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点燃学生心中的火 专访中国美院院长许江

2016-06-16 22:08:00 周懿 陈斯斯

  美术报:许院长您好。今晚的毕业季开幕式非常震撼,全场都很“嗨”,还有几十万的观众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中国美院已经成功举办了7年的毕业季。每年的毕业季都会带来很多亮点,您认为今年毕业季最大的惊喜是什么?

  许江:这次毕业季的开幕式“天地云间”在露天进行,直到开幕以前还下着雨,到正式开幕雨就停了,使这场秀得以完美地呈现,这是老天给我们的惊喜。

  今年毕业季给我不止一个惊喜,应该说好几个。第一个惊喜,是建筑学院设计搭建的“云间竹棚”,富有东方美学的韵律和动感,配合现场的音乐和云雾效果,就像我在开幕式开始时说的,我们相聚在这巨大的“漩涡”中,仿佛真的置身于天上云端。加上跨媒体艺术学院呈现的声光电演出,现场效果非常嗨,这让我喜出望外。第二个惊喜,是由首饰专业带来的毕业首秀。老师、学生们认真地准备,学生自己当模特表演,几位男生表演罗丹的雕塑,串联起整个过程。他们用肢体语言,提醒人们对身体本身的关注。只有对身体关注,才能理解饰品的意义,这场秀真正地把体势和饰品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来,我认为首秀很成功。当他们把亲手设计制作的“国字葵”胸饰颁给我的时候,我非常欣慰。第三个惊喜,是8号楼影视动画艺术学院的展览。这次展览与以往的展示形式有所不同,过去习惯于将展厅切成田字块,我们是身处于一条条小巷子中观看作品。今年的展厅完全开放,中间放置了几座土楼。土楼代表了传统家族的聚合团结,而在这里则代表着“新媒体的家族”,其中有几件作品拨动我的心弦。一位同学设计制作了一整排多媒体动态广告,这样的作品预示着未来的趋势:如今随着技术发展,街边、地铁站、电梯口等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可能就要告别传统的静态形式,演变为简短的动态形式。而且这位学生的作品一登场就有很高的成熟度,令我感到惊讶。这件作品的对面还有一个“艺术微社区”,以传统的老邮箱为载体,邮箱里展示的却是互联网时代的声音。所以8号楼里的动画、微电影、微网剧、3D技术等包括今晚开幕式的互联网直播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这些都构成了今天正向我们步步逼近的互联网生活,将我们零碎的图像编结成巨大的网络,将我们的日常生活吟诵为属于这个时代的史诗,在我们耳畔鸣响,这让我感动。

  美术报:如果给今年的毕业季打分,您会打几分?

  许江:每一年的毕业季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年又比往年有很大的提升,到处都有令人激动的作品,整体可以打90分。我认为今年整个展览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同学们上手的技艺有很大提高。我们常说,美院要通过技艺的学习,培养学生们上手的本领,进而了解创造的本质,唤起藏在我们内心的伟大创造力。像今年许多作品的尺幅很大,同学们能很好把控。比如版画作品里有黑白木刻、方刀木刻,真是刀刀有情,体现出了力量感。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就是黑白木刻,具有光荣的传统,我们同学这一代年轻人从前辈身上继承了这一传统,用大黑白来表现今天的生活。今年无论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各个艺术门类技艺的提升,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创造力量,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第二,是多媒体技术的飞跃。比如毕业展开幕式上,由跨媒体艺术学院学生呈现的“天地人机”激光影像秀,影像中用菱形来解构兵马俑,不断地在荧幕上变化动作,再加上动感的音乐,感染了现场的观众,十几分钟的表演让人耳目一新。还有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展览的新变化,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第三个特点,我在毕业展作品里看到了同学们对自己的生活,对城市,对人、山、湖的关心,对大地的关爱,富有东方美学的情怀。比如陶艺系学生的作品,可以看到对于生活本质的关爱;影视系学生拍摄的短片,可以看到对周遭生活的关注;设计系学生设计的产品,可以看到对生命、对人的关切。这是青春生命体现出来的特殊关怀,把这种关怀转化为艺术、设计,可能今天看起来还不成熟,但是我们从中看到新生命独有的创造力。还有同学从中国的的历史、传统中找寻创作灵感,结合当下进行创作,比如把《山海经》画成插图,做成饰品、玩具,很新颖也很有东方韵味。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这是东方的创造者应该要具备的情怀,这是东方美术学、东方设计学、东方建筑学、东方动漫所要具备的内在核心。所以我认为今年的毕业季有3个最明显的特点:上手的技艺、多媒体技术的飞跃和对于本土、生活的关怀。

