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与扇子结缘后 看那些名人不一样的社交情趣

2016-07-17 09:33:18 杨晓萌 

  【编者按】酷暑时节,博物馆向观众展示扇子的艺术。近日,山西博物院的“怀袖清风——明清扇面艺术展”和内蒙古博物院的“清风雅韵——扬州博物馆藏明清代扇面展”纷纷亮相。扇子不仅能够纳凉、驱蚊,而且书家写扇、画家画扇、藏家藏扇等文化活动也“蔚然成风”。随着扇子功能的变迁,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文人墨客与扇子结缘,并生出众多有趣的因缘和无限的情趣。

  从“仪仗”转为“实用”再到“文玩”

  扇子,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传,扇子最早是殷代先民用雉尾(野鸡尾)制作的一种长柄扇,但当时它的功用并非用来纳凉,而是贵族阶层所用的一种仪仗。到了西汉之际,扇子才开始真正用来取凉,它的功用也从“仪仗”转为“实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有人在扇子上题诗作画。到了唐代画扇之风更为盛行,当时的扇子还是圆形的,故称团扇。

《芙蓉图》宋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出水芙蓉图》宋 佚名 绢本设色 高23.8厘米 长25.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元时期,扇子史上出现了两件新事:一是扇坠的出现;二是折扇的传入。折扇传入后,大约在明清时期又开始了在扇面上题字作画的风气,及至清代、民国,扇面画已成为书画家和文人雅士乐于把玩、收藏的艺术品。

  从戏剧道具到身份代表

  从扇子的历史发展来看,元朝时期的文人其实并不热衷于在扇子上进行创作,因为这一时期的文人在官场上易受排斥,除了出仕隐居外,一些文人把才华用在了填词唱戏上,使元杂剧红遍天下。而文人喜欢的扇子也成为戏剧里不可或缺的道具之一,比如扮女角的用小画扇;大臣、书生用中不溜大小的扇子;武将拿的是白竹骨架大扇子。

梅兰芳 1923年作 脸谱 成扇 纸本设色 20×53cm

梅兰芳 1928年作 花蝶 成扇 洒金笺本 17×48cm

  到了明代,随着读书进仕又成一等一的正经事,扇子也从戏园来到了书桌上。那时候,无论是金装才子还是穷酸文人,但凡出门上街,都会拿把折扇以示身份。这就相当于今天的穷玩车,富玩表。有身份的人瞧不上花枝招展的打扮,最在乎的是手里的扇子出自哪位名家、价值几何。

董其昌 溪山清樾 扇片 设色金笺 16×49cm

董其昌 行书 扇片 金笺 15×46.5cm

  如果扇子的作者品行不佳,是会遭到人们的排斥与鄙视的。据野史记载,曾有位50岁左右穿白绸衣的人,手持董其昌书写的扇面在街上闲逛时,遭到四五十人痛打。这是因为董其昌虽然才艺极高,但却横行乡里,飞扬跋扈,口碑极差。

  交流创作的团体合扇

  扇子,古时又称“五明扇”或“凉友”。顾名思义,就是“三五好友,闲庭信步,品扇里乾坤,赏扇里河山,解扇里佳句。”扇面画作为书画的一种,在文人及书画团体聚会之际,也成为众大家交流创作与欣赏把玩的重要物件。

柳如是 柳园戏春图 扇片 设色泥金笺本 15.5×43.5cm

柳如是 花卉 成扇 设色纸本 46×15cm

  明末清初时的文坛盟主钱谦益很喜爱才女的绘画,他的朋友投其所好就拿了一把“秦淮八艳”之马湘兰画的扇子来请柳如是补作背景,两位绝代才女的创作汇聚于一把扇子之上,别具特色,钱谦益看了非常喜欢,当场就题了《吴趋秋水张子以湘兰旧扇倩河东君补其背书一绝以志》,诗云“幽草化烟香在扇,柔条垂绿系新丝。前生变相今生影,证与菩提喝棒时。”为两位才女的佳话留下了见证。

