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翎 于细微处至极致
2016-06-06 09:26:03 未知
艺术家 徐华翎
那些女孩没有动作,没有表情,她们甚至都不会在画面漏出自己的面容,但情绪和气氛就已经在那些细腻的蕾丝和发梢间弥散开,不强烈,只是淡淡的,波澜不惊,看起来就像她们的创作者。在细节和氛围的把控上,则恰到好处到了极致。
《背光》70 x 160cm 绢本水色 2015
举重若轻
在很多人看来,徐华翎一路顺风顺水,从央美附中到央美,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一路下来,没有毕业就得到市场追捧,很快坐稳“新工笔一姐”的位置。而她本人看来也像她作品中的女孩一样波澜不惊,只是始终是在憋着一股劲儿,创作也好,生活也好,都不愿意服输。
徐华翎刚刚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个展,是近十年创作脉络的梳理和最新系列作品的亮相,展期只有短短的十五天时间,但却是徐华翎用了整整两年完成的大工程。繁重的工作量一度超出自己的预期,本来以为画两遍就可以搞定的画面,因为对细节极致地追求,最终画了四遍才达到效果。即便是这样,徐华翎依然给展览取名叫“若轻”,除了和自己画面风格吻合外,解读中也有“举重若轻”的意思。大多数人只看到了轻薄飘逸的唯美画面,却很少人能看到这轻松画面背后的繁重工作量,将它用文字的形式隐含在其中,显然是多了一重不愿意在画面中透露的倾诉。
《若轻4》240 x 130cm 绢本 水色 2016
《若轻4》(局部)
一场从装置出发回到绘画的展览
今日美术馆1号馆2楼的主展厅,层高是普通展厅的两倍,对于绘画类作品来说,就算再炫目都会是个挑战,何况是徐华翎那清淡雅致的工笔画。装置,似乎就成了展厅最适合的选择,并且对于一个当代艺术家来说,在媒介边界日渐模糊的当下,尝试将装置与工笔结合似乎也顺理成章,而并不希望自己在已经成功的模式上一成不变的徐华翎也希望在作品中有新的突破。于是四年前,带着要“做些改变”和“证明些什么”的心态,徐华翎用一件装置作品的效果图申请下了这个极具挑战的展厅。
《若轻3》 240 x 130cm 绢本 水色 2016
开始创作半年后,“为了做而做”的目的让装置在徐华翎心中开始动摇,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内容的似乎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放弃装置,更专心于工笔上。而随着创作的不断推进,徐华翎也渐渐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用单纯的画面也可以解决。
最终,徐华翎拿出了自己创作以来最大尺幅的四件作品,组成了这组 “若轻” 系列。从明亮的副展厅走进如暗房般的主展厅,矩形灯照射下毫发毕现的四张三米高大画就像个入口,画面中女孩的头发和衣服的颜色凸显,躯体则向后退去,人物形象从画面和空间中漂浮起来,似乎要带观众进入另一重空间。我的思绪也随之飘忽,如果徐华翎按照三年前计划的样子,把这个展厅布置成绘画装置作品,又会是怎样?
《合成13》 52 x 42cm 绢本 水色 2011
《合成13》局部,双层画面的叠影效果十分明显
变和不变之后,更简单也更纯粹
虽然有提前打招呼会带摄影师过来拍照,来开门的徐华翎还是开幕时的那身打扮,黑色连衣裙,黑色长直发和干净的脸庞,没有刻意打扮的样子,轻松简单。工作室结构亦同样简洁明朗,没必要的地方甚至暴露着清水混凝土的建筑结构,虽然也同时作为住家使用,但除了餐桌上的一盘水果外,极少多余的生活痕迹,就连帽子都被一排排整齐码在墙上,像极了一件作品。刚刚在今日美术馆办完个展,准备先休息半年的徐华翎将工作状态全部收拾起来,工作室越发利落的如同她作品里的留白。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创作,“趋于简单”都是徐华翎目前更希望的状态。
作为N12小组唯一一位工笔画家,徐华翎并不排斥装置,也不曾在创作中“循规蹈矩”,更没有固定在某个创作媒介中,在上学期间她就开始试验各种创作模式,直到2008年杭春晓策划的新工笔展览将她拉入水墨圈之前,她都一直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也正是将多种绘画语言元素融入工笔中,不断对传统工笔画语言体系修正与拓展,让徐华翎成为70后新工笔画群体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
《香》 160cm×100cm 绢 水色 2013
