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德安:“光”也许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经验
2016-06-13 09:11:34 未知
吕德安,1960年出生,1981毕业福建工艺美术学校
旅美归国、隐居北峰山上的画家和诗人
记者:此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是您从未展出过的八十年代的一批作品,当您重新去审视80年代的作品时您的心境是怎样的?
吕德安:我之所以展示这批80年代的作品,因为他们是我在当时非常自然和直接的艺术表达。这种表达方式是我现在也要继续延续的。它们传达出来的是一种自由的气质,根据自己的状态自由发挥。我非常高兴把它们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记者:从这批画作(80年代)上我们看到您现在作品中少有的鲜艳色彩和炙热的情感,如果将您两个时期的作品进行对比,您觉得有何得失?
吕德安:我想得失是肯定的。回想起这批80年代的作品,我觉得很珍贵的一面是:他们没有丝毫做作,没有因为某种外在目去刻意营造讨好别人的东西。现在的作品,随着时间与经历不断增长,多多少少会受到经验的拖累或束缚,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我觉得这就像一种修行,最终目的是要回归初心,我的创作也要回归初心。从得的方面说,现在的作品中不像以前那么外放,显得更为含蓄与节制。但不管怎样,我希望这两个不同时期的作品在气息方面是相辅相承的。
屠宰厂,130 x 90cm,纸本水粉,1989
记者:此次展览还展出您两件装置作品,这是您首次的装置尝试,为什么会想有这样的尝试?
吕德安:事实上此前我对装置没有太多的冲动,思考的也很少,这次会展出这两件作品,与我的生活经验有关。比如,在大厅用轱辘悬挂起来的大石头,上面还放了一只白鹭,那个石头就像漂浮在空中,但实际上又是用铁链悬挂起来的。这是我在山中盖房子时候的体验,一块自然的石头,被用来造物,离开了原地,被我们所利用。我不好具体去阐释它的意义,我觉得这是融合了我对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一个意象。这次的两个装置作品作为我第一次的尝试也给我一些启示:艺术的表达是很丰富的,同时装置的表达与传统架上不同,其手法更加有现场感。
展览现场
记者:您去年在省美术馆举办了“浪漫的落差”个展,您觉得此次“隐匿之光”相较上次的个展有什么不同?
吕德安:上次展览主要呈现的是我的抽象作品,而这次的展览中出现了我对具象与形象的探索画作,似乎多些意象方面的叙事。所谓意象,不同于具象的描绘,而是将自身对物体与对象材料的感受,用一种写意的方式表达出来。我觉得这种表达方式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可能比具象表达更加深刻和开阔,更加与自己的感受有关。所以,我在这次展览开幕式上也讲过,实际上不管具象还是抽象,对我来说他们的区别并不是很大的。一方面,当我在画这些佛的具象时,也同样感受到一种写意的快乐,这与以前画抽象画的感受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在表达方式上,整个画面的颜色、线条、结构布局,仍然延续抽象的成分。
吹吧!西风!(二联画),280 x 300cm,布面油画,2014
家园之二,大漆.丙烯.画布,2012
记者:展览开幕式当天举行的研讨会,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感想吗?
吕德安:感想还挺复杂的,这次参加研讨会有几位是我的老朋友,还有跟我同时代的艺术家和诗人,所以与他们感同身受的事情很多,他们的看法对我来说是很好的鼓励。在发言里,他们对我的看法非常真实,尤其当他们说到“从这个展览的时间跨度上,体会到整个从八十年代到现在,一个艺术家真实的创作过程”的时候,我觉得我这个个展的目的和想要的效果已经达到了。
记者:您在绘画创作时,一般周期是比较快还是比较慢?
吕德安:总的来说是偏慢的,因为我在创作时通常要想比较久。一部分是一些技术上的考虑,大部分是考虑你的绘画语言必须对针你已知的美术史,较真一点说,即你得有自己的语言意味。这些都让你有充分的想象或预设。还有,不知是好事坏事,我越来越不会轻易画一幅作品,但是当我面对具体的画布,我相信奇迹。因此尽管我对画面有一些预设效果,但最终的呈现往往有许多偶发因素。我很喜欢这种不确定的状态,因为我认为的绘画,更像用身体与一种物质现场接触后所产生的结果。而我很享受这个接触过程。我相信从中艺术家有机会接近创造的真相。
摄像归性,230 × 180cm,布面油画,2016
记者:您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哪副作品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吕德安:《摄像归性》、《寂照》,还有一两幅小幅作品在创作时给我留下的印象还蛮深的。那种感觉就好像通过过滤,用第三只眼睛来画,画出具象的同时,还有一种幻象的感觉。同样我好喜欢去研究观众在观看我的画时的感受,曾经有一个策展人看我的画时突然说,“这个佛像就像是我梦中的佛。”这是我希望传达出的效果,我认为艺术首先要表达一种梦想,一种即在场又不在场的,超越一般性的时空的存在。所以,我想这里面是有一些东西,不是可以用一种简单经验就能归纳的,有不可言说的一部分,这也是艺术根本的魅力。
寂照,200 × 160cm,布面油画,2016
记者:从您的画中似乎能感受到中国哲学对您的影响?
