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栏】马继东:一场艺博会与三位投资人

2016-06-28 13:00:57 马继东

  若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5岁的生理年龄上限规定,1970年出生的左小祖咒显然不在“青年”行列,但并不妨碍这位素以标新立异著称的音乐人,在6月29日这天,以《最荒唐》的演讲,拉开上海地区一场以“青年”命名的年度艺术活动大幕。

  即将在今夏迎来第二届的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对于当代艺术展览云集的中国“魔都”上海,可谓不折不扣的新面孔——去年的首次亮相,似乎并未在艺术圈烙下深刻印记。

  上海企业家李伟,因为女儿在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读艺术的缘故,三年前开始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尤其关注80后青年艺术家群体。2015年首届上海“青艺博”,临近闭馆才获知消息的他,仓促赶到现场扫货。对于这一主打“青年”的新平台,他的第一印象是“市场推广有问题”。尽管感觉参展作品整体偏弱,且大多为学院派,但专业的布展水准,也帮助他顺利地挑选到几件满意的作品。

  对于作品的优劣评判,李伟自己总结了两条标准,第一看原创性,第二看是否具有中国元素——相比这种来自收藏家个人喜好的经验和直觉,专业的艺术评委们对于作品的筛选和评判则更强调学术化与体系化。

  对于上海青艺博去年的参展作品,中央美院造型学院院长苏新平也不太满意。因为老朋友、中国美院教授杨劲松出任艺术总监的缘故,他答应以学术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对参展作品进行学术水准的把关。与他一同加入的,还有李小山、丁乙等艺术界大咖。

  如果说北京是盛产艺术家的大型试验场,上海则是最适合这些艺术家展示的国际舞台。苏新平认同在上海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但他希望可以弱化其中的商业属性,在他看来,一个年轻艺术家过早曝光成名并进入市场并不是一件好事,揠苗助长有时反倒会令这些拥有天赋的美术青年迷失自我。

  第一届的备选作品,大多来自青年艺术家的自荐报名,水准参差不齐,学术委员会可以做的梳理工作其实并不多,面对“无米之炊”,苏新平甚至一度想过要退出。而2016年的第二届,由于引入了南北双策展人制度,俞可、杜曦云两位知名策展人负责前期的作品初选与推荐,这一重要改变让苏新平看到了可喜的变化。“今年学术委员会一共进行了两次筛选,第一次不太满意,提出改进意见后,第二次就见到了许多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

  对于一场艺术展览如何兼顾学术与商业,苏新平坚持只有学术的吸引力才能带动商业,他的这一观点也获得策展人杜曦云的认同。

  销售,对于一场艺术博览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结果也最能直观反映展会人气高低。但杜曦云认为,买家希望买到优秀作品,这时候学术反而变的更加重要。上海青艺博的学术评审们,针对初选作品,时常展开激烈讨论,内部争议不断,这种严格与专业度,恰恰才是对藏家负责的态度,也保证了今年参展作品的水准。

  “青年”作为上海青艺博的标签,身为策展人,杜曦云更多是从文化心态的层面去解读——凡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追求真相有持久动力,对国际潮流趣味有吸收能力,有强烈改变自身现状意愿的艺术家,都可以定义为“青年艺术家”,比如今年高调参展的左小诅咒。

  而确保这种纯粹的特质,也正是上海“青艺博”幕后三位商业投资人最初选择学术合作伙伴的重要标准。

  王菁,上海一家展览顾问公司的老板,承接香格里拉等国际知名五星级酒店在华公共空间及室内设计业务20多年,期间与不少艺术家合作过,因此她也是三位投资人中距离艺术最近的一位。

  与王菁初次见面是2015年春,她来北京,与我聊筹备中的上海“青艺博”。进我办公室时,她背着一个黑色的双肩电脑包,穿一身深色运动休闲装,戴副茶色无框眼镜,凌乱的短发上还粘着少许白色柳絮,我当时差点以为她是名IT技术工程师。

