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修养”提高心灵的品性
2016-07-07 08:45:18 未知
作家北野近日发文称,艺术家能够生存并获得尊重,他们的天赋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就需要一个绝对自由、尊重创新和鼓励突破的文化教育制度及社会环境,我们统称为“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艺术修养”对个人来说,是获得自由和解放的途径,是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获得智慧的方法。自由只能建立在法之上,自由等于守法。当你珍视自由,你就会看重创新和创造力,对自己一时不能理解、甚至感到怪异的东西持一种包容、开放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将决定你的风度和成败。追求自由非常需要勇气和行动力,需要合作等一系列美德。最终我们会发现:“艺术修养”将决定人的命运!因为“艺术修养”解决心灵的问题,提高心灵的品性。
企业家收藏不可唯利是图
企业家收藏是艺评家冯善书持续关注的话题,他说今年春夏一二级市场的大盘基本上都是这批人拉起来的。企业家进场,玩的到底是真感情还是资本的游戏,这个没办法泛泛而谈,唯有留待日后具案观察。一旦有人想通过私人博物馆来为企业创造利润,尤其是想通过艺术品交易的方式来赚钱,问题就来了。在真伪和价值判断标准缺失的情况下,浑水摸鱼便成了从中渔利的最好办法。但愿企业收藏家,能够像保护自己的羽毛一样来珍惜自己的平台。借着专业机构和大平台的掩护来售假,虽然可以加快个人敛财的速度,然而,这无疑是一场极度危险的游戏,前面连接的是一条通往法律深渊的不归路。
大画家从不轻视评论
艺评家黑子近日发文说,真正画得好的、有学识有修养的大画家从不轻视评论,更不会诋毁评论家,他们深知评论对文艺创作的重要性,更深知评论家对文艺建设的重要性,尤其在当下,随着专业化、学科化分工的日益明细,文艺评论已经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学科出现,也已经形成了自身较为完整的体系。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一样,同是文艺领域不可分割的两翼,同等重要和关键。它并非从属于文艺创作而存在,更非依附于艺术家而存在,有着自己相对的独立性,而且事实也已经证明,这种独立性和它的价值、作用与意义越来越凸显,越来越无可取代,也越来越不容被轻视。
伪学术盛行于艺术金融领域
艺术研究者孔达达近日发文指出,在有关艺术市场的研究领域,滥用概念,生套理论的现象时有发生,机械地套用宏观经济理论,最终出现了一系列的伪学术和伪学科。在更加极端的情况下,甚至有金融领域的学者将凯恩斯的某种货币理论移植到对艺术品资产化的论述中,满篇的金融术语,却对艺术本身缺乏最基本的认识,不仅其研究方法值得商榷,就连其研究的真实动机也很可疑。更不要说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洞的官僚化文章,假如将有关农业的分析文章的“农业”二字直接改成艺术,也完全适用,如果学术就是这样的,那不要也罢。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