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主要的装饰技法以及特征
2016-06-01 09:33:11 未知
瓷器的装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产重要的鉴定内容。有的装饰仅见于某一朝代的画面上,如早期青瓷上常见的带状印纹贴铺首或佛像纹样,为西晋时独有。而隋代青瓷上则多用朵花、草叶、条纹母体的单独纹样的均衡式带状或图形图案或构图的模印装饰。有的纹饰则几个朝代延袭使用,成为传统纹饰,但又各具时代特征。如莲瓣纹,南朝时多以双划线表现,瓣身瘦长;唐五代时莲瓣头尖削;元代的则宽博。所以,瓷器的装饰是瓷器鉴定时,断代和辨伪的有力依据。
瓷器主要的装饰技法
印花 用刻有装饰花纹的印模,在坯体尚未干透时模印于坯体之上的一种装饰技法。春秋战国时印纹硬陶即已广泛采用,此后,成为我国瓷器装饰的传统技法之一。宋代定窑的印花瓷最具代表性。
剔花 在划出花纹的瓷坯上,将花纹以外部分剔除的一种装饰技法。其特点是花纹凸起,具立体感。剔花始于宋代北方磁州窑系,以褐地白花最具特色。金元时山西地区瓷窑亦盛行,黑釉剔花更是别具一格。
开光 指在器物显著部位,勾勒出长、方、圆、菱形、云头、花瓣等形状的栏框,其内再绘花绘、图案,有突出主题的作用。因这种方法有如屋内开窗见光,故名开光。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上普遍使用。明清时瓷器上的开光装饰更加丰富多彩。
描金 以金彩描开瓷器上再烧成的一种装饰技法。宋定窑的白釉描金和黑釉描金均有器物传世。文献有宋定窑“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的记载。此后,辽、金、元、明、清瓷器上描金彩绘时有所见。
划花 指在瓷坯上用利器划出线条纹样的一种装饰技法。宋代较盛行,图案有花卉、人物、禽鸟、龙凤等。
刻花 用刀具在瓷坯上刻出装饰花纹的技法。特点是用力较大、线条较划花深而宽。以宋代北方耀州窑刻花器物最有名。
镂空 指在器坯上透雕花纹的一种装饰技法。清乾隆时镂空工艺达于顶峰。有镂空转心瓶、镂空套瓶等,皆为精妙之作。
贴花 采用模印或捏塑等方法,以胎泥制成各种花纹图案,然后贴于坯体上的一种装饰技法。唐代长沙窑的青釉褐斑贴花器物,以及河南矾县窑唐三彩贴花装饰均名噪一时。
剪纸贴花 运用传统的剪纸艺术,将剪纸花样移植到瓷器上一种装饰技法。宋代江西吉州窑独创。如在黑釉茶盏器内,饰以梅花、木叶、鸾凤、蛱蝶等花样,剪纸效果显著,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装饰特征
瓷器的装饰技法是指装饰所运用的工艺和技术。装饰特征则是指因运用不同的装饰技法而在瓷器的装饰特征,也是鉴定瓷器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
紫口铁足 南宋官窑、传世哥窑及宋代龙泉窑个别品种。因为胎骨含铁量较高,在还原气氛中焙烧时,器口釉汁下流,釉层薄处胎色微露便呈紫色,足部露胎部分呈现铁黑色,即所谓的“紫口铁足”。
金丝铁线 传世哥窑瓷器,由于烧制时胎釉膨胀系数不同,形成釉面开片,大纹片呈现黑色,小纹片呈金黄色,一黑一黄,即所谓“金丝铁线”。
开片 又称“冰裂纹”。系因瓷器装烧时胎釉膨胀系数不同所致。
出筋 南宋时龙泉窑的青瓷,制作时某些部位作条状凸起,施釉时刻处的釉层极薄,颜色因而浅淡,形成对比,此即“出筋”。
蚯蚓走泥纹 瓷坯施釉后晾坯时,釉层产生裂痕,焙烧时釉汁流动使裂痕弥合,产生如蚯蚓走泥蠕动后遗留的痕迹,故名。为南宋河南禹县钧窑瓷器独有的装饰特征。
蟹爪纹 宋代汝窑青瓷独有的装饰特征。釉片纹犹如蟹爪,故名。
泪痕 瓷器施釉时,因釉厚而下垂形成似落泪后留下的痕迹。宋定窑白瓷釉面特征之一。
(责任编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