徐华翎最初被大家熟知的是2003年创作的“香” 系列,创作了一系列以青春期的女性及身体,但却大胆地“掐头去尾”描绘更具细节的身体局部,柔软的发丝、蕾丝的内裤、稚嫩的胸部等,而在技法上抛弃传统勾线、染色,去掉光影、减淡色彩的方式。香系列之后的“之·间”是徐华翎对工笔画视觉效果做的超出工笔绘画本身的一次更加大胆的实验。把现有图像与绘画作品叠加、粘贴或悬空并置,让透明绢布上的形象与影像互相叠加渗透,除了画面更加细腻丰富以外,两层图像原本各自的主题也被消解了,内容和意义被打破。这个已经带着点跨界味道的实验,将绘画与影像、架上与装置的边界打破,用复杂的观看结构为观众制造的多重观感,同时也让徐华翎看到了双层关系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存在的更多可能。
随之“双层关系”成为徐华翎作品中的一大标志,而逐渐,双层关系在徐华翎的作品中开始超越形式呈现而更多的进入内容上的表达。在更新的“丝图”系列,双层关系从空间中压缩至平面。在“若轻”系列中,这种关系的表达形式甚至更加简单到只发生在绘画语言本身。
“若轻”的画面中除了女孩,再无他物,但艺术家依然巧妙的利用绘画本身的逻辑和表意能力,通过图示、色彩厚薄和体量轻重,便在平面的空间和简单的构图传达了一直贯穿在其绘画中的对“双层关系”。进一步平面化的躯干带来色彩上的进一步轻薄,而更加细致的衣裙和发丝描绘则将色彩加重,此构成了画面上的第一层“双层关系”;而远观如常规站立的人像,细辨其脚却是悬浮半空的,又带来了视觉体验上的第二层“双层关系”。
《丝图6》 29 x 150cm 绢本 水色 2015
成为日常的“蕾丝”
蕾丝是徐华翎一直迷恋的“物”,用徐华翎的话说:“我在画蕾丝的时候心情就是特别舒服,能进入很安静旁若无人特别自我的状态”。
如果说徐华翎最初对蕾丝在画面中的运用,多少带有某种目的性的诉求,比如《香》系列中,徐华翎用蕾丝来强调“新”:蕾丝彼时对于中国女性来说则如纹身一样是相对新的事物。同时,蕾丝也是徐华翎对少女身份中特有的介于青涩和性感之间的未满状态传达最好的介质,它纯净有极具诱惑。
而随着蕾丝在画面中人物形象的附着物慢慢扩大,最终在《丝图》系列中被抽离出来成为画面的主体,蕾丝也渐渐成为徐华翎创作和生活的日常:“在画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状态就如同古代女子在一针一线的做着女红,只不过用的方式不一样,做女红是古代女子的日常,而画蕾丝则是我这个现代女子的日常。”在这种情绪的延续下,徐华翎甚至在“丝图”系列的好几张作品中,为蕾丝加上真实的针和丝线来加强画面的叙事性。而想象到女子不小心被针刺破手这样情景,徐华翎又为画面增加了几点红,更微妙的传达了画蕾丝中自身与古代女子做女红相同的心境。
这样的转变,除了是对绘画内容本身的不断提炼,也和艺术家的身份转换不无关系。虽然女儿的出生到长大并没有过多的影响到徐华翎的创作,而时间付出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更多碎片化的时间里,“蕾丝随时可以画上两笔”,而在和小朋友斗智斗勇的琐碎日常里,描绘蕾丝也让徐华翎更快进入创作状态。
《丝图9》 200 x 110cm 绢本 水色 2016
《丝图9》(局部)双层图像再这个系列中从不同空间压缩到同一画面
进入观看的传统
徐华翎工作室的书架,几乎被厚厚的宋元古画全集这类的大部头全部占满。对古画的阅读是徐华翎近年来新的转向,而“传统”也日渐成为徐华翎绘画中的重要部分。
除了山水、扁舟等传统图式更多的出现在与蕾丝叠加的画面中,对传统绘画中散点透视所呈现出的绘画观看过程中不断为观者带来“惊喜”的观看方式,亦是徐华翎这一阶段所迷恋和不断尝试的。“对于传统绘画,我更喜欢的其实还都是手卷式的,更耐看,里面有很多丰富的内容。它需要你非常近距离的观看,而且随着画面游动,观看也需要不停的做调整,就会不停的发现这里还有这个东西,一会还有这个东西,并且可能每看一次观看都会发现不同的东西,我也希望我的作品有这种感觉,近看和远看效果是不一样的。”
这让我再次想到展览现场的那张作品《丝图1》,挂在展馆入口的醒目位置,却像一张空白的画布,只有走近才会看到在米黄色的绢上笔道细微的白色蕾丝,再细看,在本就浅薄的白颜料中依然有着浓淡不一的色彩变化。想到了徐华翎对创作过程的回忆:“就是画一画洗一洗,一看颜色快没了,而且白色颜料把绢整个糊的更白了。画到第三遍第四遍的时候,我才开始对它认可,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跟自己那么较劲。”
《合成10》 52 x 42cm 绢本 水色 2010
随着慢慢逼近自己曾经认为的纯粹和美好将会流失殆尽的年龄,徐华翎也开始慢慢接受生活和日常,只是对的“少女”那份未满的状态依然迷恋,对微小细节背后的极致追求更甚。
《之-间45》75 x 60cm 绢本 水色 2014
(责任编辑:邓晓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