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讲堂2961期】李明:晚清绘画的一个侧面

2016-06-02 07:34:50 刘宇雁

【相关连接】

【雅昌讲堂】李明:晚清绘画的一个侧面

【雅昌讲堂】李维琨:上博馆藏的悲庵画

【雅昌讲堂】刘芳如:吴赵二家的风格传续

【雅昌讲堂】孙慰祖:吴让之自存印稿及其篆刻品评观

【雅昌讲堂】陈茗屋:四知堂藏《吴让之印存》

【雅昌讲堂】韩天衡:吴让之暮年的几方遗印

【雅昌讲堂】秦瑞:篆书与篆刻的课程报告

【雅昌讲堂】单国强:赵之谦信札反映的个性和处世态度

主讲人介绍:

李明:男,汉族,1972年生,中共党员,199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获博士学位。20112014年,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方向为宋元明清绘画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出版学术专著两本,在《美术研究》、《美术》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李明:四川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导语:

1029下午,《吴赵风流——吴讓之、赵之谦书画印学术研讨会》讲座于澳门艺术博物馆成功举办,演讲人之一的四川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李明先生,全面地解析了晚清绘画中尚未被关注的一个侧面。


主题:《暗流涌动:晚清绘画的一个侧面——从黄宾虹眼中的赵之谦和吴熙载谈起》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

吴熙载和赵之谦是晚清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在书画艺术上面的成就早已为世人所关注,黄宾虹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与傅雷书中就表达了一个观点就是“明人枯硬,清代软弱,惟启祯至顺治有好手,康熙、雍、乾即退逊,而咸同之间,金石学盛,知究笔发,赵之谦、吴讓之辈皆有笔墨。”他就提到了赵之谦和吴熙载。

如果熟悉黄宾虹的绘画主张就知道他是关于道咸画是中兴说的重要表述之一,但是他表述很多了,这是其中的一个。在黄宾虹眼中赵之谦和吴熙载是画学中兴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关于道咸画学中兴我有一个小的研究,核心的观点是有两点:一是画学中兴主要是指的山水画兼及人物花鸟;其二就是所谓的黄宾虹所重视的“笔墨”并非是简单的“有笔有墨”,而是特指“湿浓黑”三墨与“碑学用笔”的结合。但是这个是以前的研究,它是有问题,就是说他不是很全面。这是一部分,因为道咸画和中兴的意含是非常丰富的。我这些年就要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黄宾虹为什么会在众多的画家之中偏偏关注到这群画家,这群画家在传统的艺术史里面,又不是所谓画的好的这批人,黄宾虹他这么大一个艺术家,他这个独特的眼光是怎么来的。所以说我想的话,如果对赵之谦和吴熙载的艺术进行考察,可能会对黄宾虹的动机会有更多的了解。


第二部分:赵之谦和吴熙载的绘画

我们主要是考察,因为是山水画主要是指的山水画先考察山水。赵之谦的山水画是从吴镇起步的,他的《摹梅道人山水》,这是最早的之一,27岁。这是九年之后的一张画《黄鹤山樵本》,可见赵之谦的山水主要是以学习元人。


吴熙载他画花鸟多,山水很少见,这个是我在一个拍卖会上的找到了一张作品。其实水槽画也可以说是,山水也可以说是近似于花鸟反正说不清楚,但是他可能更接近山水一点。他写了是“此写十三峰草堂大意”,就是张赐宁,是学清代的一个画家张赐宁的。


这是他们两个的山水画,赵之谦取法元人,吴熙载师承张赐宁。好像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奇怪的,但赵之谦和吴熙载就是黄宾虹所提及众多道贤画家中的两位。如果我们把考察的范围扩大,或许能够把问题看得更清楚一点。

第三部分:其他“道咸画家”的艺术

黄宾虹提到道咸画学中兴是他晚年的一个重要思想,在不同的信札、文集里面反复提,他提的人很多、次数也不一样。当然一些画家里面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有的是反复提、有的是偶尔提。我做了一个统计,除了赵之谦和吴熙载之外,提的最多的是包世臣,第二是翁同龢,然后是张度、吴荣光、何绍基等等,但有的提的次数比较少了,这个我认为反映了黄宾虹的一个想法,有的画家很重要,有的画家只是一个次要的人物,我们这个考察就按照黄宾虹的这个重要性来进行。

