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纪念
2016-05-30 17:57:49 祝如
5月25日凌晨,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杨绛先生仙逝。这位被钱钟书评价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百岁老人,虽然在另一个世界与她的丈夫和孩子团聚了,却以自己独特的魅力不断影响着后人。作为一代知识分子,他们给当代中国留下了值得深思的命题。杨绛先生晚年坚持练习书法,一时传为奇迹,记得杨先生104岁生日时媒体报道,仍然思路清晰,并坚持练习书法。杨绛的书法笔力温婉,文风朴实,她自谦地形容自己的书法“笔笔呆滞,横平竖直”,其实这正是杨绛阅尽沧桑、复归平淡后的人生写照。
杨绛先生的去世,带走的是一个时代的记忆。20世纪的中国文化名人虽然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的品格和精神,他们留下来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依然在不断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5月2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开放预展,展出鲁迅、茅盾、巴金、曹禺、钱钟书、冰心、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梅兰芳、林徽因、梁思成等35位文学、美术、音乐、戏曲、建筑等不同领域的名人蜡像,这些蜡像被放置在19个不同的经典场景中,令观众真切感受到大师们的风采。在这个展览上,观众虽然可以近距离接触久仰的名人,但不可触摸,如果真心仰慕,不妨感受他们的作品。
前不久,有关唐陵石刻遭“洗澡”的传闻,引发了网友的极大关注,更有记者前往实地调查。本周媒体调查显示,唐陵石刻虽然未遭“洗澡”,但是保存现状依然堪忧,这其中不仅有人为的偷盗与破坏,也有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实一直以来,如何提高文保工作水平始终是不容忽视的话题。唐代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而唐献陵的石虎、石犀,顺陵的走狮、天鹿,乾陵的蹲狮、翼马等,又是唐代石刻作品中古典雕刻的典范,是中国陵墓石刻的一个高峰,需要后人好好保护。虽因网络误传而起,若后续的追踪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文物保护的重视,那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文物保护,不仅是相关单位的职责,也需要普罗大众的关注和参与,更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支撑。5月21日,故宫博物院与西北大学联合在西安成立“故宫学院”,该学院将致力于文博专业人才培养、先进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传播和高水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与成果交流。据了解,此前故宫博物院分别在苏州、景德镇合作成立了“故宫学院”。我国的文博机构众多,文物艺术品更是难以计数,收藏与保护工作是重中之重。期待文博机构与教育机构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等人才。
在时间的长河中,生命如此短暂,而正是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前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可贵的文化遗产。不断改善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收藏与保护、展示与研究,充实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责任编辑:吕雪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