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快讯】艺术与生物学的“殊途同归”——“项目空间:青年策展实验室”里发现了什么?
2016-07-03 21:12:01 未知
艺术与生物学的跨界创作近年来在很多艺术家的实践中得以体现,而此次展览中策展人选择了两位这样的艺术家。有趣的是,展览不仅呈现了他们如何从生物学角度推导出来雕塑与绘画的样式,而且找到了在他们之前的抽象作品,这些抽象作品无论是从纯形式的角度,还是出于对情感状态的表达,都是艺术家式的主观创作,而当这些出于主观的创作,与生物学对客观物质的再现形式发生惊人的巧合时,带来的是一种关于未来艺术的思考,既当艺术与科学发生交叉,人类有可能会从事物的形态中发现怎样新的认知方式及观念的可能性?
7月2日,“当形式不成为态度:生物学和艺术的相遇”在中央美术馆学院美术馆开幕。该展览属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于2016年7月启动“项目空间:青年策展实验室”首展。“项目空间”是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共同发起,旨在挖掘与扶持新生代策展人,而今年的展览方向特别指向艺术与多学科跨界的策展领域。
“当形式不成为态度”由青年策展人魏颖策展,探讨以生物学为题材的的当代艺术创作。展览选取了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本·弗莱(Ben Fry),朱利安·沃斯-安德里亚(Julian Voss-Andreae)。
致力于“基因制图学”的艺术家本·弗莱(Ben Fry),同时也是风靡全球的图形交互软件“Processing”的发明者。在本次展览的作品《染色体21号》中,他将人体第21号染色体上的4800万个碱基,通过对其有效性或无效性的色彩解码,将其转为一幅冷静肃穆的巨型抽象画。
《染色体21号》将人身上的21号染色体上的4800万个碱基转换成图像
作品局部放大,其中深色代表有效性,浅色代表无效性,有效的碱基会对人体产生作用,无效的反之
作品局部放大
如果将人体细胞中的DNA比作一面墙,碱基相当于DNA中的一块块砖,上图呈现了这一生物学结构
《染色体21号》的画面和另一位极简主义艺术家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的《无题7号》极其相似,但马丁描绘线条的初衷却是作为宗教般的日常修炼。
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无题7号》
另一位参展艺术家朱利安·沃斯-安德里亚(Julian Voss-Andreae)则是一位拥有量子物理学背景的雕塑家。他擅长将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蛋白质分子,通过建立其三维结构模型,转化为巨型户外雕塑作品。这些雕塑线条硬朗且色彩单一鲜明,外观酷似“纪念碑大师”托尼·史密斯(Tony Smith)的作品。
弗莱和沃斯-安德里亚的作品,尽管拥有抽象艺术的经典形式,但它们实际上却是一种新的“写实主义”,或许可以称之为“科学写实主义”。因为它们都是对构成生命的微观元素(基因和蛋白质)的无限放大的再现,是一种超级写实。
朱利安·沃斯-安德里亚(Julian Voss-Andreae)《侏儒》
MJ25是肠道细菌所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拥有罕见的索套结构,其尾部伸进了环状结构中,这种结构能够通过抑制其他细菌的蛋白合成机制来杀死这些竞争者。Nanons,是古希腊语中“侏儒”之意,也是“纳米”一词的词源,题目“侏儒”暗示MJ25的纳米级体量,也因基索套结构酷似侏儒巨大的脑袋,而具有拟人含义。
朱利安·沃斯-安德里亚(Julian Voss-Andreae)《蜂毒素》
蜂毒肽的生物学图示,艺术家通过电脑程序将其蛋白质建模后,通过3D打印呈现出来
托尼·史密斯(Tony Smith)《回归》
上世纪60年代DNA的发现,标志着生物学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新千年后,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以及最近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都深刻改变着个人的生活方式,并由此引发了关于生物技术对社会秩序的冲击、新世代下的生命政治等深刻讨论。这种影响也触及艺术创作领域,并出现了一系列将生物学作为题材和技术的作品。展览选取了两组以分子生物学作为题材的抽象艺术作品,它们有着与艺术史上经典抽象作品相同的形式,却代表了“后分子”时代艺术家切入创作的全新视角。
而作为参照的两位艺术家——艾格尼丝·马丁和托尼·史密斯所处的时代均为二战后艺术转型期,他们所关注的是在各自媒介(绘画和雕塑)上创造出区别于经典现代主义的作品。这种对比和呼应不仅只是艺术史上的巧合,也预示着一种全新的科学世界观和艺术价值观在未来的可能性。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8月27日。
策展人魏颖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合影
策展人魏颖与吴作人基金会代表合影
展览围绕作品和艺术家呈现了丰富的相关资料
(责任编辑:熊晓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