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对恶俗行为艺术说“不”
2016-06-13 10:22:37 冯善书
据中国美术家协会网站消息,美协近日经过讨论决定,取消孙平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籍,因其近年来以“性书法”的名义,在国内国际大肆宣传,遭到社会公众一致唾弃,认为其行为“低级下流,肆意糟蹋书法,践踏文明”。
事实上,在美术界,类似“性书法”这类所谓的行为艺术从来就没有断过。而在艺术品市场上,孙平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可谓低俗文化在各种文化销售平台上大行其道的缩影。
有些人说,中国书画领域染上这些怪风气,是因受了当代艺术的影响。所谓当代艺术,在西方叫波普艺术、大众艺术,倡导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其本质是反传统美学的,任何低俗、恶心,只要被艺术家搬到艺术平台上,都可以称之为艺术。进入新世纪以来,当代艺术虽然一直备受争议,但由于有资本的持续追捧,丝毫不妨碍其成为国内艺术品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在一些艺术品市场监测机构的数据库里,当代艺术甚至已经跟油画融为一体。
什么叫艺术、艺术家到底应该怎么追求艺术,其实不是善言斋专栏关注的范畴。因而,我们更愿意把艺术家的一些行业艺术看成是他们对自己作品的一种营销方式。那么,对于我们投资者和收藏者来说,应该如何看待业内千奇百怪而且不断推陈出新的营销方式呢?事实上,笔者一直非常希望进入市场的买家,能够把每一件艺术品都当成一般的文化商品来看待。因为只有认清了其商品的属性,我们才能理性地看待各种与之相关的市场现象和市场交易,进而理性地去判断它的价值。
不可否认,对于艺术家和经营者来说,营销方式的运用得当,会对艺术商品的流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推动效果。但是,如果你的营销方式用得太过了,很可能就会混淆视听,把一些错误的市场信息传递给买方。打个比方,一些江湖艺术家就很喜欢给自己挂上一些子虚乌有的头衔和职称,让不懂行的买家误以为其行业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很高,从而得出其作品一定也非常不错的判断结论。这从商业法则来讲,无疑是一种误导消费的行为。
由此可见,对于作为买方的投资者和收藏者来说,不宜过度信赖卖方的各种营销手段,这不仅是因为其营销手段难免弄虚作假,还因为,如果你把自己的注意力过度集中在一些外在的因素上面,就会忽略了决定这件作品本身内在价值的最核心和本质的东西。
我们说回那位被美协除名的孙平,其最哗众取宠、也最为公众所诟病的做法就是利用女人特殊部位的毛发来制作毛笔。熟悉美术的人都知道,工具的改变可能会对艺术家的“生产率”起很大的推动作用,有时候也会对艺术起到一定的创新效果,但对后者来说肯定不是决定性的。孙平的这种做法除了能够通过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来吸人眼球外,对它的书法艺术或者绘画艺术其实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越是这种玩世不恭的做法,在社会上就越是不会缺少看客。这反过来无疑就增大了这类所谓“行为艺术”的新闻效应。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上,名人的效应总是比作品本身的质量和艺术性更为吸引买家。因而,像孙平一样的“艺术家”从来就不缺少市场。
客观来讲,把一个孙平除名,对改善艺术圈的风气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当我们的买家群体通过自身的学习不断去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才能慢慢改变当前大众艺术品市场流行的那种价值观,从而不再被这些鱼目混珠的低俗文化乱了阵脚。
(责任编辑:顾盼)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