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佳琪:乌特勒支、坎伯韦尔 两所艺术学院的教学理念
2016-06-20 10:45:59 黄佳琪
我自幼接受美术教育,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与中国美术学院影视广告专业,本科毕业后留学荷兰、英国,在不同平台环境和硬软件条件下尝试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创作方式。在与全新的教学理念及价值体系的碰撞中,为自身专业能力的补充和自我修养的提升起到极大作用。现居伦敦,从事艺术教育和画廊运营等工作。
◆坎伯韦尔艺术学院正门 黄佳琪拍摄
2013年9月我进入荷兰乌特勒支艺术学院(简称HKU)的MA CDDC (Creative Design for Digital Cultures)学科,这是个多专业联合的硕士研究生项目,旨在开发跨学科团队合作模式,进行多媒体艺术创作。HKU大体分为艺术与经济系,艺术、媒体与技术系,音乐系,戏剧系,视觉艺术与设计系五个系,坐落于不同校区。与其说是学校,HKU位于荷兰希佛萨姆的媒体学院,更像是一个研究机构。研究生需和本科最后一年的学生相互协作,根据研究内容分配不同规模的工作室,学生可向学校租借设备仪器,自行布置工作室,甚至粉刷墙壁。我们工作室成员来自荷兰、西班牙、拉脱维亚和中国,跨越媒体技术、艺术与经济学、游戏设计等专业。导师的作用在HKU相对偏弱,每隔一个月左右会来沟通下项目进程和团队合作情况,但绝不会过多干涉作业的内容和实施方式。和国内导师与学生之间比较紧密的关系不同,HKU更注重学生之间的自我沟通,让学生自发性地投入到项目研究中去。比如我们工作室制定并实施了朝十晚五的“上班”制,迟到会被罚款,款项将作为工作室基金,每天上午十点半例会,下午四点总结,并为团队命名,设计标志,开发网页。这种默契提高了效率,在没有团队作业的阶段也可以敦促自己在工作室进行独立创作。
◆坎伯韦尔艺术学院内景 黄佳琪拍摄
同年十一月底,工作室参与了为期两周的位于拉脱维亚第二大城市利耶帕亚的国际合作项目Media Culture 2020,我们和来自西班牙、英国、芬兰以及本地艺术类高等院校的师生一起进行跨媒体艺术创作,最终呈现的作品包括纪录片、交互艺术、虚拟现实等。可以说这半个月的经历是我近几年来最深刻的一段回忆,无论是每天有且只有的土豆餐,还是在卡洛斯塔监狱里体验被关小黑屋的绝望,都是课程之外丰富人生的片段,也正是HKU带给我的充实感。
之后我进入了伦敦艺术大学(简称UAL)的坎伯韦尔艺术学院,选择了Fine Art Digital专业开始第二个研究生学习。坎伯韦尔艺术学院建校于1898年,大到建筑风格,小到活版印刷工坊里的一个木刻字块,都充满了历史的印迹。
◆Fine Art Digital工作室 黄佳琪拍摄
除了每周一次的集体例会以及每学期一至两次的一对一教学辅导(英国每年为三学期,该课程为期两年)外,为了满足部分无法来伦敦参与教学的国际学生的需求,导师开设了在线辅导,创建远程讨论。整个课程的理念不在于技术上的追求,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来辅助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艺术上的应用。第一年训练的是学生做学术研究的方法,并确立研究方向、内容和表达语言,第二年基于前一阶段的认知,进行以毕业展览为目标的创作过程。期间也会临时进行阶段性成果的展示,以及参与跨学科研讨会和实践,学生还需定期更新自己的博客,作为与导师沟通的方式之一和创作过程的展现。
坎伯韦尔艺术学院给我最大的感觉,是自由和严谨。首先,课程有良好的规划,使得学生对教学方式更为信任;其次,学科间的沟通较为丰富,我可以上午在工作室做片子,下午去陶艺工坊捏泥巴,上釉、烧制还有专门的导师辅导;再者就是联邦制大学的优势了,坎伯韦尔艺术学院作为UAL的一员,学生可以去中央圣马丁、切尔西等其他一流的艺术院校享用资源,无论是图书馆还是讲座。
◆坎伯韦尔艺术学院 黄佳琪拍摄
在中国学生的数量上UAL是HKU的上百倍,当然这不单是艺术院校的现状,而是整个英国教育系统对欧盟以外学生大量扩招所致。对于刚走出国门的人来说,能进入同国籍的生活圈是好事,但留学生应该更多地融入到国际团队中锻炼自己并参与讨论。与中国三年制的硕士研究生课程相比,HKU一年的课程极为紧凑,没有太多时间进行学术研究,而坎伯韦尔的两年相对合理,在理论学习和实际创作上都留有余地,毕业作品也不是独立的项目而是整个课程中研究内容的集合,更为深刻。我没有在国内读过研究生,平台不同,教学理念和创作方式自然不同,但我体会得到国外优秀艺术院校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学术贡献,以及这个社会反馈给艺术的包容度,这种良性的发展方式是国内艺术院校值得借鉴的。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