任伯年 等 花卉 扇片 设色纸本

任伯年 张熊 朱偁 胡公寿 等九家 1869年作 九秋图 扇页 设色纸本 57×20cm

  海派画家则非常喜欢在聚会时即兴创作扇画,现时所见的海派各家合作扇中,早期的可以早到吴清卿、陆恢时期,晚的有王一亭、徐祥(即民国初年)等。这些扇子最少的是两家、三家合画的团扇,最多的有任伯年等九家合作的折扇,不过这类扇子的真正艺术价值并不高,多为应酬之作,但对艺术史则别具意义。

徐志摩 刘海粟  1930年作 水阁唫秋·书法 成扇 设色纸本 18×49cm

  画坛刘海粟与文坛胡适之当年也一起合作过扇画,据传,当年这两人一个被谴为“艺术叛徒”,一个被责为“文学叛徒”,有位钱化佛君,别出心裁地取一柄折扇,求刘海粟画上山水,又请胡适之题几行诗,当时人们戏称此扇为“叛徒扇”。

程砚秋 梅兰芳 杨宝森  岁寒三友 成扇 设色纸本 19×49cm

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 1938年作 山水·花卉·人物 成扇 设色纸本 17.5×53cm

  1948年,京剧“四大名旦”之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合作共绘了一把折扇。该折扇一面由梅兰芳绘《朱衣罗汉》、《梅花水仙》;荀慧生绘《芦汀野鹜》、《墨梅》。另一面则由程砚秋绘《秋菊》、《松下静坐》;尚小云绘《寒江夜钓》、《古木红叶》。一共合成八景,别有韵致,清雅秀逸。从目前的收藏市场来看,这把汇聚“四大名旦”的折扇非常难得,因为四人之一的程砚秋一向都不大“留墨”,但凡有他参与的扇面,在拍卖会上,就会有人出高价买去。

  亲友交流的达谢赠品

  除了作为身份的代表,扇子也渐渐成为文人间互相交流与馈赠的佳品。因为扇面画很多,但精品却极少,就艺术含量而言,扇面画的创作较之手卷、册页,其创作难度更大,尤其是折扇。历史上不少书画家不敢触及扇面画,扇面画不是所有书画家都能问津的。故历来书画家画扇面,一般都是非亲非故不动笔,扇子也成为亲友间交流的重要赠品。

梅兰芳 “禅师说法” 扇片

梅兰芳 1947年作 钟馗嫁妹 扇面

  1924年5月19日,京剧大师梅兰芳应来华访问的印度文豪泰戈尔的要求,专门为他演出了一场自己新编的大型神话京剧《洛神》。泰戈尔高度赞扬了梅兰芳的精湛表演,即兴赋诗一首,分别采用孟加拉文和英文两种文字用毛笔书写在一柄纨扇上,赠给梅兰芳留念。随后,梅兰芳用外国进口的钢笔,在大书法家汤定之送的白纸折扇上写了一段《洛神》中最美的唱词,以示达谢。

梅兰芳 余叔岩 书画 成扇 设色纸本 18.5×50cm

  2014年北京银座秋拍之“冬皇故物”专场中,一把由孟小冬前夫梅兰芳与京剧名伶余叔岩共同绘制的折扇非常引人注意。这把扇子为著名票友孙养农所赠,1949年,孙养农移居香港,与孟小冬往来甚多,孟小冬作为友人对孙养农的生活给予了不少帮助。孙养农为表感恩又深知此物对她的特殊意义,最终不吝赠与孟小冬,后被孟带回台湾珍藏一生。

清 沉香木花鱼纹团扇

  定情信物与拒绝示爱

  在古代众多定情信物中,扇子就是其一。在我们所熟悉的《桃花扇》中,借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定情信物就是一把题诗的团扇。早在春秋时期,西施便用麦草编织的扇子与越国大夫范蠡定情。

  扇子除了做为定情信物,它也是婉拒表白的利器。明代艺伎秋香美貌聪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声色场中艳冠一时。从良之后,秋香曾向沈周学画,并以绘画闻名于当时。其间曾有她的老相好想和她再叙旧情,她画柳于扇,并题诗婉拒:昔日章台舞细腰,任君攀折嫩枝条。如今写入丹青里,不许东风再动摇。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晓萌[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