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赵奇:由工作室的教学所想到的

2016-05-30 15:25:46 赵奇

鲁迅美术学院水墨人物画工作室教学现场

  我在鲁迅美术学院主持中国人物画工作室,已19年了。最近有人告诉我,法国最后教授绘画的教室几年前关闭了——我不知道这消息是否可靠,但是我很关心。因为在我的认识里,绘画得需要学习,我们的工作室,就是教授绘画的。不得不说,我把这个工作看得很重要,几乎近于神圣;而且,尽管工作室名为“中国人物画工作室”,有些观念还是源于西方,它们的风吹草动也影响着我。

  我把还没有调查过的事情放在这篇文章的前头,因为这种说法是普遍的,已经不仅是法国美术学院遇到的情况了。那么,我们靠什么支撑了这么长时间?显然答案是绘画的主张。应该说,一直以来,我们对绘画的态度一点也没有改变过。我必须得强调,绘画的写实观念,绝不是有人说的那样已经过时。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我们学生的作品,就会明白。绘画上的写实,其实是一种认识,只要头脑不僵化,每个人的生活实际反映在画面上,就是生机!事实上,学生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的,在教学上,由他们带来的问题,昨天和今天是不一样的。

  我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简单一点说就是写生,这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十分艰难的事情。看看当前的一些展览和绘画讨论,写生好像是使用最多的一个词。可是,如果进一步分析画面,就会很容易发现,写生不过是大家办事的一个由头、一种说法罢了。比如下乡画的写生,即使是风景,哪里有对象在?在教室里画模特,模特像教具一样地摆设着。对此有些人的观点是:我们要尊重对象,还要有画家的发挥——怎么发挥呢?概念的、主观的、先入为主的东西滚滚而来,画面上的感受都是预先的设计。这一切其实就是在中国画笔墨口号下的制造。

  我们强调写生,在教学上的一句话是“把自己放下”。放下自己就是倾听,像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他在花园里挖掉自己的双眼,排除凝思的障碍,使自己进入到更为本质的世界。我们所以反对背熟的笔墨,反对套路式的表演技巧,就是想使作品成为具体的东西。不用习惯的眼睛看问题,我们相信绘画之中所存在的神秘,倾听了,也就是获得。

  这么些年来,我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与媚俗的抗争。各种思潮不断地冲击着学校,艺术已被消解了,于是有人宣传的“大象”和“小猪”都会画画!还有那个万能的马云,他画的那种东西,也能拍出天价——我所以说他“万能”,是说他的危害,他怎么能懂得绘画呢?绘画在他那里是没有尊严的。我重复我的观点,绘画必须经过学习,这是形象和美感的教育。“大象”、“小猪”和马云,评论他们画得怎样,他们的艺术走到了哪步,那是有标准的,怎么可以势力来断定?

  末了我还要说几句。绘画生活今天真的成了贵族,我不是说它高高在上,我是说它的特殊还有它的难得。要想获得这种享受,一定要慢慢来。谦虚一点,谨慎一点,不要把绘画说得痛苦和遥不可及,我不喜欢说坚持那样的话。实际上,我常常左顾右盼,我知道这是人性的弱点,我常被它打败,何况那些年轻的学生们。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