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栏】西沐:弘扬诏安精神,促动诏安画派的当代生发

2016-06-15 11:47:41 西沐

  今天很高兴,能在漳州参加“诏安画派艺术发展座谈会”。刚才,又系统观看了沈锡纯、沈冰山兄弟的作品联展,使我对诏安画派的认知有了更多、更系统、更深化理解。虽然自己以前多次来漳州、诏安考察学习,但毕竟是一过客,可以说是浮光掠影,所以,对诏安画派的艺术发展的学习认识,也不全面,很有限。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专业与已有的研究,从三个大的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不正确甚或错误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一、研究诏安画派的艺术发展必须明晰当下文化发展的大背景

  在当今现代科技融合发展,交通与传播交流发达与便捷的态势下,直接推进了人们生存空间的一体化趋势,不断模糊了不同区域文化发展的内在边界,经济发展的趋同化、都市化、全球化进程,直接导致了文化趋同化的发展。特别是在资本市场的扩张与一体化深度发展的今天,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多样性,以及同一民族不同区域内的文化丰富性与差异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人们已经越来越急迫地意识到,与物质基础一样,文化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文化生态是人们精神与价值趋向的重要载体。同时,多样化、丰富而又差异化的文化资源,又是不同民族不同区域最为金贵、最具战略意义的财富与资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今天研究、梳理、挖掘诏安画派,就是要擦亮诏安文化品牌,提升诏安文化艺术的精神,激活丰厚的诏安文化艺术资源,为诏安、漳州,甚至是福建的发展,注入新的精神力量、新的资源库藏、新的创新发展的动力。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重视“诏安画派”这一文化现象的研究,因为在今天,它不仅仅事关风月雅逸之事,而且是事关一个区域资源的发掘、发现与整合的大局,事关地方振兴与富民的大工程。在国内,与诏安有一些相仿的的县市,依托书画市场来发展区域经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山东潍坊的青州市、甘肃定西的通渭县等,在全国闻名,其经验非常值得诏安借鉴与学习。比如说山东潍坊的青州市,在市场正常的年份,一个县域就有800-900家画廊,市场总成交额100亿,做到了卖全国卖全国的发展格局。我们希望有关方面,在时代文化大背景中,能够有这个认知。

  二、要系统认知诏安画派及其价值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区域的文化精神及其价值观取向,最终会体现在其不同的文化艺术作品中。也就是说,诏安画派的传承发展研究,我们一 定要将其放在诏安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去梳理研究,诏安画派既是诏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诏安文化孕育发展的结果。所以,对诏安画派的传承研究与认知更应关注以下几个重要维度:

  1.要历史地在特定的文化艺术生态中去研究诏安画派。一个画派的形成与发展,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要素:第一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要有相对一致与稳定的创作理念与风格;第二方面,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领军人物及一定数量的跟随者;第三方面,要有相当雄厚的发展土壤及延续时间。为此,对诏安画派的传承研究,我们至少有以下几个重大问题急需展开:

  (1)诏安特定文化艺术生态的形成及与诏安画派的互动发展;

  (2)诏安画派的流变研究;

  (3)诏安画派领军人物个案研究,特别是近现代领军人物的个案及其传承研究;

  (4)诏安画派艺术特征历史地位与价值及其审美趣向的研究;

  (5)诏安画派发展的资助及支持研究等。

  我想,这些问题是我们研究与梳理诏安画派无法回避的一些重大问题。时间关系我就不再展开。

  2、诏安画派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种区域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要深刻认知发现诏安画派的艺术价值与时代价值。对诏安画派的系统研究与传承,是进一步认知与发现诏安画派艺术价值的基础,总结与梳理是其守正出新的精神内核与体系。梁桂元先生在其《闽画史稿》中则谈到:“清末之诏安画派只是特定时期中的部分画家结合而成的,他们的作品趋向、形成大众化,且有商品化特点的画风,并非所有诏安籍的画家都可简单统称为诏安派画家。”诏安画派其艺术风格明显,特别是工写相宜、习俗风情、收放自如、时代脉搏等几个方面尤为突出。诏安画派的特征,主要有民间性、写意性、融合性、创新性等。诏安画派的传承发展,已有的研究强调两个时期,四个发展的阶段。即两个时期:时期一,诏安绘画的前盛期,也可称之为诏安画派的酝酿时期。研究显示,在康熙、乾隆年间,代表人物有康瑞(生卒年不详),多用写意笔法,善画佛像,兼山水人物花卉;沈大咸,擅工笔花鸟人物;沈和,擅水墨山水。乾隆、嘉庆年间有刘国玺(约1735-1810年),以山水画著名,其烟云点染深得二米韵格,亦精龙虎画,兼长人物;时期二,诏安画派的形成、发展及风格的奠定期。研究发现,在道光至光绪年间,沈锦洲(生卒年不详)开辟了“兼工带写,清丽雅逸”的艺术新风。其少时随商船北上,广会名家,在京津研习宋院体工笔画,后于江浙学得恽寿平的没骨画法,并糅合了诏安籍前人康瑞、刘国玺的写意笔墨,用笔遒劲,赋色明丽,尤以画牡丹、凤凰著称。沈瑶池、谢琯樵、汪志周少时均为沈锦洲的门下。他们在师承的基础上,吸收扬州画派黄沉雄苍劲的豪逸之气,和华喦幽穆清丽的韵致,着色偏重赭石花青,以“孤冷雅淡”自成一体,从而逐渐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风貌。

