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讲堂2972期】邵彦:战国时期的楚艺术
2016-06-07 07:56:47 赵玉玲
【相关链接】
主讲人介绍:
邵彦: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4年获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致力于宋元明清绘画史,中国书画鉴定的教学与研究。
邵彦: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导语:
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与美术风格总是在变化的欧洲不同,中国美术几个世纪以来保持了令人惊奇的延续性。从上古时期,到秦汉,再到盛唐,从明清,到民国,再到解放后,上下五千年的历程里,那些重要的美术家、美术作品,与美学思想,在华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美济心·艺术与收藏”课程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邵彦老师,为学员讲解《中国美术简史》课程。
课程题目:《中国美术简史》
第7集:战国时期的楚艺术
1、漆奁长卷绘画有故事
迎谒纹漆奁 战国 湖北荆门
这件是湖北荆门包山二号墓出土的一个漆奁,是一个盒子的盖子,周围一圈的图案是迎宾拜谒。表现贵宾来了出门接见寒喧的一个场景,反映了当时贵族待客的礼仪之道。把它揭下来展开正好像一幅长卷,有的绘画史学者就说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长卷绘画。其他部位都是几何动物的纹饰,是一个情节性的绘画。
这和鹳鱼石斧缸不一样,鹳鱼石斧缸只是几个物象立在那儿表达一种符号化的含义,这是日常生活场景,有一定的情节性,客人来了主人出来迎接,见面寒喧行礼。整个作为长卷,顺着画面从右往左看,有一种时间推进的元素在里边。这个时间推进的元素在后来的中国绘画当中非常重要。
迎谒纹漆奁 展开图
这种长卷画是中国独有的,长卷当中表现第四维度,虽然我们传统绘画表现三维不准,但是我们能表现第四维度时间,这是跟西方绘画的一个重大差别。
2、穷奢极侈只供自己享受的施蜡法铜器
错金银青铜龙凤鹿方案架
这是春秋时期施蜡法做的铜器,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层空间的雕刻,合范法是是绝对做不出来的,而且这个器物表面还使用了错金银的工艺,但是这件不惜工本制作的东西并不是通神的礼器,只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家具而已,这就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的特点——穷奢极侈,只供自己享受,不是供神和祖宗享受。
龙凤虎纹绣
这种龙凤的图案是楚艺术特色,龙凤题材是有神意功能在里边的,不是一般卷草花蔓的体现。这件东西今年上半年在首都博物馆的楚艺术展展出过。
这也是湖北荆门包山墓葬出土的战国楚艺术,在非常薄的丝绸上绣的龙凤虎纹图案。这个虎的形状和后来汉文化上的虎纹造型是一样的,汉文化对楚文化有非常明显的继承。
3、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整套石器
这是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一整套的石器,一个盘子上面托着几个盘子,有装食物的盘子,装酒的羽觞,还有盛酒和调料的杯子,看着特别像现在的快餐盘。因为当时席地而坐的习惯,所以面前的案是非常小的,然后食物在这个盘子里边承托。
彩绘云气纹漆案及所托杯盘 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今年1月份良渚博物馆借了马王堆出土的一批东西展览,当时就有这个瓷盘,当然品相不如这个图,这个图上的这一套东西应该是刚出土的时候拍的,因为出土以后水分氧化变化了,慢慢就变形和抽抽了,颜色也就暗淡了,所以现在的实物就没有图片上好看了。
4、从庄子的工作了解漆艺
这个是漆器,是用的一个漆树的生漆,上面的朱红色,朱红色调的实际上是朱砂,朱砂是银红是化合物,是朱砂调的漆器来做的装饰。楚地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多山多水、潮湿、闷热多疾病,所以就有非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奇怪的各种毒虫、猛兽。人的生活一方面填饱肚子要比北方人容易,但另一方面面对自然环境人也是有很多无力感,所以就激发出很多神意的想象,使得楚艺术的特点是浪漫、瑰伟、多姿。
比如像我们刚才看的那个漆,生漆如果碰到人的皮肤,皮肤会过敏,会痛痒难耐,如果长期接触漆没有很好的劳动防备,甚至会导致肌体变形。所以我们就知道《庄子》里面为什么会写到那么多奇形怪状的形象。庄子的工作是蒙漆园吏,在楚国下面的一个小国蒙管理漆园。他书里面很多奇形怪状的形象就是被漆腐蚀了。在这样一种环境里面楚地的人对神灵、对天象的想象特别发达。
5、听故事,说“魂幡”
在楚的葬俗里面普遍地使用“魂幡”,这个传统后来被西汉的人继承下来,到西汉末年还有,只是越来越简化。这个帛画的高峰就是马王堆的T形帛画,之后再发现的一些T形帛画基本上都是文字化、符号化,非常简化,再然后传统就中断了,这就是魂幡的传统。
马王堆的T形帛画
魂幡的作用应该是出殡的时候用杆子挑起来走在出殡队伍前面的,入葬以后铺在棺材上。因为过去的棺椁有好几重,所以它是出殡的时候用,用完了落上覆在棺上。
还有一种帛画应该叫帛书,帛书里面带插画,包括战争、医药、养生还有历史等,都是使用的文献,这些帛书因为比较贵,所以存世量就很少,大部分用的都是简册,再后来有了纸,帛书和简册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我们现在发现不但在帛书里边会有一些插画,即使是简册也有。
这是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晚期墓葬里边的帛画,也就是魂幡,这个实物很小,大概比八开画册还要稍微小一点,这是一个凤引导女主人灵魂升天的图。郭沫若说是龙凤争斗,是善恶斗争,但是看起来应该是引导龙凤升天的。这条龙只有一条腿,所以郭沫若说这个应该是夔龙,因为史书上记载夔一足,所以应该是夔龙。但后来发现是这块破了,另外古书上说夔一足,也不是说夔只有一只脚,是称赞夔,说夔这个人很能干,有他一个人就行了,他能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搞定,所以说夔一足矣。
6、图说“魂幡”,是引魂还是招魂?
这是今年首博楚艺术展展出的一个很小的八开画册,一个男子驾着龙舟,头上有华盖,(头上有华盖是贵族),穿着贵族的服装,切云高冠。这个龙舟是一只脚,下面画一条鱼表示龙在水里,这种手法后来汉代经常用,汉代墓葬里出土的一些冥器,有的就是一个盘子当中立起来一个又细又高的单独的望楼,然后再做一些鸡、鸭子、青蛙、鱼,这就叫水格,就是表示盘子是一个池塘,中间立起来的楼阁就是水格。这里边也是画一条鱼表示水,墓主人架着龙车,擎着华盖渡过幽冥之河往生极乐世界去也!表示灵魂升天。
但这个灵魂引魂升天,其实是汉以后的观念,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受到后期的影响。在战国时期的楚,他们的丧葬的目的不是引魂升天而是招魂回来,在屈原的《楚辞》里《招魂》一篇就有“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讬些。”就是说东方不可以去,南方不可以去,西方不可以去,北方不可以去,因为都有各种各样的凶险、毒虫、危险,魂只有回到家乡,回到我给你供设的石案这儿才是安全的,所以这个楚帛画,很可能它不是为了引魂升天而是为了招魂回归,我们要结合实物和当时的文献复原那时候人们的思维世界。
(责任编辑:樊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