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RON LOGO](http://pubunder.artron.net/pubimgs/news/artron_logo.png)
【古韵杂项专场】成功背后的坎坷之路
2016-06-14 17:12:00 未知
佳拍瓷器专场王步青花四方笔筒赏析
摘要:青花是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高温釉下彩瓷,它成熟于元朝,发展于明、清,是中国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产品,在陶瓷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从晚清开始,由于固守传统缺乏创新,加之粉彩瓷的冲击等诸多因素,青花瓷曾一度凌夷,几乎凋败。二十世纪初、中期,有一位青花艺人以执着的精神,数十年致力于青花艺术创新,使古老的青花瓷重新焕发出青春,他就是被人们尊称为“青花大王”的王步。
王步简介:
王步(1898--1968),男,字仁元,号竹溪,中国陶瓷美术大师,陶瓷美术家。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县人。其父名秀青,系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优秀青花画手。在父亲的熏陶下,王步从小喜爱绘画,9岁时在景德镇拜青花艺人许友生为师,1912年出师。从一九零七年来到景德镇至一九六八年病逝,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余年,生平创作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瓷器数以万计,尤精于青花。
王步青花人物故事纹四方笔筒
起拍价RMB:40万-60万
藏品序号:JP160203-3
藏品规格:高:20cm
说明:此件作品造型工整大气,胎质紧密细腻,青花发色纯正,构图开朗,层次感强烈,有序,意境俱佳,属王步青花精品。收藏价值极佳。
作品特点:
发挥材料特点,表现艺术:王晚年十分讲究青料与瓷釉的色泽,他所使用的青料多由自己配制,一般来说,青中微带蓝黑,给人以庄重、浑厚、宁静之感。他的青花瓷忌用纯自釉,而常用一种白里泛青光亮度较弱的釉子,他认为这种釉比纯白釉和古代的重石灰釉含蓄,与青花结合有温厚的效果而无浮滑之感。
1、独特的用笔与用料:国画上的渲染在青花上叫作“分水”,用青料在泥坯上分水与宣纸上泼墨作画不同,纸上作画当即可见效果,而青花“分水”当时只是黑压压的一片,只有在烧成之后才能见到效果。
坎坷经历:
因工场倒闭,王步流浪街头,靠画鸟食罐为生。后受聘于陶瓷名家吴霭生制作仿古瓷,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为日后创新打下了基础。吴病逝后,他摆脱仿古瓷的制作,采用水墨画的技法绘制青花,创造性地运用“铁线描”的笔法,创造出大方、清新的作品,一洗晚清瓷画的陈规陋习,在当时的陶瓷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
抗战以后,瓷业萧条,他只得舍青花而从事釉上彩装饰。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王步得以重新从事青花技艺,新的作品陆续出现。在传统技法上,他吸取国画泼墨方式,并发明了一种画上去会流动也会顿住的色料,使作品色泽鲜润发光,画面格外活泼而自然流畅。此外,他的青花斗彩、青花堆花等装饰技巧也同样引人注目。
民国 王步”款青花芦雁图瓷板2015年12月8日晚,保利十周年秋拍在北京四季酒店继续举槌,在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专场中,一件民国时期王步的芦雁图瓷板堪称本专场黑马,估计仅2万最后竟然以340万成交,引起高度关注。
拍卖现场,王步款芦雁图瓷板一下子就从两万起拍被直接飙到50万时,本来已经沉寂的拍场有点小骚动,然后从260万直接 举到300万,一直焦灼着的多方竞拍后,一方一直到335万放弃,最后340万成交。王步青花瓷近来频频拍出天价,已有类似王步青花芦雁图瓷板拍出更高价格。王步的出现,一挽晚清青花颓势,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开创了青花艺术一代新风,淳雅、简洁、清雄。王步能娴熟地运用“青花五彩”(即用一种青色,仅通过加水的多少调制出不同的浓淡效果)绘制各种形象。
(责任编辑:张晓翔)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