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RON LOGO](http://pubunder.artron.net/pubimgs/news/artron_logo.png)
【雅昌讲堂3044期】冯玮瑜:皇家气象-黄釉瓷器收藏心得(上)
2016-07-10 06:45:02 吕江柳
冯玮瑜:广东著名收藏家
1.“自得堂”
我今天讲的题目叫做“皇家气象”是我自己收藏黄釉瓷器的一些心得,我收藏瓷器也是受家里的影响一直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喜爱和爱好,瓷器收藏是我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收藏种类,其中以收藏单色釉为主,黄釉瓷器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系列,此次也受中国嘉德的邀请在这里同时做了一个展览“皇家气象:明清御窑黄釉器的特展”,在二楼,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看一下。
自得堂是我自己收藏的一个堂号,我们在岭南广州而来,相距京城这是千里之遥。这次嘉德是精心筹划这次展览和此次的讲座,让我可以进行交流。
我今天的这个讲座是分了几个部分:主要是讲一下自己对收藏这个体系的一些心得。黄釉瓷器以前都是在宫里面去使用的,此次这次展览展品来到这里就像是故地重游,此物只因宫廷有,民间哪得几回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以前深宫大院的黄釉瓷器来到故地重游是景物依旧,换了人间,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果器物有情也应悲喜交集、感慨万千。
2.收藏黄釉器的缘由
我自己收藏单色釉特别是颜色釉里面的黄釉器的收藏缘由是有几个:
首先一个是从美学的追求上去入手,因为在中国宋代的文人美学是一直影响至今。单色釉是很接近宋代这种纯朴的美学,我个人喜爱这一点主要是觉得它是给我这种宋代的内敛,这种纯朴,所以非常的喜爱。黄釉集淡雅与尊贵一身也是无可超越的。
另外一个缘由可能源自于我自身自小的一个经历,对颜色的这种崇拜,小的时候就是第一次来到京城来到故宫,觉得很震撼,特别是在景山上面去俯视故宫和天安门周边这些景物的时候,黄澄澄的一片都是黄色的琉璃瓦,对这种黄色的崇拜是油然而生。以后也多次地来到了这个地方,这种感受越发的深刻,所以到了自己收藏的时候,可能也是这种自己的一种感情和情怀会在这方面特别的喜爱,会去着眼在这方面去收藏。收藏里,我们遵循着一个原则吧,就是希望能收到精品,,然后精品之中是希望它是比如说是我们器物类的希望它的形制,还有就是它的这种品相去更高的等级、完美的一个级别,因此做收藏是希望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所以黄釉器也是比较符合的这种收藏的一个理念。
讲到收藏的缘由还有一点就是也说到就是这种审美观也就是刚开始我说的一个美学的一个观念,收藏是因为在艺术品的市场里面种类非常得多,如果说我们去每一样种类都能收到很好东西可能不太可能,在这个过程之中如何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可能更多的首先要源于一种喜爱,因为只有这样子发自内心的爱才能持续地去收藏,因为收藏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是广厦一日地建起来。可能耐得住寂寞最后收获是更大的,因为好东西它最终是会说话的,也就像我们传统的《周易》里面讲到的讲究的是食和味,而作为封建皇朝时期最高贵的釉色现在的市场价格其实对比其他的我们做一个横向的对比的时候其实价位是没有完全的体现得到的,所以可能从这一点来说我相信终有一天它的价值会大放异彩的,当然作为一个收藏者我们是源于自己的这种内心的情怀和对审美观的这种入手,其实不应该说是盯着市场去看,而是从自己的这种审美角度然后围绕着这样一个体系去入手,当然也是多请教名师了,从学术角度去进行了研究,最终收获是我们沉淀下来的东西。
“我的金饭碗”
其实说到黄釉器弘治一朝刚才也说到了是它的一个颠峰,同时它有两个一俗一雅的名字,一个是非常雅致的名字“娇黄”另外它有一个比较俗气的名字叫“鸡油黄”大俗大雅,在这个瓷器上的一片纯黄的鸡油如同一汪清水清亮、莹润,特别是那只宫碗透亮透亮的,所以大家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去看一下。这是我收的其中的一只康熙的一个大碗,这个碗性质非常的硕大有31.5厘米大,所以这是我自己在家里面给它拍的照,所以我叫它是我的“金饭碗”,因为金饭碗是我们传统术语里面说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棒的一个,当一个人有很好的职业和未来的时候就有金饭碗,所以我自己就给自己起了这个名字“我的金饭碗”。
在我收藏的这个瓷器的入手的时候呢,我先是从康熙朝去入手的,为什么是这样去选择呢?因为古代瓷器它的是这么多年下来是博大精深,康熙朝的历史是比较长的,从1662年到1722年历时了一甲子。这么长的时间去烧造我们可以去寻找到很多它的一个对照物、参照物是很正的这些官样的参照物,我们学习起来切入点是比较容易的,同时就是康熙一朝是繁盛的,它是平三藩、收台湾、河清海宴,这个时候就是我们的御窑厂也是烧供内宫使用,因此这个瓷器走向也开始走向了另一个巅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瓷器也是很精美,所以在这个时候去入手他这个瓷器,我觉得是比较保险的,因此就开始去收录这些康熙朝的瓷器,其中就是有一次被这个大碗感动了,这是我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康熙朝的藏品,它来自于玫茵堂,
我在今年也是跟望兴楼的主人兴哥也一次会面的时候他也在跟我说哎你的款非常的好,后来我自己回去再去研究发现确实这个碗它一般是一个六字三行款,六字两行款的,而我这个是三行款,这个款是非常少有,所以也很开心,我们两个人那天晚上也是畅饮,就是两只康熙大碗的主人终于是聚头了,所以收藏的故事就是能让我们在这里去体会很多美妙的事情。
(责任编辑:樊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