包世臣也画画,他自己在他的文集里面写,他是学画是学张思林的,是学习他的笔法“一丘一壑,聊以自娱”。我们现在能够看到他的一张扇面,这张是金丹老师在她的,《包世臣研究》里面用过的一个扇面,我把它拿过来了,大家可以看到他是一个这个面貌。


翁同龢,师法比较广泛,他既学过丁南羽的云龙,也师法过梅清,但是其实他最喜欢的是“四王”的作品。这是他的一首诗,题的一首诗“我本东南人”,他就说是“国初推画宗,娄东有三王。吾虞耕烟客,秀起称雁行。耕烟与麓台,同时相廻翔。”,“我重麓台笔”、“亦颇爱耕烟”这是他最喜欢的。他最关注的还是“四王”的绘画,可能跟他出生有关系。我们看他的作品,这是他的一张作品。他是摹陆台的山水的一个册页。


再看何绍基,他绘画很少了。但是说他善画,学的是谁呢。学的恽南田“嘗作画一副 无远山”这是他的作品,这个作品是在湖南美术馆藏的。根据钱松老师的研究应该是学的是倪瓒的一张《古木竹石图》。


刚才我们所看到这些道咸画家,肯定我的观察只是他们作品的一部分,文献记载是有限的。我看到的画也是有限的,但是我觉得也能反映出一个概貌,就是我们下一个问题对道咸画家,艺术的考察究竟能够透露出一个什么样的讯息呢?黄宾虹为什么会关注到这样一群人,小画家、不著名,黄宾虹看着他们什么呢?

第四部分:“正脉”与“外道”

中国绘画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之中,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一般来说自晚明开始画家所追求的,已不再是再现造化的自然美。董其昌就认为师法“以蹊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绝不如画。”也就是说从晚明开始画家,所追求的就不是再现自然,而是画史上的一种味道或者是一种风格。我就是想,我们通过,因为这是清代绘画的特征,我们就看刚才那些道咸画家,他们都学习什么人、他们都仿什么人来给我们提供一个脉络,但他们仿的人都很多了,自金代开始有一些就被划为同道或者是审美类似的画家都归为一类,如同“董巨”“李郭”“元四家”“文沈”“清初六家”“四僧”等都归为一类。因为他们风格比较接近或者审美比较类似,这样的话我就按照这个思路对刚才我们所关注的这些画家的风格的取法做了一个统计。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说学习所谓的四王和吴恽的和元人的很多。因为元人山水画得很好是中国绘画史的高峰,我觉得后人都学元人这个并不奇怪。有意思的是学习“四王”和正统派居然很高,跟元人不相上下。所以说我的一个初步的结论是什么呢?初步的一个结论就是“四王吴恽”是“道咸画家”最为重要的艺术渊源之一,学四王的很多,不是全部,但是他站得比重很高是很大一个部分,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部分。清代的绘画虽然流派分层,但是按照当下的学术认识。大体可以分为正统派和非正统派两大体系。“道咸画家”与“四王吴恽”的这种密切的联系其实实质上就是与正统派的关系。

第五部分:结论

我在我的博士论文得出来这个结论“湿浓黑”三墨与“碑学用笔”的结合,只是“道咸”艺术中“笔墨”层次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艺术渊源上主要取法“四王吴恽”,所以黄宾虹所谓的“道咸画学的中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其实就是“正统派”在吸收金石学成果后的中兴。对于晚清绘画学界较为关注的是,从扬州到海派的这条线索,也就是“非正统派”的蓬勃发展,而通过对吴熙载和赵之谦的艺术绘画,以及其他“道咸画家”艺术的考察,可以发现,就在此时“正统派”也通过吸收金石学的资源,进行着自我革新。虽然这种革新在当时只是一种暗流涌动,却为数十年后黄宾虹艺术高峰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邓嘉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