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梁绍基:感悟贾科梅蒂的艺术

2016-06-22 09:49:53 梁绍基

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和法国巴黎贾科梅蒂基金会(Fondation Giacometti)共同策划举办的贾科梅蒂回顾展现场

  贾科梅蒂展带给人们的信息与启示,依我所见,也许多年后才真正明白。因为他既代表过去,更属于未来。贾科梅蒂以空间尘埃般虚无,孤独,焦灼的形象描写了二战后欧洲人的心态,而此又道破了当代人所处的存在的困境,荒诞的现实。疾走的脆弱的、火柴棒的人物是他生命体悟的真切的语言,而非简单的铁丝形式。上世纪80年代劳森伯格展上,当初更多的见到的是惊邪的表情,今年于贾科梅蒂展上也不乏惊叹90年代波普艺术影响了不少中国艺术家,而这次贾科梅蒂展很完整系统呈现了贾科梅蒂的艺木道路,潜藏的影响日久愈显。其实他以虚当实的语言能与中国文化对话。今春在西岸的埃利亚松展及贾科梅蒂展都很出色,但贾科梅蒂展显然更人文,更心灵化,更学术化。呈现展览的策划布置乃至细节上也更考究。感谢余德耀先生及其团队的努力, 感谢法国贾科梅蒂基金会的慷概,使我饱览眼福,也再次认识了私人美术馆的能量,上海西岸的能量。我适时还会携友前来参观。另外,贾科梅蒂以虚作实的表现手法其实能与东方对话,他不畏艺术上的孤独和生活上的困忧坚持探索的精神,无疑对今天的艺术圈状态是一剂良药。他的创作小稿,之所以感人在于此。

  我只是艺术家,不是理论家,从创作实践上去理解和体会贾科梅蒂的作品。我发現贾科梅蒂雕塑的剥蚀瘦长形体在消失中却同时显示一种神性,高贵的品格,他的绘画也如此。或更准确地说,他研究过意大利乔托的壁画,埃及及古代原始艺术,师从过布德尔,经过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嬗变,但最重要的是他最终把这一切投入自身存在的体悟中了,变为真实和虚空之间的语言,变为了诗。所以贾科梅蒂的作品有厚度的,消失中的永恒。(埃利亚松的佳作也是于科学中发现诗性)。我在创作“自然系列"No一10"床"時发現,当把按蚕比例设计的由蚕自己吐丝缠绕而成的细金属线床架放大为真实的婴儿床尺度时,顿觉变得夸张,失去了对小生命由衷的怜爱感。于是又返回制小床。回忆当初创作的感受,读贾科梅蒂的作品,我更理解艺术追求的不是视觉的真实而是心灵的真实。所谓感悟是情有所动并进入心识顿醒而由内向外释放。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