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方域里的世界—读桂江的画

2016-07-12 14:53:27 张广慧

  2010香港艺术家馬桂顺博士编撰一本关于“看的艺术”的书,他以个案的方式介绍五位艺术家各自不同的创作风格与工作习惯。我荣幸受邀并在其书中写了一篇关于自己写生与创作的文章,其中在“自然景物的观看方式”一节里说到“从高空鸟瞰自然物象,从而产生另一种视觉效应的解读结果,这些物象以无细节叙述的抽象线性形态呈现,远距离遥看使观看滤掉了每个单体的细节与各自的身份特征,它们彼此演化成相近的元素共同构筑成自然景观的视觉化形态。”我个人的做画写生与创作的方式与以上的叙述是平行的对应关系,但并没有交叠在“抽象”之中。而看桂江近三年的研究生课题铜版画作品,我认为更能贴切地体现出以上这种看法,为此感到惊异。桂江的作品以抽象形态呈现,而这种抽象会通过画面的视觉元素唤起观者对画面某种具体情境中形态的联想。那些个不同的势,可与草地、天空、树形,以及生命之中的细胞元素相关联。偶尔也会在个别画面中出现人物的面庞和鸟的骨架,但这也会如历史的钩陈,是一种过去了的“抽象”,而不是那么地真实。

鸟与林二 腐蚀铜版 2014年 75x75cm

鳥與林·II 铜版腐蚀 45x45cm 2014年

鳥與林·III 铜版腐蚀 45x45cm 2014年

  桂江的这些作品多数以铜版画的方式,通过反复的腐蚀,构成画面不同形态的“线性”元素。在这方面桂江是下了功夫的,在交谈中他常提到读石涛画语录中对“一画”的理解以及实践的体会,其实对于传统,对于老的话题 ,只要带着实验的方式和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常读常新。桂江画面中的线,或者以点块集合的线,以不同的色阶,明度以及有序和无序的方式,演绎着相互之间的关联。这种“全因素”的线性呈现,不是以“一画”,而是以“万画”到“一画”的线性视觉元素。他说“线的由少到多在量的变化中显示丰富多样,人们以比较容易体会得到,但线的本质是需我们深入了解,质的变化体会在线的一画扩充到万画的丰富多样性,人们会惊奇地感叹线的丰富多样性不仅体会在万画的多样性中,恰好就在“一画”之内。”

  人类还没有经历环球航海之前,起初认为大地是方形的,因为方形是平衡的完美形态,以视觉上看方形是心理上的最佳安全的空间,尽管桂江的铜版画喜欢以线性不安定的绘画元素表现,而基础划分则常选择正方形的突显格局。他说:“基础平面是容纳艺术作品内容的物质平面,这样使它在限定的范围内有一个独立的空间,正方形是基础平面的图式中,最客观的形式。”由此他的线性作品会叠在一个正方形之中,呈抽象线性主体的一种方域的关照,如镜像是现实世界的回映。

  桂江在他作品的方域的世界里呈现出充满灵性的线性视觉形态,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在以后的教师工作和艺术创作之中,收获丰硕的美好成果。

《那朵云》 腐蚀铜版 60x64cm 2009年

《思绪ing一》 腐蚀铜版 2009年 64x60cm

《网与景》 腐蚀铜版 2013年 50x60cm

《网与景四》 腐蚀铜版 2013年 60x60cm

  我尝试着运用曲线作为我画面中的一个特点,康定斯基曾几何性分析过曲线,他表示如果两种力同时对直线的端点起作用,不断施加压力,使两端同时弯曲,持续下去,便产生了基本型的曲线。它与直线的内在差异,在于其张力的数量和性质:直线具有明确而单纯的两种张力,但是它们在曲线中不起本质上的作用——因为对曲线起主要作 用的张力是弧。弧的张力组合成我所谓的“网”,然而“景”的泛指不单单是固定的一个事物,观赏者理解的可以是广泛至山川、河流、天空等;狭至发丝、血管、菌体等;或是看不见的能力、行为。没有特定去说明是什么,可以说是观赏者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这是我正在追求的所要表达给观赏者的内在。

《相对风景》 腐蚀铜版 2013年 30x30cm

《相对风景》 腐蚀铜版 2013年 30x30cm

《相对风景二》 腐蚀铜版 2013年 30x30cm

《相对风景三》 腐蚀铜版 2013年 30x30cm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程立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4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4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