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争议“精英和大众”时应争议什么?

2016-06-16 09:43:16 未知

  艺术的时代潮流早已经跨过了“精英VS大众”这种简单论争的时间段——尽管在中国有错时来潮的问题,无论你怎么贬损、嘲笑、鄙视,艺术民主、共同卡拉OK的力量无法阻挡,该来的还是会来。无需到艺术史中去求证,鲜活的现实就在眼前,即使回到空间狭小的当代艺术里,例子也不少,而且有的已经提升为一种艺术思维。最新的热门事例,是各类“艺术乡村建设”项目;近期出现的,比如蔡国强热衷邀请农民、民间艺术家参展办展,西安“郭凤怡现象”等,略远且坚持相当长时间的,比如吴文光的“中国村民自治影像传播项目”(村民自拍)和文慧“生活舞蹈工作室”项目(民工、奶奶舞蹈),其部分项目曾以“民间未来”主题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再以公共活动为例,前几年颇为风光办了几届的“海安当代艺术思想论坛”,其社会影响和意义毫无疑问,所以对于部分喋喋不休的“专业化”批评和要求令人颇不以为然。民间性、民众性正是这些实践、观念的特质,其产生的社会和公益效应是需要正视和谨慎判断、评估的,其评判标准也不会是专业唯一的标准。艺术史有内史、外史之分,美术界很多人以开口闭口号称熟练于现代、后现代、当代艺术为潮,没理由对外史视不见。

  林正禄最后的落脚点是“艺术教育”,这个过程中必有一定的针对特定阶层的审美、艺术教育的社会公益意义,不过预见不可能获得伟大的商业成功。

  他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法肯定比传统美术院校先进”,能让受教者快速学会写实绘画。“情绪的偶然性表现”、“呼唤生命的感性,唤起人性中最本真的东西,又将具体的感性关联导入理性的系统,每一笔都有情感又有理性”等,“让他们找到两个块面之间的交界线,而不是从勾勒轮廓入手”、“我教的是光在任何转变时产生的现象”等局部方法,这一切,其实都不是艺术教育中的什么新鲜货色。林正碌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有先入为主的训导、训练特色,这多少会带出因对受教对象的尊重从而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的教学优点,但这同样不是什么新鲜教学法。大家知道曾经疯狂的李阳英语,就是这么干的。但是,记住,教会一个人说英语不等于教会一个人学会用英语表达,同样,教会一个升大班初高中学生跟教会一个农妇学会写实绘画技能没有难度和本质上的区别,拿身份、出身跟学艺术问题挂钩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进一步,从专业的角度,我认为,教艺术、学艺术没有捷径可走,艺术教育作为一门教育学科也绝无什么神秘之处(如果有毋宁说是每个个体不可预测的灵性和悟性),也可以说教艺术重点不在于教技能,更不在于教写实技能。所以,林正禄应该学习怎么教会农妇、农夫们学习自主表达:选对象、滤观念、定思想、循逻辑……由此学习成为有独立表达能力的人、区别于他人成立的人、即使不成熟不深刻但唯此一元的人,让这些身处乡村底层的民众把他(她)们的幸福、艰难、病痛、伤残、困惑、抗争乃至死亡用自有的艺术方式记录下来,告知于世界;而身处于这条前线的每个艺术工作者、艺术教育工作、艺术家、公益志愿者,因为、因此有机会比高高在上、远离低层做着艺术空想和宏构的名家和精英们直面他(她)们的斑斓故事与差异行为,也应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这些具体内容传播于世界……而这才是艺术教育的本质,也是考察任何这类艺术教育、普及项目能否从“人人都可学习艺术”、“人人都可搞艺术”的图量低标准向“人人都能学会艺术”、“人人都能会用艺术”的求质高标准——也就是“真公益”——转化的考察坐标。

  (作者系广州美院教师)

(责任编辑:邓晓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