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立锁丨来自大山的艺术情怀
2016-07-08 14:29:18 雅昌摄影
苏立锁,他来自大山,骨子里带着大山所赋予的质朴和纯粹,他将镜头对准与他朝夕相处的普通百姓和家乡景致,记录平实的生活中最真实的画面,他善于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他用艺术的手法再现情景交融的时刻。这种平凡的视角,衍生出的是不平凡的作品,正是这些作品,使他在摄影界,获得了广泛认可。
浙江温州瑞安,是苏立锁生活的城市,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古市井繁华、商贸发达、人文荟萃。如今快速的发展,使这里成为宜居的城市。光鲜亮丽的都市景观背后,是一条条老街道的落寞,苏立锁把镜头对这些正在被慢慢消失、逐渐被人遗忘的城郊结合部,记录了一个城市变迁留下的痕迹,反映一个时代发展的足印。
《康福路里的人们》
40岁的孙克军是四川大竹人,她的两个女儿一个10岁,叫林慧琼,一个6岁叫林志。趁暑假时来看望妈妈。
许旺阳 江西乐平洺口镇洺口村人 ,39岁, 泥水工。 已在此居住10多年。
夜幕降临,当地80岁的林良妹和61岁薛香花阿婆在乘凉。
在温瑞塘河支流上的康福路,很有江南水乡的韵味。
《康福路里的人们》,正是苏立锁多年坚持拍摄的瑞安老街区的故事,与人山人海的商业街、鳞次栉比的大楼相比,康福路则显得平静、简陋许多,但在这狭窄的生活空间里,因为质朴情感的维系,家家户户的烟火依旧平淡而温情。苏立锁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融入了这一条条古老的弄堂,在《康福路里的人们》这组作品里,我们感受到平淡生活中,这些小情趣是那样的真实而美好,也许,在许多年以后,这些老街道都将被现代化的城市景观所替代,但我们相信这一份美好值得这个城市记忆和珍藏。这组作品也被美国国家地理以“影像记录:带你追寻心中向往的那个古镇”为题,刊登在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网上。
江西德兴泗洲镇五星村吴爱云的家人们在忙碌各自的活儿。
江西乐平高家镇文田村7岁的廖可心小朋友在晒满南瓜片的院子里吃饭。
88岁的吴积红老爷爷,晚上在康福路38号的家门口纳凉。
苏立锁对家乡有着深深地眷恋,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每每工作之暇,他就放弃节假日,回到寨寮溪畔,无数次起早贪黑,寻觅与他自己情感相通的诗意影像,那里是他的家乡,那里有他儿时的伙伴和内心情感的归宿。
《灶祭》是苏立锁关于家乡文化历史的另一种诠释。
中国自古讲究“民以食为天”。厨房,承载着传统中国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记忆。苏立锁寻访那些散落在浙江台州山区的、即将被抛弃的旧日厨房,以及这些厨房的主人,并为他们立像。画面里不仅有历经岁月的灶台和他们的主人,苏立锁还将留有余温的灶屋、炊具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器物和食品收入画面之中,这使得作品充满了温情,却也引人伤感。但这些画面,在朴实与厚重之中,讲述出了那些最普通的中国百姓的生活。
方丙玉 94岁,仙居田市镇蔡坎头村144号(拍摄时间2015年5月10日)
郭宋妹,98岁,仙居横溪镇苍岭坑村下透41号旁(拍摄于2013年11月1日)
陈朝光,89岁,仙居溪港乡百花村26号(拍摄于2014年2月3日)
陈泽林,76岁,仙居广度乡大道平村寺加坑6号(拍摄于2013年10月19日)
2014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苏立锁的《沙语》系列作品使得他在摄影圈被人们广为关注。这组作品,苏立锁花费了三年的时间,他逡巡于海边,追逐着海浪,等待着浩瀚深邃的海洋携带着生生不息的浪花,为他印下各种各样的图案。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组抽象却也真实的景象,那些图案有些酷似玉米、青菜、麦浪或苇荡,有些犹如广袤而深幽的皇天后土、黄土高坡,还有那奔流不息的河流、郁郁葱葱的树木,万马奔腾的原野,乃至各种披上初雪的大地与山川,所有这些都是属于人类环境肇始起源的形象。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苏立锁在这组作品中,传达出的是他对自然的敬畏,和他对于生命和实践的思考。
殇
非洲野趣
对岸树影
苏立锁的摄影创作,似乎无意中描绘出了他的心路历程,他将他对家乡的情感藏在了作品里,也将他对生活的各种思考,凝结在影像中,他用摄影讲述了属于他的故事。
这些作品饱含苏立锁的个人情怀,有着独属于他的深深烙印。每一幅作品都可以从中读出他所传达出的感情,所以,也格外打动人心。
幅好的作品,除了扎实的摄影功底所带来的构图、光影等等技术层面的融洽,更需要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其中,这就像在作品中注入了灵魂。当人们与画面中的场景产生共鸣,影像的价值就不再仅仅存在于记录本身,而是延展到更深的情感层面,从而具有更丰富的艺术价值。
(责任编辑: 孙靓)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