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釉上彩精品瓷器赏析:色彩恒斑斓 彩瓷且蹁跹

2016-06-15 09:30:40 未知

  彩瓷亦称为“彩绘瓷”,是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纹饰的瓷器。主要有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两大类,分别始于唐和宋。明清时期是彩瓷发展的繁荣期。从传统名称来看,有的从工艺方法上定名,有的从所用的彩料定名,有的从器表装饰的彩色定名。

  在我国制瓷历史长河中,彩瓷的出现,结束了漫长的“南青北白”的一统局面,千百年来,彩瓷被世人公认者有三:元、早明、清初青花及釉里红釉里红釉下彩突出;元三彩、宣德五彩的呈现;明成化斗彩矗一峰之巅;嘉万青花五彩之火焰艺术;清三代珐琅彩绝唱一时。青花及釉里红等釉下彩不用累述,元代以后,瓷器越来越向着釉上彩开始突破。

  釉上彩五彩瓷器

  五彩所指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种颜色的彩——而五彩瓷并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种颜色,多于或少于五种彩的陶瓷,在习惯上也同样称之为五彩瓷。五彩瓷在明清两代得到了发明和发展,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才出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彩瓷。

  

  青花五彩凤穿花盘口瓶;款识:大明宣德年制;规格:高32.9cm

  此器盘口、直径、溜肩、园腹、收腹至圈足,足外撇,高大挺拔,极具气势。实属难得;通体施釉平滑,釉色白中闪青,器身满饰五彩纹饰,布局虽繁复但层次分明,自上而下分饰蕉叶、缠枝花卉、花鸟、洞石花卉、海水纹饰,溜肩处卷草纹内青花书写“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字体工整挺拔。其中腹部以青花、黄彩绘花鸟纹,神态生动传神;其彩绘用笔精细,设色炽烈夺目,红彩浓艳,黄彩娇嫩,绿彩葱郁,青花明快,诸色恰到好处,达到和谐的统一,构图妙趣横生,制作极为精细,修胎、发色均属上乘,以当时的生产工艺并非易事,官窑品质尽显,保存至今,实为难得。是不可多得收藏佳品,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明清两代是我国瓷业生产飞跃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御窑厂的设置,制瓷技术的革新和进步,使官窑瓷器产品精细入微,其中著名的品种如永乐、宣德的青花,成化的斗彩,万历的五彩,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粉彩等,驰名中外,经久不衰。还有的博物馆将中国瓷器镶到建筑物上,作为很重要的装饰。如泰国王宫建筑的一些外墙用中国的粉彩花鸟瓷砖作为墙面,非常高雅,那些粉彩花鸟瓷砖就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生产的。

  釉上彩粉彩瓷器

  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康熙晚期在珐琅彩瓷制作的基础上,景德镇窑开始烧制粉彩瓷,但制作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点染,其他纹饰仍沿用五彩的制作。到了雍正时期,粉彩烧造已趋成熟,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

  

  粉彩西洋仕女纹多穆壶 ;款识:雍正年制;规格:高53.5cm

  此器多穆壶竹筒形,斜口,圈足。颈部有龙首鱼尾柄和龙首流。覆钵形盖,宝珠钮。颈、腹部及盖面施胭脂红釉为地。口沿和腹壁的铜鎏金仿竹节形圈带上錾刻卷草纹,器身绘以折枝花卉纹为辅助,主题纹饰绘开窗西洋人物纹。此壶型制标准,制作工艺难度高,结合珐琅彩、描金、粉彩三种工艺与一体,修胎精致、画工细腻、传神,釉色鲜艳、纯正,流与鋬手线条优美。给人雍容华贵之感,具有浓厚的宫廷气息。底部书写“雍正年制”楷款,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2011年6月25日,一件“清乾隆粉彩‘万寿连延’葫芦瓶”以2.5266亿港元成交,见证了粉彩瓷器的天价。粉彩其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经第二次炉火高温烧烤而成。瓷器的精美程度和皇帝的喜好有关系,比方说同一个画面粉彩比五彩绚丽的多,清朝历代的皇家审美都比较偏重粉彩的细腻。

  釉上彩珐琅彩瓷器

  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康熙朝珐琅彩瓷器多以蓝、黄、紫红、松石绿等色为地。

  

  珐琅彩花卉纹碗(一对);款识:雍正年制;规格:高15cm 口径6.9cm

  珐琅彩瓷是唯一在皇帝直接授意下创烧的,它一经问世,就秘藏于皇宫内苑。它以其洁白细腻的胎质,莹润如玉的釉面,明快艳丽的色调以及精湛绝伦的绘画技巧,成为皇帝后妃们玩赏的御用之瓷,在清宫内独领风骚近百年。此碗撇口,深腹,圈足。器身轻薄,胎质细腻纯净。外以黄釉色为地,口沿部、足外壁施黄釉,四壁开光,开光处绘四季花卉纹,绘牡丹、莲花、菊花、荷花等花卉。珐琅彩华丽厚重,采用平涂、晕染等手法,描绘自然生动,工艺精湛,胎质白洁细腻。内壁施松石绿釉,底部色地施松石绿釉。器底为方形四字双行“雍正年制”楷书款。此器使用痕迹明显,底款及外壁花纹局部磨蚀不清。流传至今,实属难得,有极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2006年佳士得香港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盌”拍出1.51亿港元,由此可见珐琅彩瓷器的昂贵。传说很有味道,但珐琅彩瓷器的出现是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然产物珐琅彩瓷器的前就身是景泰蓝,也就是所谓的“画珐琅”。它兴起于明代,是在铜胎上以蓝为背景色,掐以 铜丝,再填上红、黄、蓝、绿、白等色釉烧制而成的工艺晶。清代康熙年间这种“画珐琅”的方法被用在瓷胎上,其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

  彩瓷的艺术追求

  瓷器的演变代表了人们对丰富生活的追求,从颜色单一、质地粗糙的生活用品逐渐演变成青花、五彩等观赏器物,彩瓷不仅有艳丽的外表,其图案内容常常能反映更深层的意义,也使瓷器不仅作为器物存在而加入了更深的情感诉求。中国人对美好寓意的追求以及物以稀为贵的普世规律,使得彩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拍卖纪录,2014年春拍大明成化鸡缸杯的2.8亿元拍价并非偶然,相信还会有来者。

(责任编辑:常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