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峰:对美和自我的第三种审视丨王念东个展“时光间隙”评论
2016-07-06 17:17:07 未知
李万峰:对美和自我的第三种审视丨王念东个展“时光间隙”评论
对美和自我的第三种审视
文/李万峰
王念东的作品美得几乎惹人非议。当代艺术的虚假繁荣让我们心力交瘁,不知道自己越跑越偏,往往忽略了艺术的本质——取悦艺术家本人。在这个前提之外,就贸然让艺术承载太多别的内容是否应当,不免有待商榷。王念东很执着、乃至有些迟钝地保持着与绘画的基本关系,让其精湛的技艺服务于情感,持之以恒地将内在的规则和秩序在画布上呈现出典雅的面貌,绝对不是看上去那么容易——尤其是对于拥有卓越才能的艺术家来说。
首先是直觉:美是天经地义的,自我亦在其中。这个时候,艺术家还不需要捍卫什么,不需要关心自己处于怎样的时空,这条命到底怎么回事,到这儿来有没有要完成的事情。这个时候的世界还很年轻,艺术家只需要听从于生命最开始的指令,任由元气充沛的热情激荡,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把什么画下来,把触动灵魂的古老的东西留住。在王念东这里,非但高度完成的画面效果能够实施理想,就连技术本身也与春风得意的少年时代密不可分,形成了看似老成,其实没什么轻重缓急的爆炸的节奏。然而,如此丰盛的时期最多十年,譬如从1994年开始,到大学毕业的第二年,王念东早已成名。
第二种审视即自觉,怀疑、困惑、做出选择,涉及一些严肃(但未必重要)的问题。批评家们在王念东身上用得最多的是“超现实主义”的标签,我不是很认同。王念东有效地表达了后现代的、消费社会的集体焦虑,虽然警惕现代文明中的危险具备道德优势,但他并没有做出批判的样子,一如他使用现实与梦境、事实与幻想的拼贴,却又并不以此为手段,而以此为目的。他要做的非常简单,就是大大方方地把美好的事物摆在桌面上。王念东做出了选择,他的作品逐渐多了些否认理性的意思。
王念东作品中任何一个女性在这个时代的生命状态,莫说艺术家,即便是造物者自己,大概也无力评判或掌握。不过与此同时,王念东始终没有否认我们所有人的困境,只是他仅仅负责拿出事实,不做讨论,而是让观众去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他知道艺术家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得到结果,谁都不可能。说起来清晰、笃定,但这条路上占主导地位的终究是主张的反复,所谓的自我被打散,通过作品未必能见到艺术家所耗费的全部心血。王念东给观众和自己设置了一模一样的陷阱。这时候他的美学得以迅速成立并且丰富起来,但无力摆脱追随才能的印记。
自我的重构也就是第三种审视。自我的重构过程才说得上诚实和坚定。王念东所相信的艺术的力量绝非狂暴、乖戾或自命高深,而是诚实、温和以及点到为止。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揭示的创伤都是自己的创伤,与他人无涉;每一张作品都是在古往今来的混沌而不是此时此刻的混沌中标注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身陷物质的旋涡的时候,留恋并描摹存在越来越轻浮的精神性;不计成本地捍卫自由的基石(感受)与纹章(创作)。王念东将作品的风格一以贯之,变化精微而不容商量,作品中的女性和选择的绘画材料本身也才具备了与存在一致的光芒,可以照耀无边无际的事物。
其典雅也即对不可言说的部分保持信任,其恪守的笨拙包括努力经营的陈旧也都饱含肃穆,得以成功应对造物通过艺术家自己所设置的考验,让情感获得喘息的机会并且为之构筑难以更改的中立性。我们在谈论创作的时候,会说到小心外界的影响,却很少论及去除才能的干扰。美仍然是天经地义的,制造美的方法却需要从中剥离。这还有个顺带的好处,仅仅把技术当成技术,把材料当作材料,就能让它们解放,不再从属于何物。一个艺术家自然有为技艺之光荣保驾护航的义务。王念东无愧于廿余年的坚持,把创作带向趋于绝对的公共性,给观众留下充分的可能。他本人也站在观众里面,认为自己一无所知。也就是说,无所谓误读,我们感受到的、解释出来的都是真相。
——为了言说的方便,所以做了区分,三种审视渐次推进,意义或对意义的否定变得坚不可摧,事实上,在我看来都是第三种:创作指向美妙的虚无。
(责任编辑:李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