  王菁告诉我,之所以想在上海搭建一个专门为青年艺术家服务的平台,初衷源自2010年发生的一件事。

  曾有一位与王菁长期合作的重要地产客户,想在园区置放几件物美价廉的雕塑作品,问询她能否借机组织一场青年雕塑大奖赛。当时恰逢6月,王菁决定先参观国内各大美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作品展,通过展览,她挑选了许多位有潜力的年轻雕塑家,跟他们取得联系,并告知了业主方的主题创作要求。最终,有200多位雕塑家投了方案,平均每人有2到3套方案。500多组稿件,经过多轮筛选,最终有两位青年雕塑家入选,作品得以进驻嘉里中心大酒店的公共空间。

  这两位入选的学生,毕业后,一位留鲁迅美院任教,另一位在广州美院任教。

  过了一年多,王菁安排秘书,给未入选的其他青年雕塑家做回访,一轮电话打下来,才发现95%的人都不再从事雕塑行业了。这样的回访结果对王菁触动很大,想到这些学生所倾注的精力,家长投入的不菲学费,有天份的年轻人,历经四年寒窗,仅仅因为缺少展示的机会,只能在毕业后被迫放弃梦想,她为此感到惋惜。

  抱着这样的想法,王菁找来自己常年合作的两位生意伙伴,尹炜和邹振光,正式组成上海青艺博的三驾马车。

  拥有一家实业公司和一家影视公司的尹炜,过去20多年一直跟玩具和动漫打交道,虽说也曾因朋友推荐买过一些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但艺术圈对她而言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她的加入,除了相信王菁对艺术的判断,认同扶持青年艺术家的想法;同时,她以为管理是相通的,自己的商业经验可以在新平台上发挥作用。

  然而,直到付诸实践,尹炜才发现当初的预期过于乐观,一场艺术展览的运作,牵涉的环节方方面面,不止要做好公共关系的维护,还要尽可能满足各大艺术院校不同青年人的多元想法,实际操作的辛苦程度也远超她的想象。

  对于第一届的运作,尹炜笑称最多打“二三十分”,从2015年1月成立新公司,到6月份开展,准备并不充分,导致很多工作没有做到位。尽管是一个“不满意的开始”,但对她而言,毕竟也迈出了进入艺术圈的第一步。至于今年,尽管经学术委员会评选出来的作品更为成熟,加上策展人制的新亮点,但尹炜还是谨慎地表达希望第二届可以过及格线的愿景。她觉得,在浮躁的时代,一个没有暗箱操作的艺术博览会若想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一方面需要足够的耐心,踏踏实实一年一年推进下去;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以及消费群体素质的提升——归根结底,需要漫长的时间来转化,这也是她多年从事动漫影视行业总结的心得。

  相比之下,作为出品人中的唯一男性,邹振光对于上海青艺博的前景抱有更为乐观的心态。曾任浙江中沃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他,更多在团队里扮演战略管理和销售策略制定的角色。他认为,一场艺术博览会能否成功,政府的支持、艺术界的认可、投资人的能力——三者缺一不可,而上海青艺博同时满足了这三个条件。他相信,随着扶持青年艺术家的海外驻留计划推出,组织贴近生活的艺术沙龙,借助数据库分析选择更符合定位的新买家入场,通过三到五年的口碑沉淀,“青艺博”一定会成为上海的文化名片。

  当然,对于提升一座城市的艺术修养而言,艺博会并非万能良药。

  长期旅居上海的台北青年收藏家、龙门雅集画廊总经理李俊毅认为,上海大多数年轻消费群体,对艺术购买的欲望普遍不高,上班族宁愿花钱买衣服或奢侈品。而艺博会本身是商业性的交易平台,尚无法做到让大众真正走近艺术——若要实现全社会的美育普及,必须透过更多免费开放的美术馆和博物馆,让市民从培养欣赏艺术的习惯开始,慢慢将艺术变为生活的时尚。

  也只有如此,一场以“青年”命名的艺术博览会,才会在青年艺术家参展之外,涌现更多入场的青年买家。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马继东专栏]

  作者简介:

  马继东,《艺术商业》杂志及艺商传媒公司创始人,中央财经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为多家艺术网站、拍卖行、电视栏目及电商平台提供顾问咨询服务。曾任文化部《艺术市场》杂志社副社长。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