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非遗”传承中的种种乱象
2016-05-27 09:04:44 杨青
“非遗”现在成了一块闪亮的招牌,人人趋之若鹜。那些曾经被冷落、被封存甚至被遗忘的老手艺、老传统,借助“非遗”的招牌重见光明,再获生机。但眼下各地的非遗中也存在不少“乱象”。
“泰州第一刻图”宋金荣在今年的姜堰地区的“非遗”申请中败下阵来,拦住他的第一道门坎是一摞表格。宋师傅一向凭手艺吃饭,申请“非遗”却要他换个把式,拿起笔来舞文弄墨、填表格写文字,这让他犯了愁。他觉得手艺人可以现场公开比手艺,对“非遗”传人来说,考手艺才最公平。
申报项目,从填表格开始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做法,各种各样的评选申报,首先面对的就是一摞表格,人人习以为常。但是对待申请“非遗”的传承人,照搬这样的做法,不仅机械老套,而且不切实际。一些少数民族的“非遗”传承人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讲,更不用说写字填表了。这样程序化的申报方法,容易把一些优秀的手艺人拒之门外。
“非遗”传承人除了申请门槛太高,还存在审批手续繁琐、过程不透明,甚至有一些名不副实。一些地方的“非遗”申请中仍然存在着论资排辈的情况,有些入选的“非遗”传承人并不能代表行业手艺的最高水准,只显示个人的人际关系和综合活动能力。
为了公平起见,对“非遗”传承人应该制定独特的考评办法,这样才能保证入选的“非遗”传承人名副其实,可以把独门手艺真正传承下去。
其次是不少“非遗”传承大师无徒可教,后继乏力。
仍以雕版为例,宋师傅17岁学艺,20多年的努力,到现在他仍觉得艺无止境,下一块版会比上一块刻得更好。事实上不少“非遗”绝技是需要长时间付出的手艺活儿,学会不容易,学好更难,没有十几年坐冷板凳的耐心根本无从谈起。宋师傅手下也带了几个徒弟,他虽然不是“非遗”传人,带徒弟的吃力也让他连喊吃不消。以前徒弟学艺是从给师傅打工开始的,收很少的薪水,现在几乎从入行的第一天起,师傅就得给徒弟开工资,师傅的压力就变得很大。
一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虽然名头听上去响亮,但在市场发掘上还很有限,勉强维持温饱,带徒弟就难以为继了。更何况年轻人因为收入低、前景低迷,根本不愿入行,或者半途而废,导致有的“非遗”传人根本招不到弟子。
“非遗”乱象中最让人担心的就是竭泽而渔。现在“非遗”产品价格一般较高,因为大多是手工制作,产量小、出品慢。趋利而来的商人打着“非遗”的旗号,买一两种“非遗”产品撑门面、做招牌,背后却用机器量产的东西滥竽充数。长此以往,损坏的不仅是“非遗”的名头,还搅浑了整个行业的水,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很多“非遗”传人主动承担起保护和抢救的重任。像绛州木版画传承人吴百锁,以一己之力,积几十年之功搜罗了近1000块木版,近1000张图谱,保存并传承了绛州木版画的历史。平定砂器冠窑的传承人张宏亮拼了四五年的时间,完成荷兰人一份“不讲理”的订单,为平定砂器打出一片天。资金、人力、财力,是不同行业的“非遗”产业面临的同样难题。
“非遗”并不是灵丹妙药,有的“非遗”项目市场接纳度高,顺风顺水。有的虽有“非遗”加身,仍是举步维艰,需要政策、资金、技术传承、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的支持。“非遗”保护目前是国家大政,随时检视政策中的漏洞,警惕丛生的“乱象”,及时纠偏,别让歪嘴和尚念错经,误入歧途。
(责任编辑:顾盼)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