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方寸“扇”出文化

2016-06-24 09:40:44 未知

  盛夏时节,扇子成了人们手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纳凉工具。中国的扇文化源远流长,扇既可以作为一种生活用具,也可以成为吟诗作画的道具。曾几何时,我被电影《桃花扇》中侯朝宗爱慕李香君,将情诗题于扇上,赠她作为定情物的故事而感动,也为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手持鹅毛扇,用计千千万的大将风度所倾倒。北宋晏几道在《鹧鸪天》的词中写到:“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藏扇赏扇,个中的文化趣味是在不言中的。

  那一年,我去武汉姑妈家做客,姑爹是个集邮迷,十几本集邮册摆放在书柜里,拿出一册,我一眼就相中了那套1982年《明清扇面画》邮票,一共6枚。好在这邮票他有多余,送我一套,置于自己的小邮册里,每天看看,喜形于色。

  扇中绘画历来是中国的一大文化特色,这6枚邮票由许彦博设计,邮票所选的六幅扇面画都是中国明清两代著名画家的得意之作,图案分别采用明代沈周的《秋林独步图》:画面上,一树峭拔挺立,秋风之中,落英点点。树下路上,一位衣带宽博的书生悠然独行,他要去哪里?自然在踏迹秋天的落叶。笔墨虽少,含意深远。唐寅的《枯木寒鸦图》:画面正中,光秃的枝头上稀疏散落着几只寒鸦,回望从远处飞来的同伴,它们并不知道将要栖于何处,正合“一树寒鸦未定栖”之意,与画面左下角那只孤独伫立的寒鸦形成了鲜明对照,更添画面凄楚之感。周之冕的《竹雀图》:用钩花点叶技法,描绘出一枝细腻优美的翠竹,几只喜雀栖息在柔韧的竹枝上,宛转啼鸣,悠闲自得。静态的画面透露出生动风趣的韵致。陈洪绶的《松下题诗图》:一对仕女怀着闲情逸致徘徊松下,凝神静思,构寻佳句。清代恽寿平的《菊花图》:画家以写实的手法,刻划出一对绿叶扶疏的红黄菊花。两花相对顾盼,含情依依。花枝造型优美,富有生机。在技法上,作者在工笔中融入写意,在写意时不忘细致。王武的《梧禽紫薇图》,此作品在构图上强调丰满充实,在结构上强调上下有致,相揖相让。一只禽鸟栖息在梧枝上,昂首欢啼。鸣禽下繁花点点。细看那鸟儿,如同报春的鸟,站在枝头传送喜讯,让人欢快而兴奋。

  忙碌了一整天,我常常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刻欣赏它们,6枚精美的邮票,6把小小的折扇,刻画着秋林美景、枯木寒鸦、竹雀闹春、松下题诗、菊花劲舞、喜鹊叫枝的不同景致,此时此刻,扇太小,心无眠,只感觉心底一片别洞天。人,仿佛与古代文人相遇,心,站在丛林松涛上歌唱。

  扇中有画,画中有花有鸟也有人,一套扇子邮票铺展开来,很快,我就感觉到了夏天的清风。收藏扇子邮票,那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清凉和舒适。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李亚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