吕德安:我虽然不是研究学者,但我画画也想接近中国传统的智慧。就像《庄子》通过具体描写寓言和故事来传达高深的、不可言喻的经验一样。我刚才说“即在场又不在场”这种看似悖谬的冲突,也在我的画面和表达方式呈现出来。这次展览“隐匿之光”的“光”也许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经验,它被隐蔽。我通过创作也想告诉观众,一些被遮蔽的东西正在呈现、正在去蔽,这或许会是最感人的部分,这种感受也是我画画基本的动力。
吕德安于北峰山
记者:您说的这种“光”是您的个人情感,还是一种外界的存在?
吕德安:我想它首先是我个人的经验和情感,我当然也愿意相信这光是当下社会共有的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只是当我说它是隐匿的,也暗示了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在我们当下生活中已成一种缺失,但它并没有完全退场,它也许隐匿在某种物质的遮蔽里,也许在我们黑暗的天性里。诗人俞心樵在开幕式上说过一句精彩的的话,他说艺术的功能在于艺术用优质的黑暗抵制劣质的光明——大意如此。我并不是想通过我的展览说故事或者教育人,我只是在通过展示这些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对世界的感受,或许在这个分享中观众会接收到我的一些信息,会感动于我们之间的相同之处。那也是一种光,虽然可能有不少观众会说:我看不懂这些画。但我愿意相信这些都只是一个过程,它在美术史里时有发生,只是当你或许会问:“为什么这个艺术家要这样画?”——的时候,一些陌生的经验已经获得转化,释放出理解的光芒。而在这里,我愿意将这个过程理解为当代艺术的魅力之一。
记者:您首先是一个诗人,然后又是一位画家,很多人说在你身上能感受到“诗画同源”,但我们知道所谓“诗画同源”是以中国古典诗词与绘画为题,而您是以当代诗歌与当代艺术来表达,您自己是怎么理解这种诗画同源的?
吕德安:我觉得这两者(诗和画)是人类的两种语言范式,但在感知世界的角度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在当下的经验中去发现和感受事物给我们的启示。事物总是以某种诗意的方式给我们以启示,我们借此表达当下对艺术的理解、对社会的理解,或者说去寻获找到一种生存的语境和表达方式。所以我认为“诗画同源”这个词是一种难以言喻感受,是我们回馈事物的一种经验表述。
记者:您似乎不是很喜欢在群体当中,刻意把自己隐匿成一个人?
吕德安:这是个很诗意的问题。我也说不清楚是不是这样,如果说我在某些方面试图隐匿,可能有一些原因是性格使然,但我从不回避自己是一个人和一个人的正常的生活需求。从创作方面我只是觉得我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创作空间,而且我也不会说我在山里盖房子就是隐居。隐居只是传说,我想那只是刚好碰上对的时机,有了一个这样的去处。当然我也受到自然界的诱惑,我在自然里生活更能自得其乐,仅此而已。
记者:您怎么评价您自己?
吕德安:早年时候,有一个诗刊,邀请每个诗人针对自己说一段自我标志的话。我说:“我是一个幸运的诗人,没什么不幸的事情。”这并不是说我的生活一帆风顺,而是我在创作中感到知足。我现在仍然这么觉得,创作带给我许多享受的东西,可以消解很多生活上不尽人意的地方,从这点上看,艺术家很幸福,因为艺术家追求自己真实的存在感。
记者:您今后在创作上会有一些新的探索吗?
吕德安:这很难预测,但完全可以顺其自然。一些以往的好的经验我会继续发挥和丰富它,比如这次展览的这批佛的形象,因为这个主题和表现方法也是我这几年不断探索形成的。但我不会绝对说我只画这个,或只画具象不画抽象。我一直在等待时机,让一些新的经验继续发生。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
记者:苏兰婷
2016.6.1于融侨雅昌艺术中心
部分图片由宜美术馆提供
2016年“浮岛”系列展首展
“隐匿之光”吕德安作品展
主办 | SPONSORS
融侨集团 宜美术馆
协办 | CO-SPONSOR
雅昌艺术网福建站
艺术家:吕德安
Artist: Lu Dean
学术支持:唐明修
Academic: Tang Mingxiu
策展人: 彭鑫
Curator: Peng Xin
出品人: 林中小路
Producer : Lin Zhongxiaolu
展览时间|Exhibition Dates
2016.5.28 - 6.24
展览地点|Venue
融侨雅昌艺术中心 (融侨接待会馆二楼)
(责任编辑:苏兰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