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上海驰翰2016春拍推出“淡墨探花”王文治书法

2016-06-08 20:05:17 未知

  提起清代文人墨客,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刘墉,一部《宰相刘罗锅》刻画的那个诙谐宰相更是深入人心,而这位宰相也在清代的书法由于其用墨厚重也被称为“浓墨宰相”。

  然而世上不单有“浓墨宰相”,还有一位“探花”也在清代的书法发展中留下了淡淡一笔,他就是“淡墨探花”王文治。

王文治行书七言联 纸本对联

130 x 29 cm. x 2约3.4平尺(每幅)

  故时人也将其二位大家放在一起评论:“国朝刘石庵相国专讲魄力,正梦楼太守则专取风神故世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目。”

  王文治行楷七言联 纸本对联

  122 x 28 cm. x 2约3.1平尺(每幅)

  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相对于刘墉书法的用墨厚重,王文治喜用长锋狼毫笔和青黑色的淡墨,这里不难看出其“淡墨”的由来。王文治一生以书法称名于世,早年习书从前辈笪重光人手,受其影响颇深。他的楷书师从褚遂良,行草书则学自《兰亭序帖》和《圣教序》。飘逸婉柔的点画和妩媚匀净的结体,的确透露出与笪重光、董其昌二人书法的传承关系,而线条的扁薄,更是浸染于笪氏书法的结果。

  相较于刘墉和王文治在书法的并驾齐驱,另一位大家则和刘墉针锋相对。

  在《艺舟双辑》中则记载了一则趣闻:据说刘墉的一名学生后来成了翁方纲的女婿。有一次女婿向岳父人人请教刘墉的书法特征,翁方纲用带几分讥笑的口气说:“刘墉的哪一笔是古人的?”当这位女婿带着这个疑问再去请教他的老师刘墉,刘墉反唇相讥说:“问你岳父哪一笔是自己的?“

翁方纲 楷书七言联 洒金纸本对联

168×36 cm.×2约5.4平尺(每幅)

  说明:上款人敬堂或为辛绍业(1755-1814),字服先,号敬堂,江西万载人。嘉庆元年(1796)进士,博研群书,不为矜异之说,曾为翁方纲校勘注疏〈说文〉,翁氏对其学问深为推服。卒後,翁有诗挽之。

  翁方纲(1733~1818),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翁方纲学识广博,对颜书、欧书和唐人写经、汉隶都下过很大的功夫。作品中温润丰厚浓墨与纤细的游丝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运笔用墨过程中,由浓渐淡、由粗渐细的过渡缓冲。整幅作品用笔以圆润轻柔为主,没有丝毫方刚急躁的火气,从柔润流畅的笔意中,可推想书写时灵活的用腕。

  翁方纲-肌理说:为学必依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看来翁大家不单字好,诗也是其拿手的。然而并不是所有文人都会买翁大师的账,其中以铁保最为激进。

铁保 行书八言联 纸本对联

171 x 33 cm. x 2约5.1平尺(每幅)

  铁保(1752年-1824年),字冶亭,号梅庵,本姓觉罗氏,后改栋鄂氏。满洲正黄旗人,清代书法家,书法早年曾学“馆阁体”,后学颜真卿,以文章和书法驰名朝野。

铁保 草书册页

32×22 cm.×23约0.6平尺

  此册铁保书唐草大家怀素自敍帖,通篇用笔自然流畅,可见其草书功力。由落款可知作于嘉庆二年( 1797)十二月九日,铁保时年四十六岁,任礼部左侍郎兼正白旗蒙古副督统。上钤“经筵讲官”一印,可知他对于曾为高宗进讲颇引以为豪,另有“惟清斋图书”及“老铁”钤印。

  收藏者简介:孙阜昌,字近居,号白石傻子,斋号为养正楼、淡泊明志轩,山西太谷人。咸丰年间,孙家财力已居晋商之首。孙阜昌一生未考取功名,但酷爱书法,广收唐至清书法名家墨迹,汇集成《听雨楼法帖》,并刻成石碑,陈设于宅邸花园。孙家败落后,《听雨楼法帖》一部分由山西榆次常家购得,一部分保留于山西省博物馆内。2010年香港佳士得一件拍品,由任氏宣和堂主人拍得的佚名元朝〈清明上河图〉,出现与本件相同的孙家两方收藏章,标明了两件文物的流传来历。

  另”印香阁收藏书画图书记”及”纳哈塔氏”两印目前未知印主为何人,仅知后者为满人姓氏。“翁、王、铁”如期出现,而清代书法四家,怎么能少了梁同书呢。

  粱同书 (1723~1815),字元颖,曾于元人贯酸斋(云石)书中得“山舟”二字为号,世称山舟先生。他是名臣梁诗正之子,乾隆十七年(1752)会试未第,高宗特赐与殿试,入翰林。梁同书博学多闻,尤以书法驰誉,与梁(山献)有“南北二梁”之称,加上梁国治,并称“三梁”。

梁同书行书二幅 纸本立轴

备注:原装旧裱

134 x 33 cm. x 2约4.0平尺(每幅)

  他的书法也是从董、赵起步的,并且博涉颜、柳、米等唐宋诸家。他主张不拘泥于前人的成法,强调在创作中自出胸臆。梁同书擅长行楷,最初学习颜、柳笔法,中年则用米芾之法,晚年人变化自然之境,负盛名60年而不衰。他喜用长锋软毫,蘸墨饱满,运笔快速。书风娴熟,字体俊迈洒脱,不假修饰而自有一种娟秀之态。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