  四个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自沈锦洲始,经谢颖苏、沈瑶池、汪志周等传承、发扬(谢颖苏、沈瑶池、汪志周都拜沈锦洲为师),诏安画派正式形成并发展;第二阶段,以谢颖苏、沈瑶池为宗师的诏安画派传承发展;第三阶段,清未民初涌现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的诏安画派第三代代表人物马兆麟、沈镜湖和谢锡璋,以其师承、艺术风格和社会影响力,推动了诏安画派的传承发展;第四阶段,以曾于1942年共同在诏安组织燕石画社的沈耀初、沈锡纯、沈汉桢三位为领军人物,推动了诏安画派的传承发展。虽然他们各自有不同的求学历程,接受到的新美术教育、美的追求也不尽相同,他们之间并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艺术风格,但各自都在师承、艺术风格等某种程度上传承、发展了诏安画派的艺术精神。谢颖苏被誉为“台湾美术开山祖”,沈耀初在台湾画坛有很高知名度,沈锡纯、沈冰山等其他诏安画派现代传承人物在海峡两岸也有重要影响。当然,这些初步的梳理研究应该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与厘清,这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组织与引导。其实,在诏安画派的孕育与发展过程中,坚守与融合出新的时代精神一直是一条鲜活的主线,可以说这不仅仅是诏安画派的精神遗产,也更是当下我国艺术发展中最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诏安画派的研究对当下中国艺术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与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上讲,诏安画派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遗产。关键是需要我们在系统、深刻的研究、认知中去发现。

  3.要进一步发掘、发现诏安画派的艺术传统、艺术精神及审美趣向的内核。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确,我们研究诏安画派的传统,绝不是进行文化复古,也不是对诏安绘画传统进行一味地模仿,我们强调的是,传统首先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鲜活的生命状态。所以,在发掘诏安画派的传统、精神及审美内核时,要强调:

  (1)诏安画派的艺术传统首先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形式,我们要首先关注其最具活力与鲜活生命力的那一部分;

  (2)要深入发掘诏安文化孕育的诏安画派的审美趣向与品质、品格;

  (3)要深入发掘诏安画派的艺术风貌与时代取向;

  (4)要深入发掘诏安画派创作的方法与体系。

  4.要深刻挖掘诏安画派生存发展的市场基础。一个画派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与演变,我们绝对不能将其仅仅看作是一个艺术现象、文化现象,事实上,它更需要丰沃的社会基础与坚实的经济、市场基础,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分析,是诏安画派传承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诏安画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一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赞助制度;二是市场与交易体系的支撑支持;三是家族家学的支撑作用。

  三、发扬与发展问题

  研究传承诏安画派,就是要在育民富民方面有所作为。我们认为,当下最为重要的就是,搞好相应的规划与发展的顶层设计,把诏安画派及其资源的挖掘转化问题,纳入到当地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规划与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去,这是进一步挖掘、整合与转化诏安画派历史文化资源至关重要的战略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形成诏安画派当代生存发展的新的格局。

  1.研究的格局建构。一是建议尽快建立多层次、跨学科的研究机构,这次成立的厦门大学诏安画派研究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二是尽快建立形成相应的研究机制(特别是投入机制);三是培育与建构起相应的诏安画派的研究队伍与核心团队。

  2.创作的格局建构,主要是指创作队伍与水平。扩大创作队伍特别是中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与队伍培养,提升创作队伍的水平与能力,做到既有高原又有高峰,重视领军人物的培育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艺术的创作既要正视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大格局、信息图像的大爆炸发展与获取的便捷特征,又要坚守自己已有的文化艺术特性与个性。做好借鉴、吸收,又要本土化的消化,形成新的跃迁、出新与发展局面。

  3.事业的格局建构。一是,建议尽快建立诏安画派美术馆,为什么强调是诏安画派美术馆而不是诏安美术馆,原因就是诏安美术馆就是一个县级美术馆,而诏安画派美术馆是由中国艺术史做备注;二是,大力发展民办画院及创作研究机构;三是,建立相应的培训教育机构,举办影响力大的大型活动与论坛,推动诏安画派精神及品牌的推广,形成集聚优势,提升关注度。

  4.市场的格局建构。重点是扶持发展,做好:一是,大力发展书画一二级市场,并推动市场集约化发展水平与规模;二是,成立相应的行业管理组织机构,加强交流与自律;三是,积极推动互联网+平台化的机制,建立与发展诏安画派为基础的书画交易中心。

  5.产业的格局建构。重点是建构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发展金融综合服务介入书画市场,如利用市场机制建立相应的诏安画派艺术银行等,发展书画产业的上、下游发展,形成产业链,推动艺术+自然+旅游的产业业态,推动书画产业的跨界发展能力。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西沐专栏]

  西沐简介:

  西沐,本名贾杲,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陕文投)首席科学家,包商银行文化金融顾问、包商银行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潍坊银行艺术金融中心首席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著有《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引论》、《中国艺术品市场批评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品市场政策概论》、《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概论》、《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1)》、《中国画当代艺术30年》等著作;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光明日报》、《科学学研究》、《美术》、《中国美术》、《哲学动态》等报刊发表论文逾300篇。荣获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奖(著作奖)、首届新华网中国收藏年度人物,2013美术报十大年度人物。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