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伟:当下艺术批评的可信性
2016-06-07 15:36:20 未知
“我痛恨一切只是教训我却不能丰富或直接加快我行动的事物。”——歌德
歌德对于批评的要求非常明确,即任何文字必须能启发人,如果连这一点也做不到的话,那么所谓的批评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我看来,艺术批评能不能影响受众,很重要的一条文章是否具有可读性。理论不应体现在引经据典,更不是以高头讲章吓人。艺术批评不是玄学,而是将学术智慧与艺术才华交融在一起的创作,好的艺术批评本身就应当在灵动中让人体验到艺术的温度,而不应是一副冷峻哲思的面孔。而当下的艺术批评,不用理论术语就不会批评,离开了炫技的概念无法下笔,或者说下笔就是术语表演。无魂的批评大行其道,有些批评文章似曾相识,大同小异,很多人用着同一套模式、同一些术语。导致了艺术批评面孔相同,风格相似,几乎听不到批评者的个性化声音。
艺术批评变得越来越学术,但批评被削弱了思想锋芒,有些人甚至失去了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一种学术现象势必导致艺术批评的柔弱与空化。用既有的方法批评是绝大多数批评家的习惯,而一旦让心魂参与批评,就变得尤其艰难。致使当下只求术语批评,而有灵魂与性情参与的批评少之又少。个别艺术批评家对西方批评理论的运用,倒是掩盖了对艺术感知与批评的缺失,导致艺术批评成为一种技术写作,但有的写作与艺术家创作几乎无关。大都钟情于依靠自身的学术背景及身份资源,既可以适应学术要求,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因为批评家运用玄奥的知识与方法进行批评实践,只是局限于学问式的批评,而不是与艺术家的灵魂进行对话。
当下的艺术批评缺乏介入能力,有的甚至缺乏对批评对象的了解。有的艺术批评难以见到批评家对批评标准的坚守,更谈不上对批评立场的表达。不少艺术批评为了应酬,学术含量可疑,甚至成为艺术圈击鼓传花的游戏。要么有的艺术批评表现为诠释过度,脱离作品文本进行没有限度的“再创造”。一些平庸的艺术创作明明直白无味,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艺术批评家的手法肆意升华,外延扩张,使批评变成原创式的畅想,失去了与艺术作品的根本关系。能够读出对批评对象的尊重、批评前的斟酌、落笔批评时的严谨才是一个优秀批评者的姿态。
艺术批评即是批评家与艺术家之间的对话,也是对艺术观者的引导。对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分析,要本着与艺术家真诚交流的态度,探讨个人艺术观念、创作理念的态度,就作品的呈现以及对其中的优劣进行真诚的阐释。批评家的表述应当首先能够打动批评对象,从而有利于艺术家的创作。艺术批评不过是更专业的欣赏,所长是理论的背景和艺术史知识,可以为艺术家寻找相应的依据和定位,启发观者深入地思考作品的价值。
一个优秀的批评家必定有自己惯用的的价值考量,无非就是把批评对象放在自己早已习惯的坐标点上。而批评家的阅读背景,正是构成这个坐标系的重要元素之一。艺术创作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边界,不同的边界又有不同的成因。既然批评的本质是通过对作品的批评来阐释批评家自己对艺术创作的认识,如果他不了解这个作品的边界,那么阐释出来的就只能是他对艺术创作的无知,那甚至于批评本身不着边际,因为他根本无法度量其艺术创作的度。艺术批评不单是总结现象,概括经验,沉于命名的浅表表达,而应该深入到艺术家的创作和思想对话,挖掘创作者特殊的经验,洞悉创作者敏锐的感觉捕捉到的思想信息的作品。而这些,或许才是当下的艺术批评家需要关注的核心命题。
好的艺术批评包含着批评家敏感的观察,渊博的学识,公正的评析。合理运用指责的话语,为创作者和观者提供改进与可识可辨的能力。最重要的使得自身的话语导向不再停留于技术层面,而是把批评作为一种体验艺术与生命的方式。批评理应显示其独立性,而不是依附于某个艺术现象的附属。艺术批评不是停留在纸面或媒体之上的文字符号意识,它应该反作用于现实,推进现实中艺术创作的变革。它的现实关怀必定要落在实际文本的鉴别、传播、针砭的行为之中,并且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观者的观念之中。
(责任编辑:邓晓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