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众学者齐聚暨大探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2016-06-02 09:30:51 朱蓉婷

  5月26日,由暨南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等主办,为期两天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生成学术研讨会”在暨南大学校友楼举办。来自各个高校、研究院,共计43名学者与会。

  研讨会开始之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洪子诚与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子平分别作了发言。温儒敏教授以“当前社会的文学生活”为题,指出当前的文学研究缺少活力,“我们应该将普通读者纳入文学研究的范畴,更多地关注普通群众的文化生活与消费,不再是针对文学流派进行研究,更要结合社会学的调查方法,才能更好地研究当代文学。”

  为当代文学批评现状把脉

  “在百年的历史流变中,文学的文明深度,鲜有伟大的建树;近年来更是罕见公开的文学批判运动,这是当代文学史的失语。”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郭小东教授感慨道,新文学发展至今已有百年,虽经历若干历史阶段及思潮的颠沛、反正,但其文学思维,总在新旧古今、东方西方、左旁右证的格局中沉浮,不得要领。

  谈起当代文学批评现状,黄子平教授回忆起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现象,“我经常需要问别人有什么好的当代小说推荐,结果别人告诉我,现在早就不读小说了。”他说,如果是三十年前有人让他推荐好小说,他可以滔滔不绝列一个很长的单子。“批评总是同时代人的批评,”作为当代文学同时代读者,黄子平教授指出这一群体存在的问题:“我们正在失去对同时代人的文学敏感。”

  文学史一直在被不断地重写

  既然文学史的写作存在着诸多问题,那么为什么还要不断推倒重来?来自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的李俏梅教授认为,文学史其实一直就在不断地重写之中,因为与文学史写作密切相关的两个观念,“文学”与“文学史”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与此同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杨匡汉教授提出了从“分”走向“合”的文学史叙述方式,从空间、时限、群体(作家群)、作品(包括文献、经典)四个参数来构建文学史。

  “文学史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文本的研究,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进行事实研究,做社会调查进行研究。”温儒敏教授表示。这一方式和洪子诚教授在《当代文学史教学及其他》一文中所强调的“要考察对象产生的语境(即它是从什么样的土壤里长出来的),以及它的内部逻辑”所传达的方向是一致的。基于这一点,洪子诚所著《中国当代文学史》侧重从文学的社会学角度展开论述,更多地注意文学变迁与社会生活之间各因素的关联,将文学的“内部”与“外部”进行有机的关联研究。

  古远清、陈剑晖、贺仲明、黄维樑等学者发言,从文学批评、地域文化、个案分析等方面阐述了各自关于当代文学史的构建与编纂的研究。在28日的闭幕式总结大会上,杨匡汉教授总结道:“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要放眼于世界文学、乃至社会的变化,我们要打破文学史研究上时间、空间的独立性,不让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成为断代史。”

(责任编辑:顾盼)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