然占的幅面很小但大多都是一幅画的点睛之处,因为我现在绘画的内容变了,“风景”画的越来越少,点景人物也就不需要了。

  雅昌艺术网:早前您的绘画以调侃意味为主,而近期却注重绘画语言,这样的创作方式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慢慢转变的?

  李易纹:所谓调侃多来源于画面甚至是题目所带来的叙事性或隐喻性,而叙事性让绘画很容易变成文学故事的脚本,以前的作品还是有些叙事性和隐喻性,但我越来越发现自己现在的兴趣不在叙事上,而在笔触、色彩、肌理、这些细节上,还有某一个单纯的“物”或者“词”所凝结的个人感情与想象上。比如我会对一些词产生莫名的兴趣,比如来源于古典戏剧四幕剧的“四幕”;比如自己的爱好台球里因为球相互撞击摩擦所产生的“齿轮效应”;物理学里的“自旋”“扰动”等等这些词都会引发我强烈的兴趣,我会一直在心里反复的想这些词带给我的感受,然后找到合适的绘画的对象能够承载、表达我对这些词语的想象或者说误解。

  之所以强调是“误解”是因为一个艺术家即使读了几本哲学、文学、甚至社会学、物理学的图书和论著也不见得会完全理解里面真正的含义,但艺术家的可贵在于他的具有穿透性的感受力,有时来源于误解的想象力也许就是一种创造。

  雅昌艺术网:您日常会比较关注哪些事物?都将其作为创作观念的思考并转换到您的画面中吗?

  李易纹:我的兴趣比较多,关注的事情也挺杂的,时事政治、历史轶事,从美国大选到黑桥大火;从IS恐暴、欧洲难民到艺术区工作室拆迁,也比较关注生活带来的乐趣:抽烟(烟斗、雪茄)、喝酒(威士忌、白兰地)都喜欢追究一下它们的历史,可能最多的时间花在读读没用的书,打打台球,和三两好友相聚胡扯。

  我关注的事物虽然不会直接用在创作中去,但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会内化成为这个人本身的气质,最终会影响个人作品的面貌和气息。但我又不太认同什么“画如其人"一类的说法,比如以卡通为表现手法的艺术家穿衣打扮甚至说话必须要把自己弄得“卡哇依”;作品苦涩稚拙的艺术家自己的外型非得刻意要搞的苦大仇深、不修边幅,以此来表明自己平时思考的很用力。这其中有多少是刻意为之不得而知,我反而更喜欢艺术家的作品和本人看起来有差异的,因为每个人的思想世界和表露出来的言语穿着不一致也许才有意思,才更复杂真实,一种被打造出来的标签化的“个人”反而显得简单、苍白。

  雅昌艺术网:而关注的事物又是物体最基本的构架,是否与本次展览主题有关?

  李易纹:这个真的谈不上和这次展览有什么关系,我画的内容都是生活里能见到身边的“物”,大多是先有日常阅读的某个“词”印记在我脑子里,生活中看到某物能让我联想到记忆深刻的这个“词”,或者是某物让我想起艺术史里的某种图像,这样的“物”会特别的吸引我。

李易纹《笔触练习2016-1》布面丙烯直径  100X100cm  2015年

“结体”李易纹个展现场

  雅昌艺术网:您有一段时期的作品里,似乎都隐约可见这种负能量,当时为什么想要表现这些?

  李易纹: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内心深处充满负能量的人,对很多事情比较悲观,总是警惕着身边的所有确定的说法和自己确定的想法,但又不会特别的表现在外,当然在作品中会不经意的流露。我尽量的隐藏自己悲观、消极的一面,让自己看起来笑容可掬阳光灿烂。

  雅昌艺术网:您从小的叛逆是否成就了今天自己走艺术创作这条路?

  李易纹: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是叛逆的,但是“自我”是否足够强大足以支撑自己的坚持和选择,这个决定了每个人自己的道路,无论是不是从事艺术这个行业。从事艺术的过程当然更要习惯于承受“失败”带给自己的痛苦和挫折。

  雅昌艺术网:您平常喜欢看哪些类型的书,在这些书给您的创作带来哪些启发?

  李易纹:我属于那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类型,看的书也特别杂,小时候爱看武侠小说和科幻小说,后来看的最多的还是画册、艺术理论、乱七八糟的书都偶尔翻翻。因为从小学中国画的原因,书法、篆刻、国画的书看的比较多,历代名家印谱画集、历史研究、科学杂志、诗集、政治轶事还有通俗点的经济类文章等等。最近在看白谦慎写的《与古为徒与娟娟发屋》和《傅山的世界》,也推荐给大家。

  我比较爱买书,一般都是先看前言后序和目录,然后虎头蛇尾的读个几段就束之高阁,总想着某天就会用到其中的一本再来详读,所以我提到的“误解”也会时常发生,我也觉的挺好的,因为这样也让自己对任何一种学说保持警惕。

  雅昌艺术网:您的创作有怎样的一条脉络或是线索,请您最后总结一下,未来的创作会有哪些新的想法和计划?

  李易纹:自己创作的脉络或是线索最是自己难说清楚的,能三言两语说个明白的必定简单苍白索然无味。有时候做作品真的是一点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推进而逐渐显露出来某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也许才是艺术最有魅力的所在。所以对自己和外界都保持警惕也是一种艰难的过程。

  我对未来的创作不作规划、不做预设、没有计划。计划总是滞后的,有时创作里的一点偶然会改变许多原来的想法,不断的追逐偶然才能摆脱惯性的想法。但我对“创新”一词也一直保持怀疑和警惕,因为“新”被谈论了太多,就像“观念”一词被现下讨论了太多,而“旧”里也许更有值得探究的奇妙。

(责任编辑:潘慧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