  美术报:近期中国美院的一系列大型活动都兼顾艺术性、学术性、传统性和国际性,如营造民艺馆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举办包豪斯研讨会及“中国智造”大奖则是搭建国际性学术平台,对世界优秀设计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上世纪20年代,林风眠先生在中国美院成立之初,提出“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您也一直倡导代表中国精神的“东方诗性美学”。今年是中国美院建校88周年,也是中国美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10周年。请问,在当下如何通过学院教育,使富有东方诗性美学的艺术在国际艺术平台上占有席位,并且扩大影响力?

  许江:10年来,我们继承学院使命精神、哲匠精神、诗性精神的文脉,坚持“全球视野、本土关怀”的双轮驱动,聚焦视觉艺术的东方学建构,营造视觉文化的优势特色学科群。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如何把东方学的设计、艺术、艺术理论贯穿到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同学们。这是我们育人的核心,也可能是我们影响世界、成为世界一流艺术院校的核心力量。从学校的环境、硬件建设,每个学院中工作室、实验室、研究所“三环”的构建,最后到毕业创作,学校要营造一种氛围,包括各种高品质、国际性的活动,给学生们更高的视野。创造山水人文的家园,让年轻的心,在山水的深处感受成长的根源,眺望未来的自己。在毕业创作中,我认为每一年的毕业创作都应该有一个基本命题,关怀生活,关怀人文,头顶苍天,脚踏大地,把生机活力带到教学创作中,从传统媒介到数字媒介,深度融合。其实,在今天已经可以看到明显的痕迹,老师引领学生走向这样的方向,而我们的毕业展就是最典型的展示。老师们要不断点燃校园这把“火”,让同学们内在的力量被激发出来。

  美术报:许院长,您看着一届又一届学生成长,目送他们离开校园。在此时又一届学生即将要离开校园进入社会,您对毕业生们有怎样的期望?

  许江:学生毕业,看到他们那么青春活力地穿着中国美院特有的毕业服,作为院长我很欣慰,因为我们的同学们都成长了。我在设计毕业服的时候注入了特殊的内涵:学士是绿色的,如木在林;硕士是蓝色的,如水在渊;博士是红色的,如火在野;老师们是黄颜色,厚德载物;我的院长服是金色,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毕业服胸前还有一条长穗,在毕业典礼上,我喊“123”,大家一起把穗抛到身后,这就寓意着:在学校,学生被老师、长辈们呵护在胸前,当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就是责任在肩头。通过这样的意义系统来完成很多礼仪化的教育,把文化的内涵潜移默化地输到同学们的心中。“礼”就是要同学们按礼仪来要求自身的言行。就像上课时要有“上课,起立”这样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形式主义,它告诉我们今后在正式的场合,要肃敬起立,要认真地接受。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的文化内涵,都会影响人的一生。

  毕业在即,希望同学们要理解并谨记中国美院一贯以来倡导的基本理念——哲匠精神、东方学建构。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始终需要像哲人一样思考,像匠人一样劳作,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座右铭。此外,同学们都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时代、感恩母校、感恩老师、同学、父母。这种感恩不是简单的样式,也不是敷衍,而是要由衷地感谢那些在自己成长道路上付出辛勤劳动、提供帮助的所有人和物,感恩他们对我们生命的意义。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感恩,还如何要求他学会关怀他人呢?学会感恩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感受到这些,就能画好画、做好设计。

  更多的话,我想我会留到毕业典礼中对我们的同学们说